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婉萌(遼寧省沈陽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化學師范高校化學教育適應課改以及學生要求的策略分析
車婉萌(遼寧省沈陽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多元化的需求,而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學科,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校化學教育中,如何能夠使其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復合學生和社會的需要,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推動高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文對高校化學教育適應新課改以及學生要求進行了探討。
高等教育;化學教育;新課改;學生需求
新課改的出現不但改變了教學內容與方式,而且也使得學生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升高校化學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在高校的化學教育中,如何才能使教學內容在保證科學規范性的同時更具趣味性,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對化學教育的需求,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提升,是高校化學教育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都要以課程標準為重要依據,與傳統的教學大綱不同,教學標準更加注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及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價值觀念。在高校化學教育中,教師在關注知識技能傳授的同時,也要關注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理解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提出預習的要求,讓學生事先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對其有初步的認識,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參與感。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把全部的教學內容放在教材上,要充分認識教材,結合教學目標,使用基本教學工具,對教材進行科學規范的利用。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之前對教材使用的觀念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例如在講授化學物質的制法時,不能局限于教材所給的內容,要對其化學原理和化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究,拓寬學生的思路,達到教學的目的。
在高校化學教育中,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環節,因此,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有效地落實課堂教學:
(1)要對新課進行有效的導入
化學在基礎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正視化學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課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的導入是教學環節中非常重要的步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大學生的年紀,有著非常強烈的求知欲望。對新課進行有效導入時,可以使用以舊帶新法、情境導入法和直接導入法等,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大學生普遍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來作為課程的導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程中來,使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的角色,還可以從生活中的常識入手,引導學生,激發其探究欲望,吸引其注意力,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2)要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大多對學生使用填鴨式,學生一味的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性,降低了學生的參與度,導致沒有達到教學效果。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關注其基本需求,抓住學生的生理特點,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20分鐘,講述基本理論知識[1];而后,要改變教學形式,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設置有關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參與和討論,使學生能夠在一種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習,消除學生的疲憊感。根據學生的需求把握課堂的教學節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3)增加課堂教學的有趣性
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主要是因為感覺課堂枯燥無味,失去了主動探索的欲望。因此,如何能夠使學生更加專注于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能否順利進展的關鍵。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的心理傾向主要是在動機層面,個體是否需要是行為是否具有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化學教學本身就極具多樣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設置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的教學案例,增加課堂教學的有趣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要注重課堂上的交流
師生在課堂上進行的有效交流不但能夠更好的傳授知識,還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運用語言藝術,如跟學生使用一些復合他們年紀的語言,跟學生使用禮貌用語,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加認可教師,這種師生之間平等的氛圍,可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所存在的疑問提出大膽的質疑,跟教師產生有效的交流與討論,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達到教學目的[2]。
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對每堂課進行總結,無論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效果上,都要重新進行整理,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而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新課改對教學反思的重視不言而喻,要求教師對課程進行反思,分析課程設置的優缺點,在反思的過程中能夠幫助教師逐步完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進行的如火如荼之際,勢必要擺脫傳統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理念已經成為新課改的主要內容之一,高校化學教育如何能夠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完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實現高校化學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高校最重視的問題。本文對高校化學教育如何能夠更加適合新課改和學生的要求做了淺要的分析,希望能夠為高校教師在教學方案上提供一點幫助。
[1]申泮文,車云霞,葉世海等.解讀高等化學教育課程體系促動我國高等化學教育的深度改革[C].//第十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09:71-73.
[2]賈修偉,楚紅英.高等化學教育中科學價值觀及人文素質教育的一些思考[J].科技信息,2012,(2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