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俊,慕曉博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東深圳518045
2015年深圳灣口岸入境發熱人員傳染病監測分析
鄧紹俊,慕曉博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東深圳518045
目的統計分析2015年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員感染傳染性病毒的情況,為口岸疫情防控和智慧口岸建設提供科學的意見和建議。方法對發熱人員進行醫學巡查并根據疑似患者癥狀采集咽拭子樣本、血液樣本、尿液樣本,送至保健中心實驗室進行傳染病檢測分析。結果在送檢的3 602份樣本中檢出陽性樣本1 102例,總體陽性率為30.59%;病患中兒童數量居多;病例來源地主要為香港地區及其他亞洲國家;病患檢出量呈現秋冬季度較多,春夏較少的特點。結論初步掌握了深圳灣口岸檢出的入境傳染病總體情況,根據歸納的傳染病特性提出了做好跨境兒童監測、加強聯建單位協同機制、推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強化科研創新的意見,在深圳灣口岸創建全國一流智慧口岸的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
發熱人員;傳染病;出入境檢疫;智慧口岸
深圳灣口岸位于深圳市西南側,通過深港西部通道的深圳灣大橋與香港屯門相接,于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的2007年7月1日正式開通。作為全國唯一實行“一地兩檢”模式的陸路口岸,深圳灣口岸不僅有傳統的旅檢通道、貨檢通道,還有供深港兩地牌的小型汽車通關的小車通道[1]。起初小車通道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促進香港與內地的融合融通,方便深港兩地居民的溝通與交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出國旅游越來越多,以及外籍商貿人士經由香港入境國內的人數越來越多,由于毗鄰深港兩地的國際機場,深圳灣口岸已成為國內游客及外籍商貿人士出入境的首選口岸之一[2],大量人員往來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傳染病傳播風險。為了掌握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員呼吸道傳染病的監測情況的大數據,給口岸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相應技術支撐,該研究對2015年深圳灣口岸小車通道入境人員呼吸道傳染病的監測情況進行了回顧性的統計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統計對象是2015年經深圳灣口岸入境的呼吸道傳染病疑似患者,包括現場監測體溫≥37.5°C的發熱人員,醫學巡查出有咳嗽、流涕、咽痛等癥狀的人員,以及主動申報身體不適的人員,尤其是疑似患病前曾到過相關傳染病疫區的入境人員。
1.2 方法
通過醫師臨床問診,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詢問疑似患者的旅行史及用藥情況,根據疑似患者的癥狀不同可分別采集咽拭子樣本、血液樣本,尿液樣本。一般疑似病患均需采集咽拭子樣本;有登革熱、黃熱病等疫區旅行經歷的疑似病患還需采集血液樣本;中東呼吸癥、埃博拉出血熱疫區來的疑似患者還應增加采集尿液樣本。采集的醫學樣本送深圳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檢測。
1.3 后續跟蹤回訪
疑似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表均錄入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智慧衛生檢疫系統,樣本檢測結果也必須及時錄入該系統以便及時跟進追蹤回訪;如果發現黃熱病、中東呼吸癥、埃博拉病毒等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將通知地方疾控中心進行后續的跟蹤回訪,直至個案疫情風險解除,確保國家衛生檢疫系統的安全。
2.1 檢測結果分析
2015年1—12月深圳灣口岸共送檢測試樣本3 602份,檢出陽性樣本1 102例,總體陽性率為30.59%;其中普通季節性流感593例,其余傳染性病毒感染509例;該研究僅對傳染性病毒感染案例進行分析,詳見表1。2015年深圳灣口岸入境檢測出的主要是傳染性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甲型H3亞型流感及副流感Ⅰ型/Ⅱ型/Ⅲ型。
表1 深圳灣口岸傳染性病毒感染檢出情況
2.2 人口特征學分析
2015年深圳灣口岸傳染性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檢出307例,占比60.31%,女性檢出202例,占比39.69%,主要是由于疑似發熱人員比例中男性居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4歲以下兒童感染傳染性病毒患者為380例,占比高達74.66%,主要是因為深圳灣口岸有大量跨境上學的港籍“雙非兒童”,流感病毒易在該類兒童中傳播,見表2。
表2 傳染性病毒感染患者性別及年齡分布情況
2.3 季節性檢出分析
2015年流感監測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是檢出病例數最多,由于深圳地區屬于亞熱帶的氣候,歲末年初的秋冬季節本身就是流感多發季節,此外由于春節因素旅游探親等因素造成第1季度檢出案例較高。圖1通過對比深圳氣象局發布的深圳市平均氣溫[3],可以發現傳染病案例檢出情況與平均氣溫反相關,溫度越高檢出越低,這與流感病毒喜冷怕熱的特性相吻合。
圖12015 年傳染病季度檢出及氣溫對比情況
2.4 來源地分析
深圳與香港山水相連,2015年深圳灣口岸入境傳染病檢出病例86.64%均為來自香港帶入,其他國家帶入的傳染病大部分也是經由香港國際機場轉乘巴士然后入境國內的,如圖2所示,其中亞洲其他國家占比9.63%,歐洲占比3.14%,大洋洲占比0.59%,未發現來自美洲及非洲國家入境的發熱旅客。
圖2 深圳灣口岸傳染病檢出病例來源地情況
國境衛生檢疫起源于歐洲大航海時代,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口岸傳染病監測是出入境建檢疫機構的法定職責[4],其作用是可及早發現傳染病或傳染源,防止重大傳染病的輸入性傳播和流行,保護國內外群眾的人體健康。深圳灣口岸成立之初,就把口岸核心能力建設作為工作主線,依托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科研技術力量,摸索創立了衛生檢疫“6+4+4”模式[5],構筑了監控有效、反應迅速、高效暢通的口岸公共衛生安全屏障,為口岸傳染病監測和疫情防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文統計分析了深圳灣口岸2015年檢出的傳染性疾病案例情況,發現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點、新變化,針對這些變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①積極做好跨境兒童健康監測,減少深港同城化檢疫風險。為了享受香港的國際化教育資源,父母均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雙非兒童每天從深圳過關至香港讀書,晚上返回深圳居住,從而形成了大量的“跨境學童”[6-7]。根據表2的統計情況可以傳染病檢出情況以14歲以下兒童居多,其中大部分為跨境學童,這說明跨境學童是傳染病流行過程中的脆弱群體,存在較大檢疫風險。目前深圳灣檢驗檢疫局設立“深港兩地走讀學童專用通道”以減少跨境學童與其他旅客的傳染病交叉傳播風險,但集中過關方式不能很好解決學童之間互相傳播的風險。深港兩地政府可會同檢驗檢疫部門建立跨境走讀學童的健康數據庫,在深圳居住時通過社康醫院等采集,在香港上學時由學校錄入,如有發燒等情況,在口岸時自動從數據庫跳出該學童的信息,以便檢驗檢疫部門進行傳染病排查,提高口岸通關效率。
②建立口岸聯建單位協同作戰機制,提高疫情有效檢出率。檢驗檢疫、海關、邊檢都是中央直屬的口岸聯檢單位,是確保國門安全的重要執法力量。檢驗檢疫與海關已經建立了“一機兩屏”的查驗模式,而與邊檢的互動較少。質檢總局不定期會發布疫情通報,劃定疫區范圍,但是檢驗檢疫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判斷旅客的旅行史,而邊檢則可明確知道入境人員來自哪個國家。建議檢驗檢疫與邊檢建立協同機制,檢驗檢疫發布疫情通報,并把疫區國家名單通報給邊檢部門,邊檢在核查證件時把來自疫區的人員或到過疫區旅游的旅客移交給檢驗檢疫部門,從而針對疫區人員進行重點流行病調查,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保障國內公共衛生安全。
③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根據疫情變化統籌安排人力資源。根據圖1可以看出,深圳灣口岸疫情具有明顯的時間段特點,疫情檢出量較高的是第4季度及第1季度,也就是深圳的秋冬季節。建議檢驗檢疫部門可以根據出入境人數及疫情檢出量來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在秋冬季節盡量調配更多的工作人員在旅檢崗位,減輕旅檢通道的工作負擔,提高疫情檢出效率,做到“逢警必處”,不遺漏一個疑似患者,在春夏時節則可合理調配人員至更加重要的崗位,建立檢驗檢疫部門內部人員的合理交流機制,實現精細化人才管理模式,培養一專多能的檢驗檢疫技術人才,為做好口岸衛生防疫工作打好人才基礎。
④強化檢驗檢疫科研創新工作,努力搭建智慧口岸管理平臺。深圳灣口岸依托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技術力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紅外體溫監測系統,對入境人員的體溫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并制定標準化的報警處置流程,在旅檢大廳的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深圳灣口岸小車檢疫通道由于環境溫度影響只能依靠工作人員對隨車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無法做到全覆蓋,建議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建立門式體溫監測系統,當入境小車在通過邊檢閘口同時完成體溫監測工作,補齊深圳灣口岸檢疫防控的最后一塊短板,把深圳灣口岸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智慧口岸。
[1]黃文玲,林蕙,謝鎮文,等.深圳灣口岸旅檢大廳微小氣候與空氣質量分析[J].口岸衛生控制,2009,14(3):27-29.
[2]樊力中,吳葉兵.淺談深港機場的合作與發展[J].空運商務, 2012(22):18-21.
[3]深圳市氣象局.深圳市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統計監測年報[EB/OL]. http://www.szmb.go v.cn/article/XinXiGongKai/Tong Ji Shu Ju/ Zhuan Xiang Tong JiBao Gao/2016/02/26/56cfb19d93e4d. html,2016-02-26.
[4]師永霞,李小波,幸蘆琴,等.傳染病的國境衛生檢疫對策[J].旅行醫學科學,2007,13(2):15-18.
[5]劉春芳,劉君,葉健忠,等.2009年深圳口岸流感疫情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12,35(2):91-95.
[6]劉玉瓊.跨境“雙非兒童”的特殊教育與康復[J].人口與社會,2016,32(2):23-31.
[7]顏平,楊曉華,楊家琦,等.深港口岸跨境學童傳染病檢疫防控工作研究[C].2012深圳市預防醫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12:684-688.
Analysis of Infection Disease Monitoring of Entry Persons with Fever at Shenzhen Bay Port in 2015
DENG Shao-jun,MU Xiao-b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Shenzhen,Guangdong Province,518045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ection condition of infection viruses of entry persons at Shenzhen Bay Port in 2015 and provide scient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 at ports and construction of Wisdom port.MethodsThe fever persons were given the medical inspection and throat swab samples,blood samples 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ymptoms of suspect patients,and sent to the laboratory of healthcare center for the infection disease test and analysis.ResultsIn 3 602 pieces of samples,1 102 cases of positive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30.59%,and most patients were children,and the case source place was Hongkong area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and more patients could be detected in autumn and winter and fewer patients could be detected in spring and summer.ConclusionThe total condition of entry infection diseases at Shenzhen Bay Port is initially mastered,and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cross border children monitoring,enhance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units,promote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odel and intensify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infection disease features,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ing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wisdom port work at Shenzhen Bay Port.
Fever person;Infection disease;Exit-Entry quaratine;Wisdom port
R185
A
1672-5654(2017)01(b)-0042-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2.042
2016-10-09)
鄧紹俊(1983.3-),男,江西贛州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