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博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7)
高職環藝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羅 博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7)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職教育內涵和解決高職教育發展瓶頸問題的主要突破口。文章從校企合作在高職教育發展中的“4個有利于”作用分析出發,闡述了高職環藝專業在校企合作實際操作中面臨的困境及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在合作企業的選擇、校企合作中企業的態度、企業與學校運作模式上的沖突等問題,提出了謹慎選擇優質的合作企業,承擔一部分企業工作任務,讓企業參與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監督等對策。
高職教育;環境藝術設計;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職環藝專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企雙方互相支持、優勢互補,實現職業教育及企業管理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1]。對于高職環藝專業而言,開展校企合作既有成績也有困難,在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實際效果上還差強人意。針對高職教育的特征,尋找環藝專業校企合作中存在問題的根源,并提出對策,為高職院校調整校企合作思路以及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1.1 有利于將高職教育與行業的發展有效對接
培養行業所需要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滿足企業發展的人才儲備需求是高職教育的目標之一,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必須與相關行業進行有效對接。校企合作是學校掌握行業發展、企業人才儲備需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這一觀點已被廣泛地認同。
1.2 有利于改善學校教學設施條件
很多的高職院校在自身的發展中和專業建設中都存在著資金不足的情況,加之更有陳舊觀念認為環藝專業并非主流專業,投入的專業建設資金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引進企業的贊助資金添置一些實訓器材設備,能夠明顯改善學校教學實訓條件[2]。
1.3 有利于學生頂崗實習和順利就業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難于具備足夠的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實訓條件。通過校企合作,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實訓場所和頂崗實踐鍛煉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水平。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能認知企業的崗位劃分及崗位職責,更快地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合作企業在學生實習過程中通過對實習生的全面深入了解,往往還能發現企業需要的人才,并接受這部分學生就業。通過校企合作,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專業學習的不足以及職業定位不準確,可以進一步明確實習后的學習方向,還能快速實現角色轉變,從而順利就業[1]。
1.4 有利于培養“雙師型素質”教師
由于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職院校環藝專業的教師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的碩士研究生,大部分沒有在企業工作經歷,缺乏職業崗位實踐經驗。在指導學生設計實訓教學時底氣不足,力不從心。因此,“雙師型素質”教師的培養是高職院校師資建設的特色和難點。通過校企合作,企業接納教師參與設計項目實踐工作,讓教師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職業技能水平,掌握行業的發展趨勢、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感受企業文化在行業競爭中的魅力,發掘教學教改的目標和方向,真正培養出既能上講臺講課又能下企業工作的“雙師型素質”教師,整體提高專業教學質量水平。
2.1 優質的合作企業不好找
建筑裝飾設計類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與中小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存在著一次性提供實習的崗位數量和接納畢業生就業的數量有限的問題,更談不上開展“訂單培養”和“聯合辦學”。很多中小建筑裝飾設計企業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和最快化,多半沒有耐心和信心與學校進行長期的深度合作。這樣的企業就不是優質的合作企業,與之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只能解決少數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安排,對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沒有明顯的幫助。
2.2 合作企業的熱情不高,合作的深度不夠
校企合作往往是學校一頭熱,企業冷淡應付,這是因為學校和企業在合作中的利益不一致造成。首先,學校要求在合作中企業承擔學生到第一線崗位進行實習、就業的責任和義務。而企業則是關心學生能不能勝任企業的工作要求,而在校實習生或者應屆畢業生往往又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其次,學校要求企業能派遣行業專家、崗位能手參與到教學中來,最好是擔任某些課程的教學任務,親自到課堂中給學生們上課。而企業認為這樣將增加公司的人力資源成本,其收益也不明顯。再次,學校要求企業能承擔青年教師的定崗實踐和職業技能培訓。而企業認為學校的青年老師水平不足以承擔企業的設計項目,而且不好管理,會拖累工作進度。此外,學校還希望企業能出資捐贈一些教學、實訓設備,減輕學校在教學硬件建設方面的經濟壓力。而企業對校企合作的初衷有時僅僅只是維持一個長期穩定的人力資源輸入途徑。學校在進行校企合作方面所具備的能力非常有限,很難了解和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導致企業沒有合作的積極性,在校企合作中往往是一廂情愿式的不對等的合作,很多合作條款都是走形式走過場,無法真正落到實處,這就造成了目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校企合作層次淺、接觸少、效益差的現狀。
2.3 學校的教育模式與企業的運作模式有沖突
高職環藝專業的教育模式經過多年的改革,逐步積累了多種有效的職業教育方法和手段,雖然學校全力模擬工作崗位的工作情境,但每門課程都只對應著其崗位的某個能力和素質,其教育模式仍脫離不了課堂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站在學校的角度,校企合作是常規教學的補充或者加強,是解決學生實習、就業的主要途徑。然而企業看重的是創造剩余價值,只有在能獲得利益的前提下才會有與學校合作的意愿。沒有校企合作,企業能正常運營,而學校必須依靠企業來完成學生頂崗實習環節,這是學校的教育模式與企業的運作模式的目標和定位的差異。合作中,企業不可能迎合學校的教育模式,兩者的關系決定了在兩種模式的沖突中,學校必然是被動的。
3.1 謹慎選擇優質的合作企業
在合作企業的選擇上可以采取“一主多輔”的模式?!耙恢鳌笔侵高x擇一家當地規模大、連鎖經營、信譽良好、正處于上升階段、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建筑裝飾公司為主要的合作企業?!岸噍o”是指選擇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發展勢頭良好、有遠見、有誠意的裝飾設計公司作為輔助的合作企業。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時,既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也不能四處開花,沒有主次。主要的合作企業實力雄厚,人才需求量大,可以基本解決學生定崗實習、就業的問題,能夠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中;輔助的合作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往往更務實,對市場的反應更快,對合作模式的適應更靈活。對于學生而言,“一主多輔”的校企合作模式擴大了其實習、就業的選擇面,保障了學生自主選擇的權益。對學校而言,增加合作企業的類型與數量,積極探索社會資源的優化和整合,充分調動起合作企業的積極性,確保校企合作持續、有效、健康地發展。
3.2 承擔部分企業工作任務,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由于工作方式的不同和實踐水平的不足,師生在承接企業的設計項目時,往往在效率和質量上是不能讓企業滿意的,這也造成了學校服務企業能力有限的認識。既然任務趕、要求高、時效性強的工作不適合在校師生參與,那么可以轉變思路,由教師帶領學生承接企業的戶型研發工作和電腦3D效果圖制作的工作。所謂“戶型研發”是指企業搜集某個正在開發建設的樓盤的建筑戶型圖,然后根據建筑戶型圖預先開發出3套以上的設計方案(主要的平面布置圖、天花圖、立面圖),在之后的營銷中提供給業主參考,讓業主覺得公司的服務到位、設計實力雄厚,提高簽單率。戶型研發的工作時間相對較長,也不針對某個特定的客戶,沒有具體的設計要求。如果是企業安排專人來做這個工作,在人事安排和成本控制上困難較大,所以企業愿意將戶型研發的工作外包給學校來完成。合作企業只要將目標樓盤的建筑戶型圖交給相關負責的教師,告知樓盤的一些基本信息和要求,比如樓盤的地段區域、建筑風格、售價、設計方案完成時間等。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查閱資料、分析討論、分組分工、執行設計。戶型研發完成后再交由企業審核,如果達到企業的要求,企業支付每套戶型設計方案一定金額的設計費。電腦3D效果圖制作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而電腦3D效果圖制作本身是高職環藝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其任課教師在此方面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完全可以組織學生承擔企業的電腦3D效果圖制作工作。同樣,企業對于采用的效果圖支付一定的制作費。學校接收了戶型研發和電腦3D效果圖制作的酬金后,再按事先約定的比例分配給參與的教師和學生。有了經濟收入的鼓勵,師生們在鍛煉了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又獲得了勞動的報酬,自然是熱情高漲。對于企業而言,在為自己儲備了人才的同時也合理地控制了企業運營成本,營造出學校、學生、企業三贏的局面。
3.3 做實“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班”,讓企業參與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監督
“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班”是指用人單位與學校簽訂用人協議,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企業負責監控“訂單培養班”的整個教學過程,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在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的指導思想下實現預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最后由用人單位按照協議約定安排學生就業的校企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高職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就業率的重要途徑之一[3]。
(1)提供企業職業崗位特征描述,各職業崗位要求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等級,指定首席設計師或設計總監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制定,為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計劃提供依據,對課程的設置和安排提出意見,以彌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上的偏頗。
(2)定期(每月應不少于1次)派遣資深設計師等業務能手參與甲方的教學任務,主要形式為專業講座、課程作業點評等,通過參與教學使學生盡早接觸到企業工作流程和了解企業文化,與企業建立認同感。
(3)企業與學校共同開發一些實戰性很強的課程,如《家裝營銷技巧》、《裝飾材料與應用》、《裝飾工程預算》等,由企業提供第一手資料和技術指標,使得學生能盡快掌握到適合企業要求的職業技能。
(4)校企雙方積極為學生下企業實踐創造條件,這種真實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也為以后的工作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4],以使合作培養的學生盡快適應企業的需求。
(5)設立企業專項獎學金,獎學金的惠及面應在20%左右,獎學金的評定主要參考學生的專業課程成績與平時道德表現,由校方提供名單,企業審核后在專門的頒獎儀式上發放。企業獎學金的設立既是鼓勵和幫助品學兼優的學生學習,又是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樹立企業形象的重要平臺。
(6)企業安排訂單培養班的學生進行暑期實習,實習崗位主要為家裝顧問、制圖員、設計助理、施工員。學生暑期實習期內,企業應按實習期員工相關標準支付工資,并根據實習崗位的性質為學生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一般經過2個暑假的企業實習,學生對合作企業的工作流程、崗位要求以及人事管理都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既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又為日后的就業提前度過了磨合期。對于企業而言,這些學生畢業后到公司來上班能很快的上手,從而節省了大量的員工培訓的時間和成本。
(7)企業參與到課程成績評價體系中來。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將課程成果向企業展示,邀請相關的職業設計師,企業管理人員來做課程作品評價。學生通過向企業專家來展示自己的課程成果、做設計說明演講與答辯等有關職業素養的內容,不僅是學生了解自己,同學之間互相學習,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機會,也是企業了解人才培養質量情況的機會,為學生與企業牽線搭橋幫助企業充實人才儲備[5]。
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適應行業、企業發展的設計人才是高職環藝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校企合作中面臨的問題多種多樣,是兩種利益模式的博弈,需要不斷探索完善。要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學校要在為企業服務的方面多下功夫,在幫企業獲得利益的同時培養自己的“雙師型素質”教師隊伍。企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建立人才儲備系統以及樹立正面的社會形象。學生要積極參與企業實習,了解職業規范和工作流程,為就好業打下扎實的基礎。校企合作只有做到學校、學生、企業三方都有利才能充分調動積極性,才能以創新的方法去完善和解決合作中的問題,才是專業建設、學生成才、企業發展問題的根本解決對策。
[1] 李夢玲.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3): 54-55,106.
[2] 胡憂,黃蘇子.校企合作模式在藝術設計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湖南包裝,2016,31(4):49-51.
[3] 白林,楊萬春.企業舉辦的高等教育對接社會“有效需求”的就業策略思考[J].商,2015(8):288-289.
[4] 米銳.對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的一點思考——以長江職業學院華宇訂單培養班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6):141-142.
[5] 羅博.環藝專業工作室化教學模式課程考核評價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1):91-92.
羅博(1979-),男,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副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碩士。
E-mail:394280246@qq.com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