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統化護理方法,總結歸納進行臨床推廣。方法 選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隨機分成對照組(22例)和治療組(23例)。兩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療方案,對照組采取一般常規護理干預內容。實驗組在對照組一般護理內容的基礎上加用專科護理、預見性護理、心理護理及運動康復護理等內容。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6 min步行試驗平均距離無顯著差別(P>0.05);護理干預后實驗組6 min步行試驗平均距離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 我科采取的系統化護理干預內容全面細致、效果確切,不但促進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復,也有效提高了心內科的臨床護理水平,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護理;系統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最后階段。隨著我國CHF的患病率逐漸升高[1],熟悉和掌握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與護理,有利于早發現、早治療。筆者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進行了系統化的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隨機分成對照組(22例)和治療組(23例)。對照組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齡(71±4.3)歲;治療組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齡(70.3±4.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慢性心力衰竭的程度均無統計學差異。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常規給予抗凝、擴冠、強心、抗利尿藥物治療。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后用進行6 min步行試驗。對照組采取一般常規護理干預內容。實驗組在對照組一般護理內容的基礎上加以下護理干預內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6 min步行試驗平均距離無明顯差別,比較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實驗組6 min步行試驗平均距離顯著大于對照組,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護理方法
3.1 專科護理
對于CHF患者,護士根據患者的癥狀及體征,選擇合適臥位,減輕疾病癥狀。入科后給予心電監護,吸氧
6~8 L/min,同時做好保暖、安全維護措施。建立兩組靜脈通道,為治療與搶救準備。給藥時定時觀察血壓,密切觀察藥物效應,使用輸液泵嚴密控制滴數,定時記錄匯報患者心率、脈搏、呼吸、氧分壓、24 h出入量等各項指標[2]。
3.2 心理護理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年老體弱、病程遷延,且反復發作,對治療信心不足,易形成性格孤僻,抑郁、悲觀、絕望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治療,更不利于愈后,護理人員應以整體護理的原則,全面評估病情、心理以及家庭、社會等情況為著手點,對患者給予心理指導和安慰。如一肺心病的心衰病人,擔心癥狀不能糾正,家中未成人的孩子無人照管,思想包袱重。護理人員熱情地為她照料孩子,給洗衣服,幫助她學習,解除了患者的思想顧慮,鼓勵她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患者逐漸鼓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最終康復出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發生心悸、胸悶、氣短、呼吸困難以及心肌梗塞時產生瀕死感和恐懼感,表現為精神高度緊張,這種情況對病人極為不利的,因此應加倍體貼關心,護士應充分了解患者心理,耐心講解,解除思想負擔,重樹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指導患者家屬密切配合,給予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和經濟支持,并在遵醫囑和正規服藥過程中起到協助監督的作用。
3.3 預見性護理
加強呼吸道的管理。呼吸道感染是誘發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呼吸道感染是防止老年心力衰竭發生的關鍵環節。因此,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天通風1次,每次30 min,根據天氣和季節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長期臥床病人要協助翻身、叩背,促進痰液的排出,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生;對無誘因而咳大量白色稀薄痰,或咳膿痰突然變稀薄者,要高度警惕心力衰竭的發生;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一旦發生呼吸道感染應積極治療,并教會病人有效地咳嗽及排痰,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行超聲霧化吸入療法;對于出現呼吸困難者協助采取半臥位、端坐位,以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淤血,緩解呼吸困難,并配合有效的氧療。
避免醫源性心力衰竭的發生。醫務人員的言行舉止,有時會影響到病人的病情變化,而誘發心力衰竭的發生。因此,嚴格執行醫囑,注意液體總量的控制;準確掌握輸液速度,用輸液泵根據全天的液體總量勻速輸入,同時使病人及家屬知曉任意調節輸液速度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注意醫患溝通及服務態度,避免不良的語言刺激和暗示,要注意尊重病人,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病人,切忌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病人自尊心的語言和行為,實施親情式護理,防止病人情緒激動而誘發心力衰竭。
3.4 康復運動護理
對于CHF患者,尤其是心功能Ⅲ~Ⅳ級仍以臥床休息為主。安靜臥床的確能夠在短期內促進利尿,減輕心衰心肌的作功,是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惡化時的基本治療原則,但長期過度的安靜臥床,會造成深部靜脈血栓癥,骨骼肌萎縮,肌力低下和運動耐力下降給心衰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應針對病人心衰不同程度給病人進行自我康復指導。
3.5 飲食護理
飲食護理給予低脂、低鹽、低熱量、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少量多餐限制鈉鹽攝入,輕度心衰者,每日可攝取
2~3 mg(1 g食鹽約含390 mg鈉)。輕度心衰患者每日液體攝入量為1500 mL左右。對于難治性心衰患者、稀釋性低鈉血癥、頑固性少尿性腎衰患者一般24 h不超過
600~800 mL[3]。囑患者多食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的蔬菜及水果,防止便秘的發生,必要時給予緩瀉劑。
參考文獻
[1] 陳勤漢.慢性肺心病并發心力衰竭的臨床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2,8(2):156.
[2] 聞偉方.中西醫結合治療對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影響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2,13(4):34-36.
[3] 錢海蘭,王君俏,郁艷梅.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0):6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