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生(本溪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遼寧本溪 117000)
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來源及防治措施
高貴生(本溪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遼寧本溪 117000)
近年來,霧霾天氣的出現使得我國多數城市遭受嚴重空氣污染,而造成霧霾天氣的主因則是PM2.5。對于PM2.5的危害,不僅體現于視覺方面能見度的降低,而且對人體健康也造成嚴重傷害。因此,本文全面分析大氣環境中PM2.5的污染來源及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來源;防治措施
全國各地頻繁出現的灰霾天氣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和居民的身心健康,細顆粒物污染問題受到空前關注。由于PM2.5細顆粒物粒徑與可見光波長(0.4μm至0.7μm)較為接近,對其有較強的消光作用,因此PM2.5也被普遍認為是造成空氣灰霾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 20。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影響。此外,粒徑小于0.1μm的粒子又稱為超細粒子。
1.1 PM2.5的來源
PM2.5主要來源渠道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自然形成的來源,一種是人為形成的來源。自然來源就是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塵土以及植物造成的花粉等。人為來源主要是因為人為的一些行為向大氣中排放的顆粒以及細菌,比如汽車尾氣排放、采暖燃煤排放的氣體等。在冬季采暖期間由于燃煤數量大幅度的增加,從而增加了空氣中的排放量,進一步提升了PM2.5的濃度,這些主要是造成了室外的PM2.5的增加。同時,也要注意室內的PM2.5的來源,主要是因為吸煙以及空調釋放的細菌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進行循環和釋放。同時室內裝修也會造成室內PM2.5的形成。
1.2 PM2.5的組成
PM2.5的化學成分非常復雜主要包括無機元素、有機物以及含硫成分。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PM2.5中的無機元素種類和含量各不相同,在不同的粒徑顆粒物中,重金屬元素的濃度水平有明顯差別,有害重金屬元素主要吸附在PM2.5中;由一次排放出的氣態污染物轉化的二次顆粒物,PM2.5化學構成中有機物占很大比重。
2.1 PM2.5對人體健康影響
PM2.5長期存在空氣中人體長期的進行吸收就會造成人體肺功能的損傷,從而會導致肺炎、氣喘等肺部疾病的出現,甚至也會提升肺癌的發病率。PM2.5中大部分的小顆粒是可以直接進入到人體的呼吸道甚至深入到人體的內部并且長期存在的。PM2.5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傷害程度與PM2.5中的成分、濃度以及顆粒的大小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的。同時人們在PM2.5環境下的時間長短,以及呼吸量也會影響著PM2.5對人體的傷害。
2.2 PM2.5對環境方面的影響
PM2.5顆粒長期存在空氣中會產生嚴重的霧霾天氣,霧霾和霧是有著實質性的區別的。霧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對于人體會造成一定的傷害。霧霾時間長了會嚴重損傷人體的肺部功能,提升肺癌的發病率。同時PM2.5中顆粒能夠對水分進行凝結,這樣一旦PM2.5的濃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造成整個天氣的異常或者出現干旱或者會出現暴雨天氣。
3.1 統籌區域環境資源,優化產業結構
大氣中PM2.5的來源主要是來自于工業廢氣的排放。很多工廠中對于要排放的廢氣不進行進一步的處理,直接排放到空氣造成空氣污染,加大了PM2.5的濃度。因此治理工業廢氣排放是降低PM2.5污染的重要途徑。對于城市中的區域環境資源要進行全面的統籌規劃,對于產業結構要進行全面優化。對于一些落后企業要采取淘汰的方式,對于一些必要的工廠要進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或者提升廢氣排放的處理方式。加強對廢棄排放工廠的監督管理,進行嚴格的審查,走節能減排的路線,降低廢棄排放量,提升空氣質量。
3.2 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
機動車的尾氣排放是PM2.5重要來源之一。對于機動車尾氣排放物種含有很多的細顆粒物、石油烴廢氣、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鉛煙,這些物質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發生光合作用,從而會對大氣造成再次的污染。因此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是非常必要的。在城市內要多推行出行采用公交的方式,可以合理的采用限行的方式適當的控制機動車的數量。同時也要大力推行新能源的機動車,降低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污染源,從而來減少pm2.5排放的數量,降低空氣中PM2.5的濃度。
3.3 加強城市揚塵污染治理
城市揚塵污染源主要是來自道路揚塵以及施工現場的揚塵,所以在城市中要降低PM2.5濃度可以從治理城市道路揚塵和施工現場揚塵污染著手。對于道路揚塵的話可以采用灑水壓塵的方法,也可以增加綠化面積從而降低揚塵污染。對于施工現場來說在加強管理的同時要切實的對施工的揚塵類型進行全面的管理,加強運輸,可以采用覆蓋的方法從而減少揚塵與空氣的接觸。
總之,隨著全球空氣環境質量的日益下降,空氣中的PM2.5不僅對人們生活環境,甚至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均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們從政策與技術上提出解決PM2.5污染的途徑,根本上解決PM2.5帶來的不良環境影響。
[1]陳誠.淺析大氣可吸入顆粒物PM2.5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能源與環境.2015(05).
[2]張少紅,于少華.PM2.5的來源、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07).
[3]鄭毅,劉標.大氣顆粒物污染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