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思露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文學隨之興起,已蛻變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新的文學形態,本文旨在對網絡文學作者心態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網絡文學作者的自我實現心態、對“中心”的消解和“狂歡式”的解構心態、自我投射和對現實不滿的心態、重溫西方經典、回溯中國傳統的心態,以期對研究網絡文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網絡文學 作者 心理
20世紀90年代至今,互聯網飛速擴張,文學的形態和傳播方式也隨之發生變革。網絡文學成為一種數字時代新興的文學模式?!皬谋玖x上來看,網絡文學是指發布于互聯網上的原創文學,即用電腦創作、在互聯網上首發的文學作品?!?①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迥異不僅在于作品文本本身,更在于與網絡文學相關的各群體,網絡文學的作者、讀者與研究者。麥克盧漢曾斷言“媒介即信息”,“任何媒介或技術的‘訊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間事務的尺度變化、速度變化和模式變化。” ②同樣,關于網絡文學,真正在某種意義上具有長遠影響的,是在互聯網這個場域中,圍繞在網絡文學周圍的相關群體:作者、讀者、研究者的心態變化?!霸谖镔|和精神未知的本質之間,存在著精神的現實即心理現實,而這是我們能夠直接體驗到的唯一現實”。③因此,本文旨在對網絡文學作者創作中反映出的心理狀態進行歸納總結,以期對研究網絡文學有所助益。
一、自我實現心態
許多網絡作家發表作品為的是“展示”或宣泄個人情感,是為了滿足“寫作沖動”。米蘭·昆德拉曾想象過一個“著書癖”的時代:“著書癖在人群中泛濫……所有的人都有權力沖到大街上高叫:‘我們都是作家!” ④網絡技術宣告了“著書癖”時代的到來,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表自己的作品?!耙粋€人能夠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他必須忠實于他自己的本性。這一需要我們可以稱之為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⑤“自我實現需要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的明顯的出現,通常要依賴于前面所說的生理、安全、愛和自尊需要的滿足”。⑥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自我實現的需求迫切起來。人們在網絡上自由書寫,無論辭藻是否足夠優美;去除現實世界中的規范,不必擔心社會主流價值觀。作品的使命在被書寫進平臺的那一刻起就已宣告完成,作者的自我實現需求已被滿足。網絡門戶開放給邊緣聲音和民間意識一個可以發聲的空間,但這也是網絡文學作品良莠不齊的原因之一。
二、 對“中心”的消解和“狂歡式”的解構
作者匿名在網絡文學中成為常態,昔日文學出版的中心話語模式被打破,促成傳統文學話語權力對個體話語、小眾話語的消解;形成寬松、自由、輕松的網絡文學話語新格局。“文以載道”的功能被網絡文學弱化,強調自由創作消解了傳統文學更多以強調認識、教化意義判斷文學作品價值為中心的格局,開放的文本環境也使得各種網絡作家得以盡情抒發本真情懷,無需介懷文本水平的高下,和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得以更加真實來表達感情。俄國文學家、思想家巴赫金認為:由各種儀式和表演形式所組成的狂歡節,在非官方的世界海岸上,為大家提供了“第二種世界和人生”。他們借此機會藐視權威、戲謔階級,發泄著內心種種復雜而多變的情緒和情感。⑦在當前的網絡文學中,越來越多的作者正在發起“網絡文學的狂歡”。玄幻、奇幻類作品大行其道,作品中的輕如草芥的小人逐步成為令天地為之變色的英雄或“反英雄”,從某種角度反映了網絡作者的集體無意識。網絡文學是某種象征性符號,是對現實的逆反,是在哈哈鏡中倒映出的現實。通過在網絡文學中摧毀權威而“弒父”,通過重塑自己心中的理想而“新英雄”得以成長,透過看似無稽的神魔鬼怪,現實生活中扭曲壓抑的部分得以被解構重組,作者在網絡的狂歡中終于得到現實中不可求的心靈慰藉。
三、自我投射和對現實不滿的心態
自我投射和對現實不滿的心態更明顯地表現在興盛于網絡文學中的一類“穿越”題材小說?!熬W絡穿越小說中的英雄(一般是當代青年),她(他)們由于某種原因離開,從生命的原始時代穿越時空,到了另一個時代,在這個時候所經歷的一系列故事。⑧ 穿越小說的兩個特點,一是以女性主人公為主,二是主人公不具有任何形式的超能力。這與創作穿越類網文的寫作者大部分是女性相關?!白髡邇A向于將主角寫成與自己相同的性別,因為她們對女性的思想和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描述也會更加簡單。通過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往往隱藏著作者自己的影子,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當代女性地位提高渴望的個人抱負。” ⑨穿越小說的主人公依靠現代社會的常識和頭腦在另一時代取得成功。具有強烈的自我投射意味?!斑@種把一個人自己的內心狀態投射到意向之中的活動里。涉及的并不僅僅是情感,而是所有的內心過程。審美欣賞是對象化了的自我欣賞?!?⑩ 對現實的不滿使得作者把內心的渴望投射到主人公身上,是對郁郁不得志的現實自我的心靈撫慰。
四、重溫西方經典,回溯中國傳統文化心態
網絡文學類型中,玄幻、奇幻類小說創作盛行不衰。起點中文網中,作品排行榜上均為此類小說。玄幻小說,已成為網絡文學中異軍突起的一類?!靶梦膶W”說法的提出早在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黃易的《月魔》是最早的玄幻小說。雖然玄幻小說早已出現,但卻在網絡時代才大行其道。
當代網絡玄幻小說有東西方兩個源頭。一是西方幻想文學與影視。網絡小說《盜墓筆記》古代文明的毀滅,遺失的寶藏,神秘陰森的古墓,步步為營的情節設置,是“古墓麗影”“奪寶奇兵”之類尋寶冒險主題中華版改寫,也是對尋寶探險電影的文學致敬。中國的網絡文學作者多伴隨著西方經典作品成長,瑰奇的想象、強大的特效豐富了青少年的想象力,也把這種文學狂想烙印在他們的腦海里。他們把給自己最深烙印的西方經典幻想文學捶打捏揉、幻化改編,為我所用,發表在網絡上。
另外,中國的古代筆記體小說中也一直存在志怪奇譚的文學類型。從《山海經》起,這種文學傳統一直延續至晚清,巫蠱巨獸、神人魍魎、海外仙國、奇聞異貌,是怪力亂神也是天馬行空?!懂惵勪洝贰ⅰ抖际醒嬲劇返茸髌分性S多章節均脫胎于《山海經》、《搜神傳》、《穆天子傳》等志怪書籍。作品里思維的自由不羈,人物的瀟灑來去,對于人類渴望掙脫現實的種種羈絆,突破時空束縛的心理,起到了一種文化想象上的補償作用。
凡是文學創作,作者無不進行著復雜的心理活動,網絡文學創作亦如是,從字里行間我們偶然能夠窺見作者心態。曾國藩認為“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種面貌,一種神態, 幾與他人迥不相同”,“其面貌截然不同,其神氣亦全無似處” ,品讀文學作品應“先認其貌,后觀其神” ?。希望借由對網絡文學作者的心態分析能夠梳理網絡文學的紛繁現象,并為網絡文學研究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注釋
①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
② 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M].譯林出版社,2011:18.
③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心理學與文學[M].譯林出版社,2011:205-206.
④ 米蘭·昆德拉.笑忘錄[M].上海譯文出版,2004:102 .
⑤ 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9.
⑥ 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9.
⑦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1-162.
⑧ 李玉萍.網絡穿越小說熱潮原因解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12(7).
⑨ 吳心怡.穿越小說的基本模式與特點[J].文藝爭鳴,2009(2):145.
⑩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心理學與文學[M].譯林出版社,2011:181-182.
11 起點中文網排行榜[DB/OL] http://top.qidian.com/default.aspx.
12 葉永烈.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N].中華讀書報,2005-8-3.
13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C].岳麓出版社,1994:1292.
參考文獻
[1]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 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M].譯林出版社,2011.
[3]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心理學與文學[M].譯林出版社,2011.
[4] 米蘭·昆德拉.笑忘錄[M].上海譯文出版,2004.
[5] 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7]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8] 孫麗萍.網絡小說首獲我國權威文學獎《蒙面之城》閃耀老舍文學獎[DB/OL]http://www.cnr.cn/home/newslead/200210250099.html
[9]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 李玉萍.網絡穿越小說熱潮原因解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12).
[11] 吳心怡.穿越小說的基本模式與特點[J].文藝爭鳴,2009(2).
[12]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心理學與文學[M].譯林出版社,2011.
[13] 起點中文網排行榜[DB/OL]http://top.qidian.com/default.aspx.
[14] 葉永烈.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N].中華讀書報,2005-8-3.
[15] 趙嵐.從網絡走向圖書市場 中國奇幻文學進入爆發期[N].東方早報,2005-11-15.
[16]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
[17]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M].岳麓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