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耀明

【摘要】目的 探討阿昔洛韋、干擾素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診治的病毒性腦炎患兒68例作研究對象,并行隨機分組,對照組應用阿昔洛韋治療,治療組則采取阿昔洛韋聯合干擾素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住院時間。結果 治療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是97.06%,住院時間是(7.11±0.48)d;對照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是73.53%,住院時間是(9.83±1.42)d;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昔洛韋、干擾素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效果確切,起效快,值得借鑒。
【關鍵詞】阿昔洛韋;干擾素;小兒病毒性腦炎
【中圖分類號】R51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01
本研究為明確阿昔洛韋、干擾素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效果,將其隨機分組,分別采取單純阿昔洛韋、阿昔洛韋聯合干擾素方案治療,現報道兩組用藥療效和住院時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診治的病毒性腦炎患兒68例作研究對象,已經生化常規檢查、腦脊液檢查等明確診斷為病毒性腦炎,排除合并其他神經系統疾病者、過敏體質者,本組患兒家長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治療組,各34例。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2~9歲,平均年齡(5.90±1.42)歲;平均病程(1.96±0.23)d;治療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為3~9歲,平均年齡(5.94±1.41)歲;平均病程(1.97±0.21)d;兩組患兒的性別、平均年齡以及病程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接受常規補液、抗感染、脫水、抗驚厥等基礎性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接受阿昔洛韋治療,即取10 mg/(kg·d)阿昔洛韋注射液(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40726)溶入0.9%生理鹽水100~200 mL中稀釋,予以靜脈滴注治療,1次/d,連續用藥5 d后把用藥劑量改成5 mg/(kg·d),用藥方式同上;治療組則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干擾素,即取10~20萬U干擾素(F. Hoffmann-La Roche Ltd.;生產批號:141123)行肌肉注射治療,1次/d,7 d為一個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2組患兒均連續用藥14 d。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癥狀、體征等變化,評估其
療效;
(2)記錄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
1.4 療效判定標準[1]
①治愈:患兒體溫、意識均恢復至正常狀態,頭痛、嘔吐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②好轉:患兒體溫下降,意識有所改善,頭痛、嘔吐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③無效:患兒體溫、意識無明顯改善,且頭痛、嘔吐等臨床癥狀無顯著變化。治療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資料均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治療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是97.06%,對照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是7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對比
治療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是(7.11±0.48)d,對照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是(9.83±1.4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病毒性腦炎作為一種兒科常見神經系統疾病,是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軟腦膜彌散性炎癥綜合征[2],以頭痛、發熱、腦膜刺激征和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經分析,引發病毒性腦炎的常見病毒主要包括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A、柯薩奇病毒B,其次還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和腺病毒等,輕微感染者可自行緩解,而危重者則需接受有效治療,否則可產生嚴重后遺癥,甚至危及患兒生命[3]。
當前,臨床上主要采取激素類藥物治療本病,雖有一定消炎作用,但容易抑制患兒的免疫反應活性。阿昔洛韋作為一種鳥嘌呤類似抗病毒藥物,可促使感染細胞發生磷酸活化反應,并能選擇性的抑制人體內病毒DNA聚合酶,從而發揮抗病毒功效。本研究結果提示,治療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較短,印證了阿昔洛韋、干擾素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常 偉.更昔洛韋聯合干擾素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患兒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6):55-56.
[2] 楊旭榮.阿昔洛韋聯合干擾素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12):29-30.
[3] 陳述芬.甲基強的松龍用于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1):216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