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金堂縣環境監測站,四川 成都 610400)
淺析加強縣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的途徑
雷燕(金堂縣環境監測站,四川 成都 610400)
我國當前城鎮化發展與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對環境保護問題沒有進行足夠的重視,導致環境問題成為阻礙我國當前發展的主要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城鎮建設在工作中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法和有效措施,即保證環境建設工作。但是,由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最近提出的新問題,對于工作的發展也正處于摸索階段,因此,在縣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同時,由于大多數縣級監測站經濟收益不高,在日常環境監測工作中無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出現了各種監測能力不足的情況。本文根據我國縣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中出現的不足之處進行了探討,并提出相對策議進行改善。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監測信息化
環境監測是通過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為了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同樣這點也是環境監測站可以進行監測發展的基礎。但是想要對監測質量進行提升,保證監測信息數據完整與準確就必須建立健全環境監測體系,從而提升監測站整體工作人員的監測水平,保證監測的質量和成果,才能夠使監測結果更加真實可靠,從而為污染防治、環境管理、政府決策等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
雖然,在當前的監測工作發展過程中,許多縣級監測站在測試方面都通過了計量認證,但是由于監測人員對監測質量體系沒有更深入的了解,導致監測站自身工作人員監測質量意識不夠,不能將監測工作進行的更加到位。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前已經有許多縣級監測站在運用平行樣、加標回收、全程序空白、質控樣、實驗室對比以及能力驗證等方式進行質量控制與管理,但是在進行現場取樣、樣品運輸、保存、前處理等方面的質量管理等方面一直存在著局限性。
許多縣級環境監測站中沒有安裝當前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有些站點對于監測數據的記錄方式還是使用紙質的方式進行記錄,由于沒有安裝精細化監測管理系統,導致在進行監測過程中,監測范圍也會縮小,從而造成了監測工作不能高效的進行。
提升監測站管理人員的工作意識,首先在內部思想上要對監測站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進行培訓和再教育。對于環境監測工作來說,缺少了優秀的監測工作隊伍,即使在當前監測環境中使用了相應管理辦法和先進設備,也不能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再加上縣級環境監測站在人員選擇上要求也不是很高,導致工作人員學歷偏低,文化水平相對薄弱、在環境監測工作中也沒有過硬的技術,因此,對縣級監測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提升監測站監測管理人員工作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求級別相對較高的環境監測站對縣級環境監測站進行指導培訓工作,幫助縣級環境監測站管理制度能夠建立健全,讓縣級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管理技術水平和工作意識得到相應提升,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縣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工作[1]。
想要確保環境監測現場實際操作的規范性,就環境保護部門而言,可以根據當前的監測站實際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這樣不僅是保證了環境監測站工作的規范性,也是環境監測體系在當前發展過程中能夠正常運行的關鍵,同時也是對當前不符合現階段環境監測工作進行糾正和改進,在整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因此,想要提升環境監測現場操作的規范,就要建立第三方的管理與監督機構,加強體系內部的審核機制,確保質量管理監督工作能夠有效實施[2]。
在進行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的時候,要選取在這一領域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口頭表達能力強、有一定文化功底,能夠起草調查文件和報告、同時還要具有較高政治思想覺悟的人員才能勝任這一工作。
當前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都向著信息化時代邁進,對于縣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也要進行現代化的管理,來保證當前工作的有效進行。不管對縣級的制度建設多完善,管理監督工作多健全,缺少了質量優秀、操作快捷方便、質量安全可靠的環境監測儀器,對于縣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工作還是不能進行大幅度的提升[3]。因此,要求地方政府和相關管理人員要對當前發展的局勢進行分析,對縣級環境監測站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對縣級監測站硬件設施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完善,確保工作的安全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工作有效進行。
對縣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提升的方法有許多,可以在方方面面都能對這一工作進行提升,但是提升的效果沒有上述的明確和顯著,但是,如果縣級環境監測站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正確了解自身劣勢,對自身工作不斷進行加強和完善,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身,才能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同時,當地政府也要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適當的進行人員和財政上的資助和管理工作,對環境監測站進行內外雙重管理,確??h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夠有效實行。
[1]楊瑞香.淺談如何加強縣區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工作[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133-133.
[2]楊穎,汪張懿,胡超能.淺談區(縣)級環境監測站監測規范及效率管理[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9):123-123.
[3]姚士芹,劉清明.淺談縣(區)級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管理不足及對策[J].污染防治技術,2015,(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