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鵬亮(河北省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工作是工程建設的龍頭,是質量控制的第一道保障,設計成果的質量直接影響整體工程的建設水準,而設計成果的水準取決于設計單位專業力量、設計人員責任心和積極性、設計與相關方的充分溝通等多方面因素。如何調動設計單位的積極性,使其真正站在維護業主利益的立場上,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精心設計出低成本的優化的設計方案是業主和設計單位值得研究課題。
省內某甲工程原設計方案中A縣-B縣段為干線、C縣管線為支線,施工過程中由于當地規劃、征地協調等種種原因,業主決定取消A縣-B縣段設置的A分輸站、將B末站改為B分輸站、C管線成為B站下游管線。設計單位對施工圖文件進行調整的過程中未考慮到B站從末站改為分輸站的功能變化,僅增加了出站管線、發球筒而未設置越站旁通。同樣的設計失誤由于該工程二期預留也出現在了C末站。由于設計單位內部及業主技術人員審核不力,上述問題在內部預驗收階段才被發現,導致工程主體完工后又進行改造施工,造成了人力、物力資源的大量浪費,另一方面由于改造管道和設備無法參與整體試壓,僅能靠提高探傷合格標準來保證施工質量。
省內某乙工程干線為設計壓力6.3MPa的長輸管道,某分輸站下游的A支線為設計壓力1.6MPa的城鎮燃氣管道,而項目申請報告、初步設計和施工圖文件中對全線路管道的焊接均采用手工下向焊打底、半自動焊填充蓋面的焊接工藝,對管道焊縫無損檢測均執行《石油天然氣鋼質管道無損檢測》(SY/T 4109),業主按照設計文件進行了焊材的采購和施工單位的招標。然而,按照《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 33)5.2.8條,焊縫無損檢測應執行《鋼制環縫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透照工藝和質量分級》(GBT12605)。設計文件與施工規范之間的偏差將造成施工過程中焊接一次合格率降低、返修率和二次探傷量增加,給業主造成額外的經濟損失和工期損失。
上述案例說明設計單位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責任心對設計成果的精準性起到決定性的影響,設計單位必須對設計成果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查方可發布。同樣,業主技術人員也應落實技術文件審查,增強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類似設計事故的重復出現。
2010年以來,隨著西氣東輸二線、蘭鄭長成品油管道、陜京三線等第一批實施“建管分離”模式的油氣長輸管道工程相繼投產運行,體制創新帶動了中石油系統油氣管道建設的全新局面。實踐證明,“建管分離”模式下的項目管理,使人力、采購、設計、施工等資源在同一個平臺上得到有效配置,大大促進了相關隊伍和人才的專業化。另一方面,“建管分離”模式不是萬能的,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
例如,某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在主體完工和內部竣工驗收后發現某處管道上方遭到新建蔬菜大棚占壓,不滿足《管道保護法》相關要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影響工程的竣工投產。如上文所述,長輸管道線路施工具有流動性大的特點,某段管道經過焊接、防腐、下溝、回填等流水作業工序后各施工機組將陸續沿線路向前移動,而按照合同約定施工單位并不承擔保護已完工管道不被占壓的責任,無人巡護造成了該處管道被新建大棚占壓。另一方面,線路施工過程的征地屬臨時性征地,管道埋地敷設只是對土地一部分地上、地下空間的臨時利用,并不取得土地權利人全部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沿線村民得到的賠償款也僅包括青苗賠償和減產損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從法理上無權干涉土地權利人的經濟活動,這也是在役管道占壓問題的癥結所在。此外,術業有專攻,運行單位長期從事管道線路巡護工作,對管道占壓的預防和整治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成熟的管理體制,如果運行單位在管道建設期就進行介入管理(比如管道回填達到一定長度后就派駐巡線人員按在役管道的管理要求進行日常巡護),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和有效制止管道占壓,還能更多的了解管道建設的情況,做到運行期間心中有底,這無疑對管道運行期的平穩也是有利的。
另外,長輸管道建成投產后,運行單位就成為了輸氣站場的主人。由于在建設期間涉及專業多、方面廣,建設單位難有精力充分考慮場站內各項設施在運行期間的實用性,因此,運行單位有必要在施工階段提前介入,結合管理標準和操作習慣對場站工藝裝置以及生活設施的安裝、施工提出改進的建議,甚至在設計階段就對總圖、建筑等專業的初步設計、施工圖提出合理意見,以方便運行期間管理人員的管理、操作乃至起居生活。
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相對城鎮燃氣管道,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質量要求高的特點。本文從實踐出發,以事實案例為對照,主要從設計質量、建設期運行單位的介入等方面就相關問題和困難進行了探討,以期引發管道施工從業人員更多的思考。
[1]劉洪軍,魏振紅,楊樹森.長輸管道建、管分開管理模式有關問題探討.《天然氣工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