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香+唐燕+席燕+劉紅陽+謝巖+周雁花+劉靜+羅春生+周慧+王文博+鄧剛


【摘要】目的 探討貝那普利/氨氯地平片與氨氯地平單藥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貝那普利/氨氯地平,對照組給予氨氯地平片;比較兩組患者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血壓相關指標、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明顯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貝那普利/氨氯地平片較氨氯地平片治療中輕度原發性高血壓更有效、安全,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關鍵詞】貝那普利/氨氯地平片;原發性高血壓;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02
目前,在全球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不理想的環境下,我國高血壓控制率為9.3%,治療控制率27.4%,比國際更低。而高血壓病導致心腦血管并發癥具有高致死、致殘率。因此,提高高血壓的治療控制率,對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1]。原發性高血壓治療藥物眾多,不同藥物的治療效果尚存在一定差異,其中固定復方制劑的臨床作用是有效降低患者服藥次數、顯著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明顯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幾率。貝那普利作為一種臨床上用于治療高血壓疾病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與氨氯地平合用可以發揮其顯著抗高血壓作用。為了進一步比較在原發性高血壓治療過程中應用貝那普利/氨氯地平復方制劑與氨氯地平單藥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我院對選取的患者進行了如下過程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初發原發性高血壓輕中度(1~2級)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嚴重肝腎功能受損、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婦女等。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51.34±6.73)歲,平均收縮壓(150.86±10.41)mmHg,平均舒張壓(95.32±3.98)mmHg;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8.39±7.49)歲,平均收縮壓(148.27±8.99)mmHg,平均舒張壓(94.08±4.78)mmHg。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及初始血壓水平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確診為初發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且并未服用任何降壓藥物。給予觀察組貝那普利/氨氯地平片(揚子江藥業集團廣州海瑞藥業有限公司)治療,每片貝那普利/氨氯地平片內貝那普利、氨氯地平含量分別是10 mg、2.5 mg,用法用量是口服1片/d;給予對照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慧達藥業有限公司)治療,用法用量是口服l片/d。給予兩組患者連續用藥8周治療并在治療前后觀察患者的動態血壓水平,對比兩組的療效、不良反應發生幾率。
1.3 療效判定標準[2]
當患者的舒張壓下降20 mmHg或者舒張壓下降幅度不少于10 mmHg且降至90 mmHg以下時判定為顯效;當患者的舒張壓下降幅度在10~19 mmHg或者舒張壓降至90 mmHg以下但降幅<10 mmHg時判定為有效;當患者未達到上述標準時判定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以及均舒張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壓下降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降壓效果比較
兩組降壓效果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48/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41/50),觀察組患者降壓效果明顯更優,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本次探究中,觀察組出現2例頭痛頭暈、3例干咳,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對照組出現3例足踝部水腫、3例頭痛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用藥過程中并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不影響繼續治療。
3 討 論
原發性高血壓作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心腦血管綜合征,血壓高低與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率以及高血壓導致的死亡風險存在密切的關系,所以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首位的危險因素。提高高血壓的有效治療率可顯著降低少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幾率、改善預后并降低病死率。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原發性輕中度高血壓的常用藥物有ACEI、利尿劑、ARB及β受體阻滯等,臨床中單一降壓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考慮聯合用藥,而在治療高血壓的聯合用藥方案中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與氨氯地平聯合最常用[3]。
對于單藥控制血壓不達標時,給予固定劑量復方制劑ACEI貝那普利聯合長效CCB氨氯地平治療時,可獲得雙重受益,發揮協同作用,具體治療機制是:鈣離子拮抗劑可對血管平滑肌進行直接作用以快速擴張外周血管并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S)產生反射性刺激,進而致使腎素釋放以及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血管轉化酶抑制劑的臨床作用是促進腎素釋放并具有副交感效應,二者合用,可產生協同作用并相互抵消副作用。
本次探究中,觀察組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治療后血壓差值下降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降壓總有效率達96%,明顯高于單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82%。
綜上所述,在原發性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貝那普利/氨氯地平復方制劑降壓效果較為理想,安全性較高,藥物不良反應較少,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 波,和渝斌.高血壓診斷與治療進展[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0,8(2):31-35.
[2] 肖 潔,趙秀麗,周 輝,等.鹽酸馬尼地平片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2,(01):13-15.
[3] 王 舒,楊 華,石學敏.國外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及診治研究新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3):3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