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
(彰武縣水土保持局,遼寧 彰縣 123200)
?
論基層水行政執法的常見問題與對策
劉春華
(彰武縣水土保持局,遼寧 彰縣 123200)
加強我國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是完善區域水行政執法體系的重要前提。文章通過深入了解某地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的開展現狀及現存的具體問題,針對執法人員素質層次不齊、群眾法律意識淡薄及水法規宣傳力度不夠、執法部門間缺乏溝通、配合等不足,提出了具體的問題解決對策。文章認為,要想提高我國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效率,要從四個方面展開管理、監督:增強執法素養,規范執法秩序;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文明、高效執法;精細化管理、宣傳,使長期管理與集中管理相結合;加強各部門協調與配合,加大監督、管控力度。
基層地區;水行政執法;常見問題;對策
水行政執法是促進我國基層水資源管理工作科學進行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新環境保護法的出臺和實施,地方水利事業的發展也邁上了嶄新的臺階。當前我國各地區已相繼建立起了完善的水行政管理制度、法規體系,其為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效執法依據[1]。但在政執法中依然存在社會文明宣傳及普法力度不夠等問題,使群眾對水法規的認識尚處于法律行為的制約層面,而未上升至道德約束、規范層面。
因此,要想促進水利管控工作順利開展,就必須完善當前的相關立法和執法體系。本文將重點針對某地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開展的相關內容展開論述,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思考。
1.1 基層水行政執法主體素養低下
在水利基層單位,從事水行政執法管理的相關人員基本是一些工程管理技術人員或其它部門的人員[1]。其對水利工作的相關知識掌握充分,但對于水法等相關行政法律、法規等了解和掌握不到位。在實際執法中,個別人員尚存在執法不規范及辦案程序不科學以及對各種法律文書的制定能力較低等問題,故其在水行政執法中,處理水行政法律案件的效率低下,執法往往陷入被動局面,由此影響了整體辦案質量。
1.2 基層水行政執法客體法律意識不強
基層群眾是水行政執法的客體,盡管在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管控下,地方水利工程惡意破壞等不良社會現象已基本杜絕。但是,部分基層群眾由于執法部門對水法等行政法律、法規的宣傳不到位,導致其法律意識欠缺,用水及節水意識不強,同時其對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理解片面,不能積極、主動配合基層水行政執法人員高效執法。
上述認識誤區,使基層地區長期存在違法用水和相關水法違規現象,從而使水行政執法工作開展進程受阻。
1.3 基層水行政執法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
盡管在日常管理中,行政執法部門定期開展中國水法宣傳周及中國水周和世界水日等一系列文明普法活動,在此過程中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由于此類社會活動需要支出大量經費,而基層水行政執法部門力量薄弱,宣傳聲勢小、周期短、成效低;再加上人力、物力和相關技術手段協調不到位,使大部分基層群眾對當前水法的相關規定知之甚少,且受“法不責眾”等傳統思想禁錮,個別群眾依然不能對自己的違法行為進行內在道德約束,從而使基層水行政違法案件逐年增多。
1.4 基層水行政執法相關部門溝通、協調不到位
長期以來,我國某地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部門存在“單打獨斗”現象。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缺乏與當地公安部門間進行有力配合與協調、溝通,再加上群眾基礎薄弱,因此在執法過程中不僅任務重,而且力量小,如部分基層群眾存在嚴重的“無政府主義”,不愿接受行政部門懲處;更有群眾法律意識不強,其會與行政執法部門執法主體展開暴力抵抗。因此,使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受到了威脅。此外,各部門間缺乏執法監督,導致責任意識不強。在處理執法案件時,存在相互推諉和腐敗現象,不能做到“公正司法、嚴格執法”[2]。
2.1 提高基層水行政執法主體的職業素養,促進文明、規范、科學執法
1)重點加強對基層水行政執法主體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教育,結合基層水行政執法部門不同人員的知識結構組成情況和文化業務能力,切實開展教育培訓活動。通過專業技能培訓和法律知識教育,使執法主體懂法、守法、文明用法,依法行政,在專業素養與水行政法之間尋找平衡點[3]。
2)強化和夯實水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一方面,要加強對其進行水法律知識的的培訓;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其進行水行政執法技能培訓,使其法律專業知識和水行政執法專業素質能力同時提高。在培訓教育過程中,要引用案例教學法及模擬法庭和專題研討會、知識講座等展開相關培訓,豐富執法活動、交流執法經驗、創新行政執法形式,采用“定期培訓”與“隨機培訓”等方式,加強業務綜合實踐能力和專業法律理論知識技能考核。
在基層水行政執法部門間形成良好的執法氛圍,不斷夯實執法人員的基本業務能力,同時使其熟練掌握相關水行政執法工作流程,提高辦案能力和制作相關法律文書的能力,以此提升我國基層水行政執法人員的整體執法素養,充分做到文明執法、科學執法及規范執法[4]。
3)轉變執法觀念,切實做到文明執法和多樣執法。目前,某基層地區已相繼建立了《水行政執法人員錯案追究制度》及《水行政執法人員行為規范》等辦案規章制度。
在此基礎上,基層水行政執法人員應牢固樹立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在黨的十八大領導集體堅強領導下,做好執法行政工作,嚴格自律、廉潔奉公,守法從自身做起,帶好頭、起好步,在基層水行政執法部門打造一支“作風優良、能吃苦、能扛責、時時刻刻為人民服務”的高素質執法隊伍。在執法中要出示相關執法證件,認真踐行自己的使命,履行自己的職責,杜絕違法亂紀及腐敗奢靡和貪污腐敗、任意包庇現象。
2.2 加大對基層水行執法相關法律法規的社會宣傳力度
宣傳活動事關我國基層水行政執工作整體制度體系建設。在文明宣傳過程中,相關部門要轉變思路、創新方法,堅持“長效宣傳”與“短期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在政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落實專項財政執法資金,加大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投入,建立標準化和精細化的水法規宣傳體系[5]。
1)宣傳活動在平時,不能搞形象、政績工程,更要堅決杜絕突擊活動,不能僅僅通過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勞民傷財,相反要配合文明宣傳日及相關時間節點等,適時、高效將常規性法律法規與新的國家政策要求和地方水行政管理條例等有機結合起來,采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集中、密集推廣宣傳,使行政執法相關法律、法規真正進社區、進基層,使“人人懂法、個個守法、時時學法、處處用法”。
2)水法規宣傳要“抓重點、講方法、求效率”。通過案例講解法以及示范法等,深入基層進行“以身試法、現場說法”,將復雜概念簡單化,將抽象概念直觀化。
此外,針對基層群眾實際法律基礎和現狀,結合文明宣傳冊以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同時更要通過現代網絡及移動新媒體和戶外媒體等進行多樣性宣傳,進一步使民眾認識到水行政執法工作的嚴肅性和重要性,同時使其深刻感悟到違法亂紀后果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通過“他律”,結合“自律”,在道德和法律的雙重約束下,強化自己的法律意識,積極配合水行政執法[6]。
2.3 充分發揮社會群眾輿論對基層水行政執法的監督作用
要建立、健全相關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完善行政績效考核制度,利用激勵方式提高基層水行政執法部門相關人員的執法積極性、主動性與與創新性;強化其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使其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7]。
通過績效獎懲,使工作人員的績效等級評定與其工作業績能力掛鉤,做到“人人有壓力、個個有任務”,有序提高基層部門水行政執法工作的實效性、長期性與規范性。
與此同時,要建立與之相關聯的行政損害賠償責任制與錯案、假案、冤案、腐敗案件責任倒查追究制,獎勵辦案質量高、效率高及數量多的執法人員;相反,嚴格懲處錯案多、辦案效率低以及辦案質量差的執法人員[8]。
通過此舉“防微杜漸”,使執法人員充滿憂患意識和淘汰、競爭意識,切實使其在基層行政執法中充滿危機感以及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時刻做到“更新自己、完善自己、恪盡職守”。
2.4 加強基層水行政執法相關部門間的溝通、協調與配合
基層水行政執法管控工作是一項特殊的執法工作,其管理對象復雜,涉及的內容廣,因此執法需要多個不同部門協調與配合。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基層水行政執法相關部門間溝通、協調與配合不到位。針對此現狀,基層水行政執法部門要密切聯系群眾,深入調動公安部門及工程管理部門等相關社會組織機構進行協力執法,“形成合力、提高執行力、增強凝聚力、凸顯向心力”[9]。
通過上述3個不同部門的鼎力配合,形成“三位一體”的執法新體系,并展開聯合巡查與相互制衡監督,積極研究、制定基層水行政執法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專門針對違法亂紀事件、人員等進行針對性處理,加大打擊和震懾力度,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防范為輔、治理為主”,各部門在執法中要相互協調、配合,比如技術的提供以及案件線索的調查和追溯等,通過各司其職與協調溝通、聯系,定期組織聯席會議,探討新問題,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力求解決新問題,做好重大案件的執法管理工作[10]。
綜上可知,長期受環境及制度和相關社會因素影響,使我國某地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開展的實效不高,不僅形式化問題嚴重,且執法人員不能結合基層發展實際,加強水資源管理監督和文明用水宣傳教育;再加上制度法規等存在缺陷,使當地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困難重重。而隨著新環境保護法的出臺和實施,基層群眾的守法意識不斷增強。研究認為,要想提高基層水行政執法質量和效率,就要促進文明、規范和科學執法,加強制度體系建設;通過宣傳推廣、監督與協調,提升相關主體的法律素養,強化行政能力。
[1]楊昕馨.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芻議[J].水利技術監督,2013(01):64-65.
[2]王英菊.淺談工程竣工資料管理的規范化[J].水利技術監督,1998(05):24-25.
[3]袁敏,鄒冠聞.水利工程歲修項目安全管理問題與對策[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6):74-75.
[4]尹利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科技創新導報.2010:85-85.
[5]朱明陽.農村水利管理新思路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11):288.
[6]張洪艷.農業水利工程的管理與維護[J].中國信息化,2012(22):199.
[7]鄧柳利.農業水利工程的管理與維護[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2):34-36.
[8]雷高峰,李平平,王英娟,等.農村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重點[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08):240-242.
[9]李曉光,李菲.朝陽地區多年降雨特性分析.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6(02):21.
[10]董婷婷.遼寧省市際以上界河信息調查與成果分析[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6(05):30-32.
1007-7596(2017)03-0166-03
2017-02-22
劉春華(1971-),男,遼寧阜新人,工程師。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