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接收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孕婦120例,隨機分為甲、乙兩組,每組60例。甲組采用腰硬聯合麻醉;乙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較兩組孕婦術中血壓變化、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及麻醉效果的優良率。結果 甲組孕婦術中血壓變化、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明顯低于乙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甲組麻醉效果的優良率明顯高于乙組的麻醉效果的優良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腰硬聯合麻醉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行剖宮產手術最為理想的麻醉方法,且臨床麻醉效果較為顯著,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麻醉方法;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01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產科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對母嬰危害極大,常需及時終止妊娠,剖宮產是最長用的手術方法。有研究報道,腰硬聯合麻醉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行剖宮產手術的首選麻醉方法[1]。為此,我院隨機選取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的孕婦120例進行研究。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的孕婦120例。隨機分為甲、乙兩組,每組各60例。甲組孕婦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2±9.8)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6)周;平均血壓(150~130/120~90)mmHg。乙組孕婦年齡23~41歲,平均年齡(32±7.6)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0.8)周;平均血壓(160~140/130~100)mmHg。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血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麻醉方法
甲組:于孕婦L3-4間隙用16 G硬膜外穿刺針穿刺成功后,用25 G腰穿針通過硬膜外穿刺針到達蛛網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3~1.5 mL實施腰麻。
乙組:于孕婦L3-4間隙穿刺,向頭端放入3~4 cm的硬膜外導管,在硬膜外腔進行5 mL 2%的利多卡因注射,5 min后,無不良反應后,再次注入10 mL。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孕婦術中血壓變化、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及麻醉效果的優良率。麻醉效果根據以下標準進行評判:優秀:孕婦子宮下段肌松好,手術過程中無痛。良好:孕婦子宮下段肌松好,手術過程中無痛,有輕度牽拉反應。差:孕婦子宮下段肌腹緊張,手術過程中有疼痛,需注射鎮靜、鎮痛藥物。麻醉效果的優良率=優秀率+良好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為麻醉效果優比率,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為術中血壓變化、手術時間、出血量,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孕婦的術中情況
甲組在術中的血壓變化、手術時間、出血量明顯低于乙組的血壓變化、手術時間、出血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孕婦的麻醉效果
甲組孕婦麻醉的優良率明顯高于乙組孕婦的麻醉優良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妊娠高血壓是產科最為常見的多發病,多需行剖宮產結束妊娠,麻醉風險較大。妊娠高血壓不但可以引起孕婦心、腦、腎等多器官的損害,而且導致子宮胎盤血流灌注下降,影響胎兒的存活[2]。隨著高齡產婦的增加,妊娠高血壓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
甲組在術中的血壓變化、手術時間、出血量均低于乙組的血壓變化、手術時間、出血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的麻醉效果優良率(95%)明顯高于于乙組的麻醉效果優良率(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采用腰硬聯合麻醉取得的臨床效果最為理想,應當作為妊娠高血壓剖宮產手術的首選麻醉方法,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宋慶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07):857-859.
[2] 洪玉麗,關 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剖宮產手術的麻醉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1,08(28)174-175.
[3] 王月玲,黎佩釗,黎艷華,等.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的麻醉[J].當代醫學,2012,18(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