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峰(中國石油大港油田灘海開發公司,天津300280)
竹山崗油田布三下亞段儲層評價研究
李良峰(中國石油大港油田灘海開發公司,天津300280)
儲層評價是對儲層進行綜合全面的評估,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解決儲層單因素評價過程中常常出現的評價結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問題,有利于對儲層進行正確的分類與評價。本文主要依據儲層評價標準SY/T-6285-2011,最終評價竹山崗油田儲層與油氣聚集的關系,將竹山崗油田儲層分析出一類、二類、三類。
竹山崗油田;儲層評價;儲層特征;儲層分類
依據儲層評價標準SY/T-6285-2011,結合研究區不同的勘探開發階段,采用不同的儲層評價方法。儲層評價主要包括四個階段:盆地評價階段、區帶評價階段、圈閉評價階段、油氣藏評價階段,不同的階段評價方法不同,本次對竹山崗油田儲層評價研究,主要采用油氣藏評價階段的儲層評價方法。開展單層和多層含油氣層系和微觀孔隙結構、儲層物性、敏感性和含油氣性等項研究,進行儲層綜合評價,為儲量計算和油氣藏總體開發方案編制提供依據。
2.1 孔隙結構特征
依據本區鑄體薄片數據統計結果,研究區布三下亞段儲層孔隙類型主要有原生粒間孔、次生粒間孔、粒內溶孔,其中次生粒間孔隙所占比例最大。儲層孔隙以小孔隙和中孔隙為主,少數為大孔隙。喉道類型主要為細喉,其次為中喉,少數為微喉道。通過分析,影響儲層孔隙結構的主要因素為碎屑顆粒的粒度,碎屑顆粒粒度越粗,儲層平均喉道越大,排驅壓力越小,孔隙結構越好。
2.2 儲層物性特征
根據收集的巖心數據,統計研究區布三下亞段孔滲分布情況。本區砂巖孔隙度集中在10%-15%,平均11%;滲透率集中在10-50x10-3μm2,平均24x10-3μm2,按照儲層分類標準,屬于低孔低滲儲層。
2.3 儲層敏感性
儲層的敏感性主要與粘土礦物含量有關。高嶺石顆粒大,附著力強,常常因運移堵塞孔吼而降低滲透率;蒙脫石極易水化、分散、膨脹;伊利石不易膨脹。綠泥石遇水不易膨脹,但因富含鐵,具有酸敏危害。2014年,大港油田采油工藝院對竹山崗油田新鉆井竹X井的目的層取樣,開展了儲層敏感性實驗。從五敏試驗分析資料看:竹山崗油田儲層具有中等偏強水敏—強水敏,中等—強鹽敏,無酸敏、速敏等特征。
2.4 砂體展布規律分析
2.41 砂體平面分布特征
對研究區目的層段的單井砂厚進行統計分析,勾畫出砂體厚度分布圖,總結砂厚分布規律,研究表明本區砂體厚度較大區域分布在研究區中部及南部條帶上,砂厚主要集中在78-100m。
2.42 砂體縱向展布特征
縱向上單層砂體的厚度變化大,砂體厚度范圍在1-11m之間,厚度最大的砂體主要集中在布三下亞段的中部和底部,砂體的橫向連通性較好。
沉積環境和沉積相決定著地層的巖石類型,巖石組合決定著儲層的發育和分布情況。所以,沉積相研究是儲層結構研究的基礎。在沉積相研究的過程中,首先結合鉆井取心資料和相應的測井曲線以及錄井資料對各井段微相進行分析,得出研究區單井相,然后在縱向和橫向上進行對比,確立其時空的演化,最后確定沉積微相的展布格架。研究區從下往上依次發育古近系莘莊組、布心組、西布組、花涌組地層。古近系莘莊組-布二段時期,水體較深,發育了大套的暗色泥巖,夾薄層的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等,主要為深湖、半深湖的沉積環境。布三段-西部一段時期,為研究區的主要目的層,水體逐漸變淺,物源供應比較充足,主要為三角洲前緣亞相,沉積砂體比較發育。
本次采用的儲層分類方法有物性交會法、孔隙結構參數法。儲層物性交會法主要利用描述儲層特征參數孔隙度和滲透率交會確定儲層的類別;孔隙結構參數法是采用微觀孔隙結構參數(FZI)結合儲層物性研究儲層類型,FZI主要反映儲層的微觀孔隙結構特征,借助這個指標來表征儲層類型。兩種方法將本區儲層分為3類。
①Ⅰ類儲層:10%≤孔隙度Φ<15%,50mD≤滲透率K<500mD;10%≤孔隙度Φ<15%,1.1≤FZI<1.6;
②Ⅱ類儲層:5%≤孔隙度Φ<10%,10mD≤滲透率K<50mD;5%≤孔隙度Φ<10%,0.6≤FZI<1.1;
③Ⅲ類儲層:孔隙度Φ<5%,滲透率K<10mD;孔隙度Φ<5%,FZI<0.6。
統計全區單井資料,其中一類儲層所占比例為12%,二類儲層為78%,三類儲層為10%。一類儲層發育相對較好,開發方式可選擇射孔投產;二類儲層發育中等,可壓裂改造投產;三類儲層發育較差,需要轉變開發方式。
(1)研究區布三下亞段儲層屬于低孔低滲儲層,具有中等偏強水敏—強水敏,中等—強鹽敏的特征,粘土礦物以伊利石和高嶺石為主,孔隙結構以次生孔隙為主。
(2)研究區儲層厚砂體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條帶上,砂體的橫向連通性較好。
(3)研究區布三下亞段為三角洲沉積環境,亞相為三角洲前緣沉積。
(4)研究區二類儲層所占比例最高,其次為一類儲層,三類儲層所占比例最低。
[1]李南星,劉林玉,鄭銳等.鄂爾多斯盆地鎮涇地區超低滲透儲層評價[J].巖性油氣藏,2011,(23):65-69.
[2]張建龍,刁國新,胡茹文等.南陽黑龍廟地區低孔低滲儲層分類標準研究[J].石油地質與工程,2009,(23):33-35.
[3]侯瑞云,劉忠群.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致密低滲儲層評價與開發對策[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2,(33):234-237.
[4]楊正明,張英芝,郝明強等.低滲透油田儲層綜合評價方法[J].石油學報,2006,(27):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