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占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杜爾伯特 166200)
推進水產健康養殖 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馮興占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杜爾伯特 166200)
杜爾伯特縣地處黑龍江省西南部,擁有天然水面205萬畝,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發展漁業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近年來,我縣以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為重點,提出了建設無公害水產品基地縣的漁業發展戰略,推進了水產健康養殖,轉變了水產養殖增長方式,加快了我縣特色水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水產品年產量穩定在3萬噸以上。
(一)制定方案,部署了水產品質量安全任務。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水產養殖質量安全法》和全省漁業工作會議關于“實行無公害水產品養殖面積認定整市、整縣推進”的精神,發揮我縣養魚水域無污染的優勢,起草了《杜爾伯特縣關于建設無公害水產品基地縣實施方案》,并召開會議部署了包括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任務在內的水產工作。
(二)加強培訓,增強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為了提高水產執法人員和基層領導及漁民群眾的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和生產技術水平,首先,先后兩次組織了11個鄉鎮的畜牧水產中心主任、分管水產干部、部分漁民、漁業企業生產科長漁業骨干培訓班,講授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水產品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技術操作規程》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和漁業實用技術,還組織了四大水產企業主要領導及部分漁業大戶參加了中國漁業協會水庫漁業研討會暨大中型水面水產養殖培訓班。2015年全縣共培訓水產業務部門和水產企業主要領導4人次,培訓水產業務干部和漁民600人次。其次,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并挑選了適宜我縣水產業發展的相關漁業法律法規、文件和水產標準、水產養殖技術規程等,編印了《水產養殖資料匯編》,同時印發了《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技術操作規程》和河蟹養殖技術等漁業實用技術資料1000余份,不僅提高了干部和漁民群眾的水產品養殖質量安全意識,還提高了養殖技術水平。
(三)加強指導,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成立了由縣、鄉水產技術推廣機構骨干為主的水產品質量安全指導組,以水產企業和水產養殖大戶為示范,分層次指導水產企業、水產養殖場(戶)在養殖過程中全面執行了無公害技術標準。完善了水域灘涂養殖規劃,加大了養殖證和苗種生產許可證的核發,加快水產原良種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了養殖水域使用權。目前,全縣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水域環境認證面積達到100萬畝;石人溝水產品已得到了綠色認定;連環湖、他拉哈鎮田園種植養殖場的鯉、草、鰱、鳙四大家魚已經由國家相關部門認定為有機水產品,其中,他拉哈鎮田園種植養殖場認定面積為12000畝。同時,在11個鄉鎮4大漁業企業全面實施水產養殖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水產品標簽制度,并正在搞好無公害水產品養殖產地認證和品牌整和工作,為實行水產品可追溯管理奠定了基礎。
(四)加強領導,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我們在制定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方案,成立由水產主管部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領導組織的同時,根據全省水產專項執法行動方案要求,制定了我縣水產專項執法行動方案,并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了包括水產品質量安全在內的全縣水產專項執法檢查,最近還根據大慶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執法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制定方案并進行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檢查,推進了全縣的水產健康養殖,確保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我縣雖然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作了一些工作,但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漁業水域環境污染時有發生,如嫩江和“烏雙”上游工業“三廢”等有時流經我縣,對我縣水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威脅;二是隨著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集約化養殖程度的不斷提高,尤其是我縣河蟹養殖業的發展和南美白對蝦項目的引進,漁業病害將日趨增多,也將會影響我縣水產品的質量與漁業生產效益的提高;三是水產養殖病害預測及魚病防治設施、設備缺乏,給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難度。
(一)加大宣傳力度,切實提高漁業管理人員和水產養殖、經營從業人員的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重點培訓漁業管理人員,使他們成為熟練掌握水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的執法者。同時要采用多種形式向養殖、經營從業人員宣傳水產品安全法律法規,使他們自覺依法生產,提供質量安全有保障的水產品。
(二)加快健康水產品養殖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為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撐。組織水產科技人員積極推廣水產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鼓勵養殖業者積極探索新的健康養殖形式。要幫助養殖業者用現代科學發展生產。
(三)加強協調,逐步完善水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魚病防檢疫體系。鑒于水產品質量檢測所需費用較高,限制了許多生產者、經營者的檢測要求,我們將通過省向國家農業部爭取水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魚病防檢疫項目。同時引導水產品批發市場、養殖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主動檢測其水產品質量。
(四)加快漁業產業化進程,提高漁業的組織化程度。按照生態高效品牌漁業的理念,抓緊成立漁業協會,并通過實施產業化、標準化、外向化戰略,培育龍頭企業,優化優勢水產品布局,形成龍頭企業加基地和農戶的生產組織形式。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檢疫、統一用藥、統一飼料、統一標簽、統一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