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西安石油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環境保護是人們對環境最基本的需求保護。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環保問題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保護環境最重要的是保護人類自身的發展。而油田開發對空氣、土壤、水源都會造成污染,最近幾年的新聞都會出現海上油田因為開采出現操作失誤導致原油泄漏,進而導致大量魚類死亡,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為了防止環境遭到破壞,我們必須從油田開發這一方面逐漸入手,在治理污染的同時,避免給生態環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隨著石油的開采,原油從油井向油井管道的運輸過程中,出現管道老化、設備故障、火災等突發情況以及不法分子盜油等造成原油泄漏,而原油泄漏后滲透進土壤深層,給土壤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造成土壤污染,進而滲透進人類種植的糧食作物中,有的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而部分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更嚴重的出現絕收的情況。
油田開發過程中,有些氣體通過開采進入空氣成為大氣污染的來源,油氣生產過程中的跑氣、冒氣、漏氣等情況,都會讓化合物氣體揮發到空氣中。而原油運輸中的燒氣與加熱,都會產生廢氣和粉塵污染。燃燒的氣體主要有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粉塵等,而這些加重了空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而這些氣體對人類的危害是致命的,沒有補救措施。此外,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
在石油開采中,原油揮發和燃燒產生的可溶性氣體都會對水域造成嚴重的污染。近年來,中外海上油田開采作業已經發生多起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對海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在陸地開采油田也容易發生污染水源的情況,而水源遭到污染后,人和動物對水的飲用、農田灌溉、漁業水產、畜牧業造成嚴重的災難,危害人體健康,破壞生態環境[1]。
目前,仍然有很多石油開采企業采取“重經濟,輕環保”的傳統觀念。雖然石油行業員工整體素質比以前提高,但是他們仍然對安全生產采取首要第一任務,對環境保護的觀念不夠重視。而員工很多在工作上的疏忽,使很多本不應該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狀況不斷。
油田的環保隱患從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其實很多方面是可以整改的,而且整改的實際經濟成本在經濟效益上根本不占太大的比例,也就是說通過現場操作可以解決和處理相關安全隱患。而石油企業很多部門仍然對環保安全的方面重視程度仍然不夠,甚至企業內部對待環境保護的問題上,采取互相“踢皮球”的態度來相互推諉。總體上在整改與監督方面,企業采取走形式的樣子,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方法。
在油田開發的環保過程中,檢查是發現重要的問題的一個過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方面除了流于形式外,檢查的重點仍然是經濟效益大于環境保護。對環境保護雖然有檢查,往往提出來的無關緊要的意見建議,檢查不深入、不全面,用不痛不癢的方式敷衍了事。這樣的后果使油田開發的環保隱患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加重了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2]。
石油油田開發最直接的后果是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很難實現自然的恢復。首先同環保部門合作,對油田開發造成的一些環境污染進行實時監控,同時環保局將實時數據傳送給油田開發的企業,對開采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根據情況進行對應處理。在油田開發中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進行檢測,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環境污染,避免二次破壞。另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特別是在植被上面,進行人工植物的種植,避免發生水土流失,造成地質災害和次生災害的發生。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水平技術的提高,能源的需求不斷上升,而始終困擾全球經濟的能源危機一直在各國心中有揮之不去的陰影。而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需要大量能源來供應,最后的結果導致油田開采越來越多,油田開采區的生態環境逐漸遭到了破壞,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因此,對長期維護生態環境油田開采區來說,這是一個嚴重的挑戰和擺在面前的重要課題。油田開采區的環境治理應具有全面性、立體性、多方面性等特點。油田的開采和建設本身就是一項全局性的工程,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推進,對油田開采進行環境保護的要求逐漸提高,當然這也要花費不少時間和成本。
在經濟發展中,國家在重視能源安全的同時,也應關注石油油田開發對環境破壞的影響,而環境破壞造成的后果一定程度上是無法挽回的。只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特別是石油企業自身上要逐漸重視油田開采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石油企業在開采油田的時候,要有全局戰略觀念,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進行油田開采地區的環境保護規劃。石油開采同環境保護不是矛盾的同一體,而是相輔相成的。
[1]董治國.油田開發環境影響評價及節能環保措施[J].化工管理,2016,17:259.
[2]李小虎.油田開采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J].化工設計通訊,2016,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