姚春蘭
【摘要】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要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探討,以期對語文教學有所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能力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階梯,是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的不竭動力。”顯然,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目標,具體要求我們的教學目的應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夠獨立、創造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基礎素質教育的關鍵,培養創新型人才同樣也是時代的要求。有效地培養思維能力,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思維能力和知識是密不可分的,知識對思維能力具有補充作用,同樣,思維能力在知識的積累方面也具有激發作用。所以思維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中學生能力的高低,初中語文課對初中生的思維能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啟發學生質疑問難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所有的創造和發明都是源于發現問題和質疑問題。初中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并且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喜歡提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和根本。第一,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體現這種天性,使學生增強質疑的意識,且要啟發學生怎樣更好地質疑。第二,教師應當合理和積極評價學生的質疑。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質疑,激勵學生爭辯,允許出錯和改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這也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需要把握住最住時機,渲染氛圍,再現情境,通過實施有關的一些活動,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學生質疑。比如,教師在講解《小石潭記》這一篇課文的時候,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施,在多媒體大屏幕上面為學生呈現優美的小石潭,使學生仿佛置身其中,以使學生質疑,“作者描寫景物的目的是為了表達什么?”“作者在優美的小石潭景色之下為什么悄愴幽邃?”“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有什么收獲?”學生通過種種的質疑,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厚,探究欲望也變得更加強烈,能夠實現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促使學生質疑的基礎并非學生個人的興趣,而是以教材當中的基本原理或者是基本概念的表現形式。只有如此,學生的質疑才能夠跟教材的知識聯系起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能夠變得更加持久和穩定。
二、通過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思維”指的是通過直接的察覺而形成的某種思維方式,是一種對事物進行直接理解與判斷的心理認知過程。比如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就是一種直覺思維。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和點撥,引發學生的直接思維意識,提高他們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創設問題情境就是一種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良好途徑,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①快速閱讀課文,積極思考問題。例如,在教學張之路的《羚羊木雕》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并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回答問題:課文描寫了幾件事?事件內容是什么?課文描寫了哪些人物?文中的羚羊木雕是什么樣的?這就提高了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性,使他們爭先恐后的舉手回答問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了他們良好的直接判斷能力。②組織智力搶答活動,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當教師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后,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和教學目標設置一些問題,然后在全班范圍內組織競賽和搶答,優勝者可以獲得一份獎品。例如,在教學“感受自然”這一單元以后,教師可以設計與文章知識重點、難點相互聯系的判斷題、填空題、選擇題等,并限定答題時間,使學生快速進行分析、判斷,從而靈活鍛煉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再如,在教學《孔乙己》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會針對文章中的難點巧設思考問題,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如文章中有這么一句話:“大約孔乙已的確死了”,看似矛盾的兩個詞“大約”“的確”,但卻揭示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狀,是作者對腐朽教育制度的批判,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孔乙己是以什么形象出現的?”“孔乙己給人的印象是什么樣的?”“人們是否在意孔乙己的死活?”“若孔乙己已經死了,那他是怎么死的?”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文章故事情境中,對這些矛盾之處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從而促進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感悟能力。
三、勇于提出質疑,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創新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課題上要創建激發學生質疑問題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問問題、會于問問題、樂于問問題。通過不斷的質疑、解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刻意地讓學生根據課文描述的情境畫面,情景再現,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除此之外,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求異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在研究課題的過程中開拓創新,從多角度考慮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它對創造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積極開展培養創新性思維能力的活動
語文老師可以組織初中生舉行詩歌朗誦比賽,結束后交換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積累學生們的知識儲備。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陶冶文學情操、增強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等。比如每天早晨早讀,抽出十五分鐘讓學生依次朗誦美文佳作,并且能夠鍛煉中學生的膽量和語感,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鍛煉。可以利用班會時間讓學生做一分鐘講演,討論最近閱讀各個名著的心得體會。
總之,初中語文課程的培養重在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在初中這個特殊階段而言,發展創新性思維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