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震宇
一、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特點
未來幾年,中國高鐵建設將進入全面收獲期。屆時,我國高速鐵路網將初具規模。鄰近省會城市將形成1至2小時交通圈、省會與周邊城市形成半小時至 1小時交通圈。北京到全國絕大部分省會城市將形成8小時以內交通圈。到2015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鐵路和既有線提速線路,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達到5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目標將成為現實。高速鐵路的發展在面向21世紀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將產生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作為保障高速鐵路運營安全、可靠、高效的核心,rits的智能化行車控制與調度系統中高鐵調度集中系統 ( CTC 系統) 集成技術,經歷了起步階段、線路別小規模系統集成、路網性大規模系統集成等幾個階段,并向信息化、集成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二、高鐵調度集中系統在鐵路智能化運輸系統中的應用
高鐵CTC系統已在5個鐵路局調度所及總公司調度中心運營,并已在其他10余個高鐵及城際鐵路調度中心推廣應用,此系統是國內一次建成標準最高、可擴展性最強、信息保護安全等級最高、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運輸調度指揮系統,表現出極強的技術輻射能力。實現了從技術方案到設計方案到建設成果、運營成果的轉化,其應用全面提升了高鐵運輸安全保障能力,創新了電務運營維護管理水平。
CTCS-0/1級:基于軌道電路傳輸信息,車載設備由機車信號和列車運行監控裝置(LKJ)構成。 l
CTCS-2級:基于軌道電路(ZPW-2000)和應答器傳輸列車行車許可信息,采用目標距離連續速度控制模式監控列車安全運行的列控系統。 l
CTCS-3級:基于GSM-R無線通信實現車-地信息雙向傳輸,無線閉塞中心(RBC)生成行車許可,軌道電路(ZPW-2000)實現列車占用檢查,應答器實現列車定位,并具備CTCS-2級功能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 l
CTCS-4級:完全基于無線傳輸信息的列控系統,地面可取消軌道電路,由RBC和車載驗證系統共同完成列車定位和完整性檢查,點式應答器提供列車用于測距修正的定位信息,實現移動閉塞。
我國高速鐵路200~250km/h等級采用CTCS-2級列控系統,300~350km/h等級的采用CTCS-3級列控系統,均由車載設備(ATP)和地面設備組成。
三、CTC系統在中國高鐵發展中的作用與展望:
設計、施工、驗收等建設標準進一步明確。目前高鐵 CTC系統相關的設計、施工、驗收標準比較有限,在原先系統規模小、功能簡單的情況下還可行; 隨著大規模系統集成發展,需要一批能指導設計、施工、驗收的工程建設規范。
系統軟件功能將進一步完善、標準化??偣咀鳛槿肪C合性指揮中心,將向統計分析、應急指揮、與國家其他信息系統結合的方向發展。同時,鐵總、鐵路局的系統應用軟件將實現標準化、統一化,調度指揮人員面向統一的人機界面和功能,系統運行效率將大幅提升。
系統信息安全技術深化發展。信息安全是國家戰略、是鐵路信息化的重要部分,CTC 系統的信息安全是鐵路信息安全的關鍵系統,運輸調度指揮系統被國家確定為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四級系統。目前第二代信息安全技術進入到推廣應用階段,信息安全技術和產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等方面還有待加強,比如小型機信息安全、與TDCSCTC 系統匹配性、與第一系統兼容性等問題; 同時,系統需明確第三方功能驗證標準和方式;此外,在安全管理方面還需加強配套,通過控制各參數與信息系統角色的活動,從政策、制度、規范、流程以及記錄等方面做出規定,來實現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四級的全部要求。
災備系統研究及建設展望。作為全球最大的高鐵運營網絡,從遠期考慮,有必要研究災備系統的成套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案。災備系統本身是多系統、多專業、多工種整體的技術方案,作為鐵路行車指揮的中樞,調度所災難情況下,要求各類應用系統應在短時間內完成災備系統的啟用。根據《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GB/T20988-2007),調度所備用中心災難恢復能力等級應不低于5級,即按照數據實時傳輸和完整系統支持考慮,采用遠程數據復制技術、備用網絡具備自動或集中切換能力。實現災備系統是一個關系到多系統配置及軟件開發、多專業及部門災備預案研究、人員培訓與演習等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鐵路總公司頂層加強設計,明確災備系統需求及研究方向,進一步實現工程化目標。
與通信、信息技術進一步融合。與通信系統接口光纖化、高速化,目前有的采用 2Mb/s 數字通道通過電光-光電轉換方式,有的通過FE10/100Mb/s光纖組網,通信系統光通信技術和裝備日趨成熟,高鐵 CTC 系統對通信速度、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光通信是發展方向。與信息系統融合更加深入,運營對于高密度、高可靠、高舒適度、安全正點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 CTC 系統與運調系統的計劃契合度更好,尤其在動車段 ( 所) 等行車計劃與動車組、乘務組計劃等結合度更高; 要求系統對運行圖的調整更加靈活、方便,為高速鐵路運輸計劃調整預備更多的調整預案,為安全正點提供系統保障; 要求系統與客服系統間的結合更密切、更準確,在列車報點、停穩信息管理等方面更精確。
仿真培訓功能平臺化、系統化。目前仿真培訓服務器連在 CTC 系統核心局域網上,易對主用系統產生干擾。結合各局對于培訓仿真的需求及新技術條件,后續項目需考慮構建仿真培訓專用子系統,獨立設置數據庫及應用服務器、局域網等設備,提供軟件、數據測試驗證及培訓平臺;設備包括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數據模擬服務器、培訓終端、維護工作站、車站綜合處理機、網絡設備等; 系統應實現 CTC 系統基本功能,并提供完全一致的操作方式; 系統的軟件數據配置完全和實際一致,可對即將上線更換的軟件、數據進行仿真環境的測試。
系統維護管理功能集成化、標準化。目前CTC 系統機房維護管理平臺仍存在模塊各自獨立、功能單一的問題,以某調度所 CTC 維護中心為例,共設置各類維護管理終端&。臺,占地大、功能和報警信息分散、維護管理不便。隨著高鐵 CTC 系統發展,應逐步將網絡、硬件、軟件、環境、視頻、布線、通道等各類維護終端實現集成整合,并對維護平臺功能和界面實現標準化,達到減少終端、高效運維的目標; 在具體功能上,逐步實現故障無線通知、三維可視、智能布線等功能,及時有效發現、報告、調查、排除故障,對故障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跟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