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基于非遺灘頭年畫的文創產品研究現狀綜述
徐 佳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灘頭年畫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傳統視覺符號背后隱含的吉祥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備受國內各界關注。但由于多種原因,灘頭年畫的生存現狀日漸惡化,亟需尋求新的有效的保護方式。文創產品近年來成功演化為民俗傳統文化類產品的新載體,更為傳統文化產品創新開辟了新的道路。本文分析總結了灘頭年畫在現代文創產品中的應用研究,旨在通過借助文創產業高速發展之際,在滿足大眾文化消費需求的基礎上,喚起人們對非遺灘頭年畫的保護及傳承意識。
灘頭年畫;文創產品;應用
灘頭年畫作為悠久的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其獨特的圖案造型、藝術形式、工藝技法及民俗文化內涵不僅馳名中外,更給人們在喜慶節氣中增添了樂趣,寄托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心理期盼,深受大眾喜愛。隨著社會商業化的快速發展,灘頭年畫題材仍停滯不前,沒有創新符合現代審美的新題材,加之傳承人的手工繪制方式,自身粘貼方式及尺寸的老舊等問題,導致灘頭年畫已失去昔日的光彩。隨著老一輩傳承藝人的相繼辭世,現今的灘頭年畫逐漸走向衰敗消亡的地步。“活態”傳承與保護灘頭年畫迫在眉睫。隨著文創產業的熱潮席卷全球,民眾日益追求其產品的情感文化消費。本文通過對現有國內非遺文創產品研究與應用現狀,將非遺灘頭年畫的傳統文化注入文創產品之中,旨在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實現灘頭年畫的“活”態傳承。同時為改變當前非遺文創產品品種單一、文化附加值較低、設計無現代審美優勢、消費者滿意程度不高等現狀尋求新的解決思路。
灘頭年畫產自湖南邵陽市隆回縣的灘頭鎮,是湖南唯一傳統手工木板水印年畫,是中國優秀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特的少數民族地域環境、濃郁的湖湘民俗文化,使灘頭年畫的藝術手法、制作工藝、使用功能和審美取向等皆是民俗活動、心態及觀念的體現,至今仍存在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其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 藝術特征
灘頭年畫的圖案造型及創作,一直保持著傳統獨特民俗性,圖案題材皆是大眾民俗活動、心態及觀念的體現,它以神像、吉祥寓意、戲文故事為載體,反映了大眾對于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美好的思想感情。前人對灘頭年畫的圖案與創作手法的研究,奠定了較好的研究基礎。張北霞[1]敘述灘頭年畫中傳統圖案《和氣致祥》,以太極圖“圓”,而文化內涵包括釋、道、儒三大宗教思想及傳統文化“一團和氣”主流思想,并運用納吉祈福的視覺文化符號,圖案及人物整體圍繞對稱與飽滿“合”為核心的藝術特色。韓佳穎[2]分析了灘頭年畫的藝術特征即:(1)獨特的畫面設色,即冷暖、面積、近似色對比色運用形成濃濃的湖南“辣”色。(2)造型上寫實古樸,生動有趣,構圖飽滿對稱。(3)線條流暢圓潤,疏密有致。(4)粉紙獨具特色的制作工藝,質樸古拙的民間鄉土氣息,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湖南特有的民間工藝美術特色。周吉[3]則通過對經典圖形“老鼠娶親”的詳細分析,闡述了灘頭年畫的藝術技法,認為灘頭年畫造型擬人,夸張變形,取色上反映大眾審美傾向。王健[4]從獨特的地域文化、圖案題材、色彩內涵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灘頭年畫,繼而總寫灘頭年畫色彩背后的隱喻象征性及設色概念,認為灘頭年畫反映了人類本質的情感,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個性,且本質性、代表性、民眾性的特征,現今仍存在著較大的研究現實意義。但是學者們研究灘頭年畫圖案題材大多停留在題材造型色彩及制作工藝之上,且分類不夠細致,仍停留在灘頭年畫圖案的基礎表層,深入創新性研究仍不夠全面,很少涉及傳統圖案造型題材的創新性開發應用。
1.2 文化特征
灘頭年畫民俗文化是多維的、綜合的,代表著民俗藝術的發展與繼承。它的特點即民俗思維的造型觀念,民俗古拙飽滿夸張的造型形態、民俗吉祥的造型特征。楊婧[5]認為灘頭年畫的圖案題材造型視覺語言背后皆蘊含了濃厚的中國祥瑞文化,而當時的灘頭年畫扮演著中國傳統祥瑞文化的文化傳播媒介的角色,其獨特的當地民俗文化形成了灘頭年畫的吉祥意蘊,灘頭年畫承載了各種湖湘民俗的文化內涵。因此我們必須在整體深入性地研究吉祥視覺語言符號的前提下,在當今社會上弘揚灘頭年畫的文化內涵。孫嬋[6]認為灘頭年畫中圖形符號包含了許多吉祥寓意的紋飾圖案,更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特征,即:祈福納吉的生存觀、子孫滿堂的生活觀、英雄忠義保家衛國的價值觀念,灘頭年畫不僅有形的借鑒、寓意的延伸更有精神的傳承價值。周吉認為灘頭年畫的文化內涵以民俗文化、吉祥觀念及傳統道德等內涵為文化載體,而吉祥觀念的內涵為辟邪鎮宅、祈子長壽、祈祥納福等文化觀念。而這些文化內涵的形成都與其地域性特征及楚南文化思想和民俗文化特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更對于我國民俗文化有著巨大的傳承現實意義。
1.3 傳承現狀
灘頭年畫歷經300多年的歷史。清朝末年為鼎盛時期,全國年畫作坊總計108家,工人2000余人,每年產量達3000余萬張。至2008年,僅存年畫作坊高臘梅、李咸陸兩家,隨著老一輩灘頭年畫傳承藝人相繼辭世,而秉持著“傳內不傳外”亙古不變的祖訓宗旨,導致灘頭年畫后繼乏人,已經全面停止生產,灘頭年畫文化已面臨滅絕的境況。何瀅[7]認為灘頭年畫在傳承中面臨的現實挑戰:(1)社會的發展和灘頭年畫固步自封,傳統的選題風格已然跟不上時代的變遷。(2)由于現代機械技術的沖擊,傳統木板年畫印制材料以及純手工工藝,導致生產成本較高,市場面臨嚴重的萎縮危機。(3)現代房屋的建制和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灘頭年畫原始尺寸已然不適合粘貼于現代居室之中。這些都使灘頭年畫的傳承與發展變得阻力重重。孫柳柳[8]認為具有湖南特色文化的灘頭年畫,往日輝煌燦爛的光景已停留在昨日,而日益走向衰敗沒落的近況,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組織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攜手共同推進灘頭年畫的活態傳承,使得灘頭年畫在人們生活中真正的“活”起來,旨在提升當地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中國傳統年畫具有代表性的還包括天津楊柳青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和河南朱仙鎮年畫。這些民間藝術記錄了中國古代的印刷史、傳播學、社會學、民俗學,更充當了時代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許多學者在總結分析年畫類非遺的藝術和審美特色基礎上,探討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并嘗試摸索如何創新性開發傳承及應用年畫的新方式,力圖讓年畫真正走入大眾生活。這些理論研究和實踐嘗試也為我們下一步研究灘頭年畫的文創產品開發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程誠[9]歸納總結蘇州桃花塢年畫的產生發展及創作題材工藝;設色組合規律;繼而汲取色彩特點并借鑒于現代裝飾藝術創作之中,整體提高現代藝術的文化價值及觀賞價值,并為傳統年畫的傳承貢獻力量。李雯君[10]分析了桃花塢年畫傳統生產方式的不足,以創作題材,造型色彩,裝飾語言為基礎,提取傳統經典圖案元素,結合現代審美裝飾表現手法,融入旅游紀念品(“桃花塢元素餐巾紙”、“卡通T恤”、“金錢虎剪影”)中,旨在打造新的文化名片,以新的內容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章寧[11]深入挖掘桃花塢年畫的工藝特色、發展現狀、造型元素,提取桃花塢年畫人物衣飾面部神態,運用現代平面設計手法創新年畫元素,最后運用于現代衍生品(器皿類、紙藝書籍類、裝飾畫、插畫、包裝)中,創新新的年畫圖形元素,開發桃花塢年畫新的發展道路,使其重新走進大眾視野生活。崔國伶[12]以認識論闡釋了楊柳青年畫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從多方面多角度展示年畫的精美細膩。藝術價值包括:造型色彩、構圖、制作工藝、題材內容,而文化內涵:即人文意境、符號內涵、福祿壽喜民族精神、門神畫的吉祥寓意。左曉超[13]以朱仙鎮年畫造型、色彩、構圖、風格等藝術特色為基礎,闡釋了年畫古老民間藝術的文化功能,旨在為現代美術創作提供借鑒價值。在年畫的保護性生產等實踐應用方面,胡春麗[14]分析了朱仙鎮年畫衰落的原因:其一,經濟較為落后,缺乏傳承創新;其二,受市場同類膠版年畫沖擊;其三,市場觀念匱乏,旅游開發不足。導致朱仙鎮年畫傳承及保護發展受到阻礙,并提出相應的政策:(1)開發旅游紀念品,以經濟動力帶動年畫發展(2)創新并開拓新的年畫題材作品,做到傳承與創新并行(3)開設新型朱仙鎮年畫主題博物館,定期開設年畫藝術節,提升年畫知名度(4)樹立品牌效益。通過藝術與旅游開發價值,傳承保護朱仙鎮年畫。傅小芳[15]將朱仙鎮木板年畫經典人物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運用夸張手法,以新的年畫人物形象運用到T恤、火柴盒、撲克牌、筆記本、杯墊等現代產品之中,全面將朱仙鎮年畫推入文化產品市場。
3.1 非遺文創產品的實踐應用
文創產業作為經濟全球化下以文化知識和創新為核心力的新興產業。文創產品是該產業下以傳統文化與產品創新的綜合載體,為傳統文化發展提供了新的載體。目前在香港、臺灣、北京、南京、上海等經濟較好地區,文創產品深受大眾青睞,在市場上已取得顯著的成果。現今大致可將文化創意產業分為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告建筑、工藝設計、電視廣播等行業。其中內容包括文創產品、文化服務、智能產權3個方面。
基于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背景下,許多企業和機構運用現代產品技術,將非遺文化價值轉化并運用于產品設計,增加了設計產品附加值。比如,非遺文創產品以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與文化影響。首先,臺北故宮博物館一系列文創新品,如“朕知道了”、“乾隆御覽之寶”、“宮院藏印章”、“青銅器圖紋”、“金文”紙膠帶等系列,“翠玉白菜傘”、“國寶好玩藝”公仔和仿宋代官窯瓷器冰裂紋設計的“冰山一腳”潮襪等文創衍生品,掀起一陣文創熱潮。而北京故宮博物館相繼推出了“雍正萌萌噠”、“如朕親臨”奉旨旅行腰牌卡包、“朝珠耳機”、“頂戴花翎官帽傘”、“故宮阿哥小格格吉祥玩偶”等故宮吉祥物,深受大眾歡迎。
3.2 非遺文創產品的理論研究
在理論研究方面,學者們的研究大多旨在尋求如何傳承創新非遺文化的同時,提升文化產品的文化內涵和經濟價值。王巍[16]用符號學解析了土家族裝飾圖案的意蘊,文創產品作為“非遺”傳承的創新載體,且應用現代設計方法將土家族傳統裝飾圖案應用于書本、杯墊、扇子、裝飾畫、鼠標墊日常用品之中,將非遺文化內涵價值轉換為應用價值并注入文創產品之中,使得特色區域文化軟實力得以提升。高秦艷[17]總結了老上海月份牌發展歷程與藝術特征,提取傳統造型圖案,設計出全新上海卡通形象,應用于家居用品、服飾之中,實現海派文創產品發展的良性循環。蔣菡[18]分析“衡山杯”、“秘色瓷蓮花碗曲奇”“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種子”等成功的文創產品,認為創新開發創意且具有美感的文創產品,有助于博物館事業的蓬勃發展。張堯[19]闡釋了博物館資源、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優勢及影響因素及設計策略,以北京、臺北、上海、南京博物館開發經驗與理論成果為基礎,構建了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的基礎理論體系。易樂[20]通過分析現今中小型博物館的發展現狀,指明文創產品開發的研究方向、方法路徑和種類且定位發展,加上市場營銷的手段方式,旨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功能附加價值。
因此,文創產品以非物質文化為重要載體,發揮了地方文化歷史特色。具有區域民俗文化的文創產品,同時滿足了大眾物質消費和精神需求,也延續了非遺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是扮演了傳統民俗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的角色。
目前文創產業發展和文創產品開發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陳漢欣[21]分析了國際文化創意產業,提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成果較少,發展動力不足,且文化相對傳統保守,創新能力意識有待加強;楊振陵[22]提出需加大文化教育,扶持文創產業,制定政策支持。總的來說,一方面,當前文創產品在設計應用開發上普遍存在著相似單一性,研究人員未深入了解民俗文化,導致缺乏文化識別性;另一方面,缺乏客觀的調查研究,未真正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導致產品設計定位不明確,環保意識缺乏,造成材料上過度消耗。這些因素都不利于文創產品設計的可持續化發展。因此,作為文創產品的開發創意人員,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精神修養的同時,應當積極培養文化創新精神,形成促進具有特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3.3 非遺灘頭年畫文創產品的研究價值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創造與知識”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基于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針對當前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設計現狀,存在著較高的品種相似性和單一性,產品文化附加值較低,設計上缺乏現代的審美優勢,消費者精神滿意程度不高等問題。而灘頭年畫作為國家級非遺的代表,其中濃厚的中華民族民俗文化、吉祥寓意和傳統道德的文化價值內涵,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及文化的大繁榮起著重要的實踐研究意義。
3.3.1 灘頭年畫的非遺文創產品設計研究與實踐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具有借鑒意義 隨著時代的變遷,灘頭年畫正處于需傳承創新的危機之中。灘頭年畫與現代文創產品有機結合,可賦予非遺強大生命力,有利于更多人有機會了解湖南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文化魅力,有助于中華民族文化傳統血脈的延續,旨在喚起人們的文化覺醒意識,共同筑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3.3.2 非遺灘頭年畫在藝術特征基礎上,借助現代產品設計的技術手段,對非遺的創新發展與保存具有重要意義 將灘頭年畫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轉為文創產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行生產性保護,培養更多的對非遺研究有興趣的人才,為非遺灘頭年畫創新傳承奠定深厚的人才基礎。
3.3.3 研究非遺灘頭年畫的文創產品具有文化價值意義 當前已有的文創產品多偏向于趨同性、無特色,對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國家級非遺灘頭年畫圖案設計以及技藝進行整理與研究,對傳統灘頭年畫圖案進行收集、提煉與再設計,并運用在文創產品設計中,以提升其時代適應性,進而提升地區特色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3.3.4 具有帶動以灘頭年畫為例的湖南省特色文化產業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通過灘頭年畫為例的文創產品可推動具有鮮明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形態,促進文化產品的消費,并直接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3.5 以灘頭年畫為例,研究、設計一套文創產品,具有借鑒參考意義 以灘頭年畫為例,以點帶面,打造灘頭年畫國際化品牌,為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提供理論和方法的參照。
4.1 灘頭年畫文創產品開發思路
目前尚未發現關于灘頭年畫藝術設計應用研究,現有相關研究僅關注如何以各種手工方式再現灘頭年畫的造型圖案、色彩。周雅琪[23]在《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中對傳統文化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轉化中的應用方法做了精煉的總結。我們可以借鑒已有的民俗文化產品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成功方法,作為灘頭年畫文創產品開發的思路。
首先,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時要遵循造境寫意、賦予寓意、融合轉化的設計原則。設計師可以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將傳統的工藝、色彩等融入到新產品的設計中去。同時,根據產品使用功能的不同,賦予產品不同的寓意或主題。但要注意的是,產品的形式最終是為功能服務的,從傳統文化中提取的文化元素、設計理念必須要與設計的產品緊密聯系,在滿足人們對于產品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同時也滿足人們對于產品的精神文化及產生相似的情感共鳴。其次,將傳統文化轉化為文創產品可以結合具象轉化和抽象提取兩種方法。設計師既可以直接從物質或非物質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里歸納、提取具體的象征性元素,例如顏色、符號、字體和圖案等,將其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去,也可以對傳統文化的抽象內涵進行轉化,將抽象的精神信仰和價值觀念等通過文創產品以具體的生活、行為方式表現出來。最后,靈活運用拼貼、具象、嫁接、結合等應用手段,將以上的設計原則和思路落實到實際的產品設計過程中去。
4.2 灘頭年畫文創產品開發的未來方向
未來灘頭年畫文創產品開發實踐可以從以下方面逐次著手:
(1)調查、收集灘頭年畫中的傳統文化工藝以及圖案,對其圖案設計以及技藝進行整理與研究,利用數字化技術將灘頭年畫存儲為數碼電子圖片,結合工藝技術將文化價值注入其中,并轉化為文創產品。為進一步研究并利用灘頭年畫藝術與文化元素創造出具有湖南特色或具有明顯優勢的文創產品提供材料基礎。
(2)提取灘頭年畫中的傳統經典文化元素,借助現代產品設計的技術手段,在灘頭年畫原有的圖案圖形、色彩上繪制并創新傳統灘頭年畫經典圖案,形成全新的具有現代美學的灘頭年畫人物形象,運用美學要素與文化價值需求、現代設計語匯與設計手法運用到文創商品之中。提升文創產品的文化內涵,同時使文創產品其兼具傳統圖案的神韻同時又具有現代時尚的魅力,讓灘頭年畫真正在人們生活中“活”起來。
(3)充分深入地研究調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服飾、日用品、各種裝飾品等上面的已有成功案例,進行分析研究,為設計灘頭年畫相關的特色文創產品尋求客戶基礎和制造途徑[24]。設計創新灘頭年畫的品牌形象,推動當地的文創產品設計,以點帶面,推動灘頭年畫的生產性保護。
非遺灘頭年畫的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包括:其一,深入探究灘頭年畫的藝術特征、文化內涵及傳承發展現狀;其二,結合非遺文創產品的實踐應用與理論研究的現狀基礎;其三,以當代文化消費及文創產品為視角,對灘頭年畫及非遺灘頭年畫文創產品的研究保護傳承價值進行現實性探討,繼而總結出具有“活態”傳承、創新發展與保存、文化價值、為其他非遺文化提供借鑒參考等實踐意義;其四,最終總結非遺灘頭年畫的文創產品的開發思路及未來方向,旨在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并為灘頭年畫及灘頭年畫的文創產品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1] 張北霞,吳衛.《和氣致祥》——邵陽灘頭年畫特色符號探尋[J]. 藝術教育, 2009(2):30-31.
[2] 韓佳穎.湖南灘頭年畫藝術特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 周吉.灘頭年畫的藝術特征研究[D].重慶大學,2011.
[4] 王健.灘頭年畫的設色藝術[J].藝術評論, 2007(4): 72-73.
[5] 楊婧.灘頭年畫的文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6] 孫嬋.傳統圖像的語義模式[D].湖南師范大學,2008.
[7] 何瀅.湖南灘頭木版年畫的保護與傳承[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32(6):196-198.
[8] 孫柳柳.試論年畫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以灘頭年畫為例[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34(3):60-61.
[9] 程誠.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特征及運用[D].揚州大學,2013.
[10] 李雯君.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裝飾語言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2.
[11] 章寧.桃花塢年畫元素的現代設計表現[D].上海大學,2016.
[12] 崔國伶.淺談楊柳青木版年畫的藝術價值及文化意蘊[D].四川師范大學,2008.
[13] 左曉超.朱仙鎮年畫藝術特色及民俗文化功能[D].西安美術學院,2009.
[14] 胡春麗.傳統民間藝術的旅游開發現狀及策略——以朱仙鎮木版年畫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2):41-42.
[15] 傅小芳.朱仙鎮木版年畫衍生產品設計研究[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 Training.2010.
[16] 王巍,李昱嬌.基于土家織錦符號化圖形的文創產品設計方法研究[J].文藝評論,2015(9):138-141.
[17] 高秦艷,黃光輝.老上海月份牌廣告畫與海派文創產品研發[J].包裝工程,2013(24):5-8,13.
[18] 蔣菡.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實踐與思考[C].江蘇省博物館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 2014.
[19] 張堯.基于博物館資源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15.
[20] 易樂.論中小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與經營[J].大眾文藝,2013(18):66-68.
[21] 陳漢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前瞻[J].經濟地理,2008(5):26-31.
[22] 楊振陵.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影響因素分析[D].南京大學,2015.
[23] 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24] 李莉.湖湘民間美術之情感因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灘頭年畫為例[J].湖南包裝,2015, 30(4):34-35.
湖南省工藝美術產品工業設計中心開放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6GYMS09)。
徐佳(1991-),女,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E-mail:931164049@qq.com
201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