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光



【摘要】目的 探討丹參川弓嗪注射液聯合胞二磷膽堿針劑治療腦后循環供血不足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后循環供血不足患者13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單用丹參川弓嗪注射液治療,觀察組采用丹參川弓嗪注射液聯合胞二磷膽堿針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及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8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08%,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左右椎動脈及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明顯較治療前改善,但觀察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丹參川弓嗪注射液聯合胞二磷膽堿針劑治療腦后循環供血不足效果顯著,利于椎-基底動脈的擴張,血液黏度的降低,改善腦部供血,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腦后循環供血不足;丹參川弓嗪注射液;胞二磷膽堿針劑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2
腦后循環供血不足又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缺血性疾病。其發病是由于頸椎病、椎基底動脈斑塊或血液粘稠度過高導致椎基底動脈一過性的缺血,引起相應的大腦供區短暫性局限性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突然發作的眩暈、惡心、嘔吐、肢體麻木或面部麻木、感覺異常等。本病為腦梗塞前兆,約有20%的患者最終發展為腦梗塞,嚴重威脅患者健康[1]。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對患者的預后極為重要。本研究采用丹參川弓嗪注射液聯合胞二磷膽堿針劑治療腦后循環供血不足,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后循環供血不足患者13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5例。觀察組男39例,女26例,年齡39~78歲,平均年齡(61.2±3.5)歲,病程3 d~6個月;對照組男37例,女28例,年齡36~82歲,平均年齡(60.7±3.8)歲,病程2~3個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腦后循環供血不足診斷標準,經TCD檢測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值的50%,臨床表現為眩暈、閉目仍然存在,伴有惡心嘔吐、視野損傷或視物變形、眼球震顫、肢體麻木等;所有患者均為新發腦后循環供血不足,排除腦出血或腦梗塞病史、藥物過敏、凝血功能障礙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癥狀嚴重程度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丹參川弓嗪注射液(吉林四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2026448)1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胞二磷膽堿針劑(長春大政藥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2026208)0.5 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4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無明顯眩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站立不穩等癥狀,TCD檢查改善達80%以上;有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眩暈較治療前減輕,TCD檢查改善50%-80%;無效:癥狀及體征改善不明顯,仍有明顯眩暈,TCD檢查改善低于50%[2]。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TCD檢測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治療后檢測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8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08%,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比較
兩組治療后左右椎動脈及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明顯較治療前改善,但觀察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液流變學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為中藥復發制劑,由丹參、川芎的主要成分川芎嗪、丹參素組成。川芎嗪能夠擴張腦血管,阻止血小板聚集,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耗氧量;丹參素能有效溶解纖維蛋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腦部血液循環。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藥能夠促進腦部缺血區血流灌注,增進腦血液循環,提高腦細胞代謝和耐缺氧能力,消除氧自由基,減輕缺血缺氧帶來的炎性損傷,保護神經細胞功能[3]。胞二磷膽堿為臨床常用中樞神經興奮藥物,能夠促進軟磷脂的合成,改善腦組織功能;增強腦干上行網狀結構激活系統功能,興奮大腦皮層,使患者保持清醒狀態;還能調節血管張力,舒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腦血流灌注,糾正腦缺血缺氧[4]。因此,兩藥合用能夠有效擴張椎基底動脈,增加腦部血供,降低血液粘稠度,促進血液循環[5]。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明顯加快,血液黏稠度明顯降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丹參川弓嗪注射液聯合胞二磷膽堿針劑治療腦后循環供血不足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梁桂才,歐念飛.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0):110-111.
[2] 于麗景.前列地爾聯合胞二磷膽堿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1):166-167.
[3] 戴建武,梁冬蕾,譚 敏,等.前列地爾注射液、倍他司汀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6):13-15.
[4] 翟文紅,周彥峰.胞二磷膽堿聯合血栓通治療老年慢性腦供血不足50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23):65.
[5] 趙忠東,劉 坤,李 君,等.國產氯吡格雷聯合倍他司汀、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眩暈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9):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