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丙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鄭市舉行。而就在4月4日,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曾在陜西省黃陵縣舉行。兩地分別祭祀同一人物,燃起搶奪祭拜黃帝“正統之地”的硝煙。
中國如今已是旅游大國,各類大小長假讓旅游行業賺得盆滿缽滿。“正統”意味著將某種文化符號看作具有排他性,繼而帶來壟斷性的旅游資源。正是在經濟利益刺激之下,歷史人物、虛構人物和熱點人物才會被無休止地爭來爭去。比如《瑯琊榜》火了之后,安徽滁州、山東臨沂、江蘇南京爭奪“瑯琊”地名,浙江安吉、黃山翡翠谷等紛紛認為自己才是《臥虎藏龍》竹林打斗的外景地,而西門慶故里、桃花源等也被爭得不亦樂乎。
多維解讀
1.文化資源。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而如今的傳統文化卻被商業消費。黃帝故里“正統”之位的搶奪更多是為了獲取商業價值,而非為了保護傳統文化。如何保護和繼承傳統文化,如何開發文化資源,讓這些資源更多元、更包容、更開放、更有內涵,值得深思。
2.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各地旅游區與其為傳統文化“正統”之位而爭奪,不如將旅游區注入新鮮血液,銳意改革,激勵創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開創新的“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