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 新疆 830000)
高體雅羅魚池塘成魚養殖試驗報告
張 鈺 時春明 李 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 新疆 830000)
高體雅羅魚(Leuciscus idus)又稱圓腹雅羅魚,俗稱小白魚、中白條、中白魚,隸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雅羅魚亞科(Leuciscinae)、雅羅魚屬(Leuciscus)。高體雅羅魚屬冷水性中上層魚類,多棲息于水流較緩慢的江河、湖泊中,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部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河流中,在我國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水系,是當地池塘養殖的主要名優水產品種。由于人類的過度捕撈,加之水資源逐年減少,額爾齊斯河流域內的高體雅羅魚瀕臨滅絕狀態,已被列入新疆二級保護魚類。為保護魚類種群資源、提高養殖效益,以高體雅羅魚成魚為對象,進行了池塘養殖試驗。
1.1 池塘條件
用于高體雅羅魚成魚養殖試驗的池塘面積為4.5畝,擁有獨立的注、排水系統。
1.2 水源及水質條件
池塘養殖用水為地下深水井,注、排水方便,水量充足,水質優良、清新無污染,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
1.3 準備工作
1.3.1 整塘
春季投放魚種前15天清除塘底淤泥,池底留有淤泥厚度為10-15cm。清除淤泥后池底日曬以減少病害數量、減輕其對養殖對象的危害。及時修補注、排水口,以免給養殖生產帶來安全隱患。
1.3.2 清塘
采用生石灰帶水清塘的方法:水深1m的池塘,每畝用生石灰125kg。將完全溶化的生石灰水全池均勻潑灑。生石灰清塘藥性消失需7天,試水后即可放魚。
1.3.3 常用養殖機械的準備
投餌和增氧是魚類養殖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因此應提前準備好自動投餌機和葉輪式增氧機,調試正常后備用。
1.4 苗種放養
2016年4月7日投放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的高體雅羅魚魚種5000尾,平均規格50g/尾,放養密度約為1111尾/畝。苗種下塘前在5%的食鹽水中浸泡3min,以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1.5 飼養投喂
選用鯉魚沉性顆粒飼料作為高體雅羅魚的飼料,根據不同生長階段及時調整顆粒飼料的粒徑。投放苗種三天后,開始在池塘長邊固定位置少量堆料,每天一次。觀察苗種的吃食情況,約一周左右高體雅羅魚開始在堆料位置覓食。此時在池塘長邊的中間位置架設投餌機,開始自動投喂。在投餌技術上,實行“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的投餌原則。根據魚的攝食情況,適當調整投餌時間和投餌量。每天投喂3次,每次30min,日投喂量為體重的3-5%。
1.6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主要關注水溫、水色、天氣、魚類吃食情況。檢查魚類有無浮頭現象,如發現浮頭需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在水溫較高的夏季,每天定時開啟增氧機,以增加水中溶氧,防止浮頭現象的發生。觀察魚的活動和吃食情況,觀察水色和透明度變化,及時采取改善水質的措施。在養殖期間,應使池塘水深保持在1.5m左右。
1.7 病害防治
在巡塘時注意觀察魚的攝食、生長和活動情況,發現活動反常,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秋季池塘上空常有魚鷹和鸕鶿徘徊,此時應設法驅趕或在池塘上架設掛網,以防止其捕食魚類,造成經濟損失。
經過六個月的養殖,至秋季拉網檢查高體雅羅魚平均規格達到350g/尾,絕對生長速度約為1.67g/天,增重率為600%,餌料系數為1.8。
3.1 降低餌料系數,提高餌料利用率
在養殖過程中,選擇營養配比合理,誘食效果好,攝食后生長速度快的餌料,餌料系數相對較低。根據魚的攝食習性,適當的調整投餌時間和投餌量,確定最適投飼量,可適當減少飼料的浪費。降低餌料系數,也就是降低了飼料成本,從而達到了提高養殖經濟效益的目的。
3.2 溫度和溶氧的調控
高體雅羅魚屬于冷水性魚類,在養殖過程中應時刻關注池水溫度變化,加強溶氧監控。在氣溫較高的夏季,魚池需經常加注新水,以降低池水溫度。每天定時開啟增氧機,增加水中溶氧,防止浮頭和泛塘。
3.3 觀察魚的攝食情況
在飼養投喂時,應密切關注魚的攝食情況,并適當調整投餌時間和投餌量。在氣溫較低的春、秋兩季將投餌時間設定在溫度較高的中午,可適當提高餌料的攝取率。而在高溫的夏季,清晨和午后投喂,魚的攝食情況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