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躍敏
【摘要】目的 探討并分析六味地黃丸結合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已經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14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72例和對照組71例。對照組采用口服六味地黃丸治療方法;觀察組采用六味地黃丸結合運動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FPG、TG、TC與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觀察組患者GSH-PX比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六味地黃丸結合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具有較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六味地黃丸;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6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成為醫學界關注的世界問題。其中主要為2型糖尿病,其發病率高。一旦確診為糖尿病,給患者和家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此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口服降糖藥和使用胰島素。但是目前仍然缺少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近年來許多專家提倡應用中藥以及新型運動療法來治療2型糖尿病。中醫認為引發糖尿病主要是“陰虛氣虛,陰損及陽”[1]。基于此,本研究對六味地黃丸結合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探討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已經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14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72例和對照組71例。觀察組年齡49~68歲,平均年齡(57.5±5.8)歲,平均病程(6.3±3.7)年;對照組年齡50~67歲,平均年齡(58.2.3±5.3)歲,平均病程(7.1±4.3)年。兩組患者經檢查均未出現腫瘤、急性感染、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妊娠期。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服用六味地黃丸,3次/d,連服一個月;觀察組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六味地黃丸結合運動治療方法:依據說明服用六味地黃丸,3次/d,連服一個月。在此基礎上,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體力情況,進行有氧運動鍛煉。在進行鍛煉之前進行5 min熱身,隨即進行快步走運動。≤30 min/d,5次/周,連續一個月。治療期間適時檢測患者的血糖血壓等生理指標情況。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血清總膽固醇(TC)以及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指標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 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FPG、TG、TC水平均有所降低,患者的GSH-PX水平升高。其中,觀察組患者FPG、TG、TC與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GSH-PX比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不斷上升,各種不良的生活飲食方式隨即出現,過度肥胖以及高血壓等均會引起2型糖尿病的發生。2型糖尿病的發生比例占糖尿病的90%以上,多發于35歲之后[2]。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致力于研究中藥治療糖尿病的效果。中醫藥治療疾病具有安全有效無副作用等特點。中醫認為,糖尿病屬于是由陰虛、飲食不規律等因素,引發了機體氣陰兩傷,并陰虛為本。其中,治療糖尿病療效應用較好的是六味地黃丸[3-4]。據研究表明[5],應用六味地黃丸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指標得到明顯恢復。六味地黃丸以補為主,補泄結合,滋陰補腎。可治療糖尿病的腎氣虧虛,陰虛等癥。隨著應用于糖尿病的一種新型運動療法興起,將中藥與運動療法相結合的治療成為發展趨勢。運動療法對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原因是運動可以影響機體的糖代謝循環。而且經常運動的人發生2型糖尿病的幾率較小[6]。所以,本研究通過將六味地黃丸與運動療法相結合,以治療2型糖尿病并觀察分析治療前后的效果。結果顯示患者空腹血糖以及血清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指標均有明顯的恢復。
綜上所述,六味地黃丸結合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具有較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冬戀.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研究進展[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9,31(1):31-32.
[2] 劉湘江.從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談糖尿病治療的新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4,19:4-5.
[3] 謝 奇.六味地黃丸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與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3,5(1):116-118.
[4] 譚俊珍,李慶雯,范英昌,等.六味地黃丸對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6(4):196-197.
[5] 樓娟亞,董鳳芹,張 哲,等.六味地黃丸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3,18(12): 1392-129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