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安徽天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10)
苯甲酸甲酯合成工藝的改進研究
朱艷(安徽天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10)
本課題的研究方向為,使用新型高效液相催化劑替代固體對甲苯磺酸作為催化劑,由甲醇和苯甲酸進行酯化反應,得到高純度苯甲酸甲酯。
新型高效液相催化劑;經濟效益;節能環保
安徽某化工股份公司年產3500T苯甲酸甲酯,本產品工藝技術較成熟,產品質量穩定,但原工藝使用固體對甲苯磺酸為催化劑,存在生產成本高,產率低,能源消耗大,后續環保廢水處理量大、操作強度大等問題。本次選用高效液相催化劑替代固體對甲苯磺酸,開展小試及后續的工業化生產試驗研究,進一步優化工藝,為新工藝的工業化生產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原工業化生產工藝為:以固體對甲苯磺酸做催化劑,苯甲酸與甲醇在以甲醇為溶劑下進行酯化反應,得到苯甲酸甲酯,再進行堿洗,水洗,蒸餾脫水、過濾得到產品。本工藝催化劑催化產率90%。操作復雜,工序多,廢水量大,能源消耗較高。
新形勢下國家對安全、環保的標準執行更加的嚴格規范,為應對新形勢的發展要求。本著環保、低耗,節約生產成本,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的理念,我們不斷的拓展思路,進行新型催化劑的選型試驗研究。通過多次的實驗論證,最終確定選用新型高效液相催化劑。
1.1.1 方案設計
1.1.1.1 反應方程式:
CH3OH+C6H5COOH催化劑C6H5CO0CH3+H2O
1.1.1.2 試驗原料:
①、工業甲醇150ml;②、工業苯甲酸100g;
③、新型高效液相催化劑30g;
本次試驗按此投料量進行,后續試驗在此反應原液中繼續投加苯甲酸及甲醇,催化劑進行循環套用,共試驗6批次。具體實驗步驟省略。
通過對上述實驗各批次的產品進行質量檢測,各項質量指標符合要求,平均收率90.5%。根據小試方案的總結評估,我們在大生產中試生產10批。平均收率在90.6%,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1.1.1.3 可行性論證
通過小試試驗證明,使用新型高效液相催化劑替代固體對甲苯磺酸,是完全可行的,新工藝達到并超過原有工藝的收率,且質量符合要求。根據小試試驗及大生產的實際結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催化劑替代固體對甲苯磺酸做酯化催化劑,所得產品質量穩定,收率超過原有工藝水平。該方案確實可行。
反應釜加入1000L回收甲醇溶劑(濃度95%),投加新型高效液相催化劑300Kg,苯甲酸1000K,緩慢升溫至70-75℃,開啟攪拌,繼續升溫至83-87℃,回流反應3小時。常壓蒸出含水甲醇約2.5小時;溫度在120-135℃,開始高位滴加500L無水甲醇,時間2.5-3.5小時。升溫至微沸,邊滴加邊蒸出高濃度甲醇,滴加結束后保持135℃保溫半小時,停攪拌負壓蒸前餾分,135℃開始切換后餾分,出成品。繼續升溫至137℃,負壓-0.95MPa,基本無餾出物時,停止蒸餾,得到產品。
1、高效液相催化劑可連續套用700次,對甲苯磺酸作催化劑只能連續套用6次。
2、新工藝一步蒸餾得到產品,減去脫酯、堿洗,水洗,脫水,過濾等步驟;該工序工藝時間每批減少3小時。
根據實驗室小試及工業化大生產的驗證,證明新工藝產率穩定可靠,且生產成本下降明顯,新型催化劑催化收率高,簡化操作,縮短工序生產時間,節約人工費用,廢水排放量為零,極大的減少環保廢水排放量,降低環保運行費用,水、電、蒸汽能源消耗下降明顯。
原工藝與新工藝的生產成本對比分析情況,按照年產3500噸計算。測算經濟效益如下:
(1) 原工藝產率90%,新工藝產率90.6%,新工藝每年節約苯甲酸16噸(單價0.9萬元/噸)、節約對甲苯磺酸72噸(單價1.1萬元/噸)、節約甲醇5.5噸(單價0.26萬元/噸),節約純堿3.5噸(單價0.2萬元/噸),耗用新型催化劑1.5噸(單價6萬元/噸)。
每年原輔料節約成本合計為:
16*0.9 +72*1.1+3.5*0.2+5.5*0.26-1.5*6=86.7萬元
(2) 人工費用:原工藝,該工序崗位設置5人,四班兩運轉,新工藝崗位設置為3人,四班兩運轉,減少8人。按每月每人工資福利待遇5000元計算,每年節約人工費用:5000*8*12=48萬。
工藝改進后,酯化工序每年節約用水3500噸,節省污染物排放對甲苯磺酸每年72噸,純堿3.5噸,降低了環保廢水處理壓力,同時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的降低了污水的處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
本研究從降能降耗、簡化操作、環保、經濟效益等角度對新工藝的可行性進行探討。本論文以高效液相催化劑替代固體對甲苯磺酸作為酯化催化劑,通過小試及大生產試驗驗證,我們得出如下結論:新工藝達到預期目標,方案確實可行,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使用新型高效液相催化劑,一次投入可以循環套用,催化產率高,勞動強度降低,簡化操作,能耗下降明顯,極大的減少了廢水的處理量,減小環保處理費用,縮短工藝時間,提高勞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