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急診患者心腦血管常見疾病類型,并且分析其治療原因,為后續老年急診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我所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心腦血管急診患者100例,了解其病癥類型以及相應的治療手段,針對后續的治療效果判斷最佳的治療方式。結果 100例中,心血管類疾病患者62例(62%),腦血管疾病患者38例(38%),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多于腦血管疾病患者。從治療效果上來看,治療無效死亡為3例(3%),治療有效率為97%。結論 針對當前老年急診患者心腦血管常見疾病類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心血管疾病多于腦血管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疾病類型有高血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這些病癥也就需要在今后的老年人護理中引起高度重視,加強日常監護預防,并且在發病時采取最為合理的方式進行處理,如此也就能夠降低老年人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
【關鍵詞】老年急診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R54;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2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疾病是當前我國老年人比較常見的一類病癥問題,這種心腦血管疾病問題的發生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從這種心腦血管疾病問題的發生中來看,其表現出了較為典型的多樣性特點,并且相應的發病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這也就無形中造成了相關治療的困難,治療不及時或者是治療方法選擇不當帶來的后果是比較明顯的,需要針對該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1-2]。本研究就重點針對我所收治的老年心腦血管急診患者進行了資料的回顧分析,希望具備一定的借鑒作用和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所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心腦血管急診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1例,女9例,年齡80~95歲,平均年齡(83.41±2.62)歲。該100例是在我所相應時間段內選取的80歲以上的老年心腦血管急診患者,在選取前沒有關注治療效果,對于性別也沒有進行控制,均為隨機選取結果。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回顧分析相應的臨床資料和記錄,具體的分析工作必須要具備明確的方向性,其主要調查研究的對象有以下幾點:年齡、患者的疾病類型、患者的治療方法和處理手段、治療效果,針對這些指標進行全面搜集,并且進行統計分析。在相關資料的獲取中,不僅僅借閱了醫院的相關記錄信息,對于一些特殊患者還與患者家屬取得了聯系,根據患者家屬的相關反饋信息進行深入探究。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患者的疾病類型
100例中,心血管類疾病患者為62例(62%),腦血管疾病患者為38例(38%),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多于腦血管疾病患者。從治療效果上來看,本組100例中,治療無效死亡為3例(3%),治療有效率為97%。
從具體的疾病類型上來看,其中冠心病患者38例(38%),心律失常患者14例(14%),心肌梗死患者10(10%),心力衰竭患者4例(4%);腦缺血患者11例(11%),高血壓腦病患者7例(7%),腦出血患者9例(9%),腦梗死患者7例(7%)。
2.2 治療方法
針對本研究中涉及到的幾種心腦血管常見疾病來說,其相對應的治療手段如下:
腦出血疾病的治療主要采用外科手術進行處理,進而也就能夠較好清除患者腦內的血腫,隨著當前治療手段的不斷創新優化,比較有效的處理方式主要就是微創血腫清除術,并且在手術處理后,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表現采取恰當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以確保患者能夠盡快恢復健康,藥物應用數量和種類同樣需要進行重點把關。
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主要就是運用恰當的溶栓恢復治療手段進行處理,相應的溶栓恢復治療術應用應該表現出最為理想的及時性要求,避免因為時間拖延太久影響到患者的康復幾率。
高血壓腦血管病的治療主要采用藥物手段進行治療,結合相應的藥物應用效果,當前比較理想的用藥類型有酚妥拉明,并且結合呋塞米等藥物進行輔助治療,進而也就能夠較好降低患者的顱內壓,避免病情惡化。
腦缺血患者的有效治療主要是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口服治療,如此也就能夠較好避免患者在后續發展中出現血栓問題,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針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藥物的有效更換或者刪減,采用可替換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逐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首先應該針對患者的臨床表現給于恰當的抗血治療,在抗血治療能夠發揮出一定積極效果的同時,采用阿司匹林藥物進行有效處理,而針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有效分析之后,對于一些身體條件較為理想的患者,同樣可以考慮采用PCI方法進行臨床治療處理,提升治療效率。
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首先應該及時給予患者吸氧處理,并且隨之采用強心劑藥物進行注射,盡可能促使患者身體能夠維系較為理想的心臟恢復狀態,對于該處理后依然沒有發揮效果的患者,則可以采用血管收縮藥物進行恰當處理。
心率失常患者的有效治療主要就是采用急救類藥物進行處理,在患者的身體狀況恢復到能夠采用手術進行治療的前提下,就可以采用心臟起搏器或者是除顫器等進行安置,促使其能夠較為維系患者的心率穩定性。
3 討 論
本研究相關結果表明,老年急診患者心腦血管常見疾病的種類是比較多的,相應的治療手段和方式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并且一旦治療不及時,不僅僅會造成患者出現殘疾或者是病情惡化,還有可能致使患者死亡[3],因此,加強對于這種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積極關注也就顯得極為必要。
針對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來說,其一般起源于高血壓以及老年人心臟功能失調,或者是出現了明顯的血管粥樣硬化斑等問題,一旦老年人出現了這些征兆,也就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在日常生活飲食以及作息方面給予有效控制,進而也就能夠較好提升其控制效果,盡量避免發展成急診患者,當然,對于病發患者必須要采取最為及時有效地處理手段進行臨床治療,確保治療的及時性和準
確性[4-5]。
參考文獻
[1] 劉宏偉,袁 彬,戴建業,盧光明.老年急診患者心腦血管常見疾病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2:1096-1098.
[2] 劉宏偉,袁 彬,戴建業,盧光明.4062例老年急診患者常見疾病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2,06:429-432.
[3] 吳修宇.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診急救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05:173-174.
[4] 郭建寧,李 偉.老年急診患者心腦血管常見疾病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5:137-138.
[5] 周麗萍,張 雋.老年急診患者疾病譜分析及護理[J].中國鄉村醫藥,2013,1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