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浙江東邦藥業有限公司,浙江臺州 318000)
制藥廢水處理技術進展研究
楊勇(浙江東邦藥業有限公司,浙江臺州 318000)
制藥廢水是由制藥生產過程形成的廢水,對目前水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其主要形成來源于生產抗生素、合成藥物生產、中成藥生產以及其他各類醫藥制劑生產,藥物成分大多較為復雜,因此造成制藥廢水具有高濃度、成分較為復雜、難于降解等特點。本文簡述制藥廢水的主要特點,介紹目前國內外較常用的制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現狀,分析制藥廢水處理發展的新方向。
制藥廢水;處理技術法;進展研究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并且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逐年增長,人們對醫藥治療,診療、康復保健的需求也愈來愈大,因此,制藥行業得以迅速擴增,規模逐漸擴大,而制藥工業的廢水是對環境污染程度最為嚴重的,制藥企業如處理不完善,會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為此探究如何有效處理制藥廢水,做好環境保護問題一直以來成為制藥行業的首要任務。
制藥廢水的形成主要來源于四種生產類型:抗生素的生產、中成藥的生產、合成藥物的生產、各類醫藥劑的洗滌水。廢水成分多較為復雜,有機污染物類別繁多,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各類的原料和溶劑,伴隨著各種化學反應和副產物的形成,廢水的濃度較高,毒性較大,形成的顏色較深,生物降解極其困難。例如生產抗生素環丙沙星過程發酵廢水、中間體廢水即為難降解、有毒性廢水,這種廢水成分抑制微生物分解作用,同時也增加了處理成本。目前為止,常用的處理制藥工業廢水的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學法、其他組合工藝。物化法是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化學法是采用可行性試劑對制藥廢水進行的化學反應,控制試劑量,避免二次污染,是處理制藥廢水最為普遍的方式。
2.1 物化處理技術
2.1.1 混凝法
混凝法是處理過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貫穿預處理、中間處理和最終處理整個過程中。由于制藥試劑的有毒物質濃度大,含量高,綜合成本等因素考慮,先采用混凝處理技術進行降低廢水濃度,含量,除臭等明顯特點,主要原理是將混凝劑如常見的FeCl3、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鋁等,投加到廢水中,使其產生吸附、中和電荷產生凝聚作用,使廢水中的膠體失去穩定性,相互凝結形成沉淀。主要的作用是降低了污染物質的濃度,同時改善了水質的生物降解性能,但是沉淀形成的污泥也造成二次污染,也是混凝法的其中一個缺點。
2.1.2 吸附法
吸附法是比較簡單的物理處理方法,利用多孔性固體的吸附作用,放入廢水中,可有效的去除部分污染物質,主要達到凈化作用。常見的吸附性固體有:活性炭、吸附樹脂、腐殖酸類、維生素B6、潔霉素等物質。
2.1.3 電解法
電解法是通過電解池中污染物在微觀作用下離子產生的陰陽極運動,達到去除廢水中污染物的效果。主要特點是高效、易操作,同時具有很好的脫色效果,因此深受人們重視。另有研究表明:在pH值為2時,利用電壓12V電解4h后,COD去除率可達60%以上。
2.1.4 氣浮法
氣浮法是通過一定方式使水中產生大量氣泡,使之與廢水的中的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氣浮體浮至水面,實現狀態分離。主要分為充氣氣浮、化學氣浮、電解氣浮等多種方式。
2.2 化學處理技術
由于化學處理技術是利用相關試劑進行處理,某些試劑過量將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控制試劑用量是化學處理技術的關鍵,為此,在設計前應當在實驗室投入研究,精確用量配比。
2.2.1 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是利用臭氧的高強氧化能力處理有機廢水,其中O3與廢水中的OH-,可發生一連串的作用,生成O2和比臭氧具有更強的氧化能力的自由基。OH,因此可以氧化多種多樣的有機物。臭氧氧化法的優點在于反應迅速、沒有二次污染,同時能提高抗生素廢水的BOD5/COD,有效的去除COD。有研究處理阿莫西林的廢水試驗表明:當pH值為5.5時,90%以上的阿莫西林會被O3在5分鐘內氧化完,但是只用O3氧化處理時,出現氧化能力差等問題。因此,為提高臭氧的利用率,近年來多采用組合工藝,如H2O2/O3,UV/H2O2/O3,等組合使用,效果更佳。
2.2.2 Fenton試劑法
Fenton法是利用亞鐵鹽作為催化劑,在H2O2環境中產生的強氧化作用,致使許多有機分子分解,達到處理廢除的作用。此種技術不需要高溫高壓條件,但同時由于氧化能力較弱,處理后的廢水中含有過量的鐵離子。有成功研究表明:采用Fenton法對胃必治制藥廢水進行處理,發現采用FeSO4濃度為1mol/L與質量分數3%的H2O2形成體積比1:2的配比進行處理,反應時間90分鐘,溫度60攝氏度,體積150ml/L,測量結果發現COD的去除量高達約90%。
2.2.3 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種比較有前途的處理廢水方法,是利用n型半導體作為催化劑,在收到紫外光輻射的情況下,形成具有很強氧化能力的電子空穴對,遇到離子表面后,即會在半導體表面形成氧化能力很強的自由基羥基,羥基可以實現多種污染物的氧化。光催化具有簡單,高效的優點,它幾乎可以實現所有還原性物質的氧化,脫色效果明顯,具有利用率較高,沒有二次污染,但是關于光的種類目前仍在試驗中,采用單一光的效果欠佳,并且距離投入生產還存在一定差距。
2.2.4 濕式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屬于深度氧化技術,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的,將水態的有機物以氧氣為氧化劑生成CO2和H2O的一種氧化方式。濕式氧化法需要的條件較高,并且處理不同的制藥廢水污染物需要的溫度和壓力也有所區別,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實驗和分析研究過程。
2.3 生化處理技術
生化技術多用來處理廢水中有機物的,一半多采用好氧和厭氧結合,水解酸化和好氧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
2.3.1 厭氧處理法
厭氧氧化法一般用來處理濃度較高的有機制廢水,單獨的厭氧處理后,出水COD含量仍然會很高,因此處理時會以好氧生物處理作為后處理,達到較好的效果。比較典型的技術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法(UASB法),又稱作流式厭氧污泥床。結構原理是將反應器底部設置高活性、高濃度的污泥床,污水逆流經過后,會經過厭氧發酵為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UASB法結構簡單,效率較高,水利停留時間較短,但是技術要求嚴格,馴化困難。此外,水解酸化法也是厭氧處理方法之一,是經過UASB改進而來,改良后的優點是可將大分子有機污染物分解為小分子污染物,提高可生化反應;反應速度較快,投資小,成本降低,無需封閉,多加攪拌即可。
2.3.2 好氧生物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一般需要進行原水稀釋作用,代表性的方法有生物流化床法,生物流化床法是將無煙煤和砂等作為生物載體,廢水流經砂床。該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大同廢水的接觸面積,占地小,反應迅速。
此外,好氧生物處理還有其他的方式,普通活性污泥法,吸附生物降解法,生物活性法,生物膜法,循環式活性污泥法等。
3.1 微波處理技術
微波處理技術是利用特殊電磁波(波長在1nm到1m之間的)處理制藥廢水的技術。單獨使用該技術效果不明顯,通常情況下,結合常規處理效果更好,增加工序增加效果。例如活性炭吸附后的有機物處于活性炭表面,很難再吸附其他有機物,因此,可結合微波處理技術使其表面附著物降解,可實現活性炭的重新吸附。謝祖芳等人曾利用微波處理技術進行凈化制藥廢水,效果顯著。
3.2 超聲生化技術
超聲生化法是采用一定頻率的超聲波(范圍在15kHz到1MHz之間)在液體內輻射產生氣泡,氣泡吸收能量后會在短時間內崩潰釋放能量,釋放能量的瞬間會造成周圍產生瞬時高溫高壓,并伴隨著強沖擊波,使水產生羥基,具有高強的氧化性能,進而類似化學技術進行廢水處理。當然,不同的制藥廢水,應當根據實際試驗研究確定最佳條件,比如pH、超聲波功率、反應時間等。
盡管廢水處理技術已經有很久的發展歷史,人們也不斷創新出新技術,經過多次研究試驗的結果而成,但環境保護刻不容緩,制藥廢水處理領域仍需不斷超越出新技術,穩定達標出水,確保環境資源安全。結合不同類型制藥廢水的特點,一般情況采取單一廢水處理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結合多種處理技術,規范工藝程序,才能有效的達到出水要求。
[1]曾麗璇.抗生素制藥廢水處理技術進展[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5,12(4):62-64
[2]王小軍.生物制藥廢水處理技術的試驗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3,29(1):24-26
[3]建崢嶸.合成制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J].貴州化工,2012,37(4):23-26
[4]王璉,高旭光.合成制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J].中國化工貿易,2015,7(31)
[5]李宇慶.制藥廢水處理技術進展[J].工業水處理,2009, 29(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