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淵(新疆烏石化化肥廠,新疆烏魯木齊830019)
煤場綜運和綜放工作面降塵與輸煤清潔環保技術的發展分析
周淵(新疆烏石化化肥廠,新疆烏魯木齊830019)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環境污染的重視度不斷提高,這也間接的提高了在各種生產、運輸環節中環保技術的應用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我國綜采和綜放的工作面煤層管理狀況,并詳細探討煤場綜運和綜放工作面降塵與清潔技術的發展,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工作者提供理論性參考依據。
煤場綜運綜放工作面;輸煤棧橋降塵與清潔技術
煤場在運輸、卸放過程中會形成大量的煤塵,這煤塵是危害性非常大的一種因素,不僅會嚴重危害運輸司機和煤場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存在爆炸、自燃、塌陷、翻車等嚴重的危害性事故隱患,煤塵會沉積附著在各種精密儀器和轉動設備當中,會導致機械設備的損耗提高,從而縮短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對此,探討煤場綜運和綜放工作面降塵與清潔環保技術的發展具備顯著現實意義。
我國許多法律法規,例如《煤礦安全規程》、《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等均提出了對于煤塵的治理限制規定。其中,《煤礦安全規程》當中對于呼吸性粉塵與全塵濃度標準進行了相應的規定,在等效8小時之內,游離二氧化硅含量不能超過10%,呼吸性粉塵濃度不能超過3.5mg/m3,全塵濃度10mg/m3。
我國自從“七五”期間,研究原煤綜采工作面的綜合防塵技術,并注重與長鉆孔煤層注水以及液壓支架噴霧降塵等技術,一些先進企業一直非常重視對于源頭工作面粉塵的治理工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業對于煤塵的治理與清潔工作意識不強,綜運與綜放工作面的煤塵普遍超出相關規定,相對于國外先進國家而言有著明顯的差異。當前,我國綜采、綜運、綜放三方面的粉塵防治主要方式有三種:1、在采煤開始之前,借助注水的工藝提升煤的潤滑性,并通過相應工藝降低煤體形成粉塵的量;2、在運輸過程中,加工特定的半封閉擋板,和添加紗網固定。來保證在運輸過程中煤塵能夠在密閉的空間里,避免掉落和飄散;3、卸煤過程中,用相應的噴淋水系統和綠化水管線對煤場內部卸煤環境進行澆灌噴注,已起到降塵、環保的作用。
2.1 煤場降塵技術的基礎性探討
借助應用相應的理論性探討、實踐性實驗、現場模擬與應用等相結合的方式,構建煤塵動力學模型以及相關的數值模型,并構建霧滴的兩相流動數學模型和數值模型,優化高壓引射負壓降塵系統噴嘴的工作參數,并構建煤塵的實時性監測系統。
2.2 綜運、綜放工作面降塵系統的設計原則
對于綜運、綜放工作面所呈現的煤塵污染問題,其主要原則有以下幾點:1、以主動抑制煤塵的技術措施作為主要措施,并以被動防塵作為輔助措施;2、對于輸煤棧橋的工作運送過程會形成一種全方位的防塵、降塵系統;3、對于給煤機在振給煤炭過程所形成的粉塵需要采用立體、覆蓋性的防塵措施進行預防;4、對于磨煤機、破碎機等需要采用封閉性的降塵措施,并進行抽塵清潔;5、提升降塵技術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并盡可能減少人為操作防塵措施。
2.3 輸煤膠帶工作面降塵與清潔系統
首先,沖洗水系統是輸煤膠帶工作面防塵系統的關鍵部分,一方面需要保障水質,另一方面必須保障供水量,確保供水的持續性。安裝自動反沖洗水質過濾系統,除去空氣中粒徑超過100μm的懸浮顆粒,提高空氣清潔性;其次,給煤機噴霧降塵系統。給煤機振給煤炭的過程中,必須應用外噴霧實行振打操作的降塵保護。外噴霧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機身上固定噴霧系統,這一種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將含塵氣噴入到落煤管中,避免粉塵一次飛揚。另一方面可以根據輸煤膠帶導向滾筒傳送非工作面建立噴霧降塵系統,主要是實現對非工作面飛揚的煤塵進行再次捕獲。
綜上所述,在煤場綜放、棧橋綜運工作面的降塵與清理自動化技術仍然處于發展中階段。就目前而言,需要基于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應用各種先進技術,促使降塵技術能夠和更細小的粉塵相結合,并捕獲粉塵,從而提高降塵的作用和效果。對于國家環保而言,開發新型的降塵與清潔技術系統有著非常顯著的意義,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不斷的突破降塵技術的瓶頸,從而實現更加清潔、干凈的生產環境。
[1]孟君.綜采工作面氣水噴霧粉塵防治技術及管理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3.
[2]周剛.綜放工作面噴霧降塵理論及工藝技術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
[3]梁順,黃洋,孫增飛,蔣志剛,丁可可,滿建康.綜放工作面降塵技術應用現狀及其發展[J].煤礦安全,2010,07:116-119.
周淵(1984-)男,漢族,陜西人,主要從事石油化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