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洪亮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四川成都 610501)
牙周炎是大眾常見口腔類疾病之一,若不及時治療,會使患者前牙唇會發生位移等現象,最終會引發患者牙齒脫落,影響患者牙齒咀嚼功能及美觀性等。因此,本文將針對牙周炎疾病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1]。
從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中選擇10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0例的對照組合觀察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3∶2,年齡30~65周歲,平均年齡(40.5±4.5)歲,病程為0.5~3.5年,平均病程(1.8±0.3)年。所有患者在平均病程、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中顯示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行西醫常規治療,給予口服阿莫西林(浙江亞峰藥廠有限公司),0.5 g/次,口服甲硝唑(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0.25 g/次,3次/d;口服奧美拉唑(哈爾濱圣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20 mg/次,每日早晚服用[2]。
觀察組患者采用正畸治療方法,首先,進行術前準備。帶領患者進行X光檢查,并以X線片結果為參照,為患者制作上下頜模型;其次,開展牙周治療。去除患者上下牙齦結石,若患者牙周袋過深,應基于患者真實狀況現開展袋內牙周袋壁刮治療,并配合牙周翻瓣術進行處理;在處理牙尖、牙周袋波等位置的患病牙齒時,應合理使用根管治療術治療,同時要給予患者奧美拉唑及阿莫西林等藥物治療,緩解局部炎癥[3]。
對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臨床指標進行記錄、觀察、比較。
本文收集的所有數據全部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整理、分析,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使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使χ2檢驗,P<0.05代表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在治療總有效比較中,觀察組的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經治療,在前牙覆蓋、出血指數、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等,觀察組恢復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經研究發現,在治療總有效的比較中,觀察組的94.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8.0%。同時,在前牙覆蓋、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等恢復狀況比較中,觀察組也明顯比對照組取得的效果要好。不過,正畸治療期間,要做好衛生教育,要叮囑患者使用正確的口腔護理方法、要多刷牙、勤漱口、定期復查,并根據恢復情況做好正畸力微調。
綜上所述,為牙周病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療,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還患者一口健康的牙齒。因此,該方法值得廣泛的推廣運用。
[1] 楊瑾.口腔正畸治療34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72-73.
[2] 張秉艷.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3):70-71.
[3] 楊靜.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正畸治療對牙周狀況及血糖水平的影響 [J]. 口腔醫學研究,2012,28(2):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