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濟寧市技師學院,山東 濟寧 272000)
“7S”管理理念對于企業生產現場環境的改善,員工素質的提升,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質量的保障以及優秀企業文化的創建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技工院校引入“7S”管理理念與實訓基地管理相結合是適應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和規范實訓基地管理效率與服務水平的需要;是開展“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促進技工院校實訓基地管理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發展的需要。
“7S”管理主要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素養、節約7個部分。結合技工類院校特點,“7S”管理可以理解為以下幾個方面:
整理——有效利用空間。簡單來說就是哪些物品是需要的,哪些物品是不需要的。對于需要的物品嚴格進行區分存放,依據物品的使用頻率,可以參考ABC分類法進行分類管理,貼好標簽,專人管理。
整頓——有序擺放物品。嚴格執行“定點、定量、定品”的“三定”原則,進而消除物品隨意擺放現象,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所需要的實訓物品,有效的提升了生產效率,營造了良好的實習環境。
清掃——創造舒適場所。清掃就是把實訓場地的衛生打掃干凈,做到無死角,給實訓教學提高一個舒適、干凈、無污染的環境,從而使得老師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緒。
清潔——營造宜人環境。清潔是在整理、整頓、清掃的基礎上,對實訓基地整體環境的再一次嚴格要求,做到實訓基地環境的整潔明亮,實訓設備的干凈無塵,進而形成標準化、制度化。
素養——養成良好習慣。素養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貫穿與整個實訓教學過程中,通過標準化、制度化的作業要求使老師和學生都能夠共同完成工作任務,養成守規則、懂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安全——排除安全隱患。安全是生產的前提,開展安全理論教學、事故預防教學、危險應急演練教學等多種形式的安全學習,建立安全、和諧的平安教學環境。
節約——合理利用資源。控制生產成本,減少能耗,定期維護保養設備,節約水電,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實訓基地的利用率。
技工院校的辦學特色就是培養的人才能夠直接服務于企業,企業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也是職業教育的特點。當前我國職業發展過程中開展校企合作的深度還不夠,企業與學校雖有簽約,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彼此的交流還不深入。將“7S”管理理念融入到實訓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提前適應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度推進。
當前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企業對于員工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流的學生不僅需要一流的技術,還要具備一流的管理水平,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7S”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使員工的職業素養得到提升。因此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引入“7S”管理理念,可以讓學生們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意識,這也符合社會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
學院成立“7S”管理領導辦公室,各系部成立“7S”管理工作小組,系部主要領導任組長,各教研室主任及一線實訓教師參與。小組成員完成實訓場所“7S”管理辦法的制定、建立監督與考核機制,定期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修改和不斷完善管理辦法。
根據“7S”管理理念制定學院實訓基地推行“7S”管理的原則和主要內容,編制《實訓基地“7S”管理手冊》及《實訓基地“7S”管理考核實施細則》,為教學中規范學生行為,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打下基礎。
“7S”管理的目標就是要提升每個人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就要求全體師生嚴格執行“7S”管理規定,落實“7S”管理辦法,養成一絲不茍、誠信守時、愛崗敬業的良好職業素養。可以不定期開展“7S”管理大評比,及時檢查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記錄反饋與考核,督促全體師生養成“7S”的好習慣。
“7S”管理在教學過程的實施效果如何,這就需要開展定期的考核,這也是實施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化、標準化的重要環節。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從上、中、下三個層面來考慮。上就是學院“7S”管理領導辦公室對各部門“7S”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的抽查考核;中是各系部“7S”管理工作小組對管轄的實訓場所進行抽查考核;下是全體師生開展的自我檢查考核。“7S”管理工作考核要做到工作全面,不留死角,不人情化,做到全面、公平、公正,杜絕各種形式主義,切實做好考核工作。
“7S”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實訓教學管理辦法,我們在實施過程中,要不斷的領會“7S”管理的精髓,結合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特點,把“7S”管理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探索出一套適合學院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創建一流的教學實訓基地。
[1]呂翠霞.6S管理模式在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中的應用[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04).
[2]劉麗華.7S管理在高職院校實訓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21).
[3]林奕水.6S模式在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中的應用[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