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清
(新余市新鋼中心醫院,江西新余 338000)
隨著醫療糾紛事件逐漸增多,并且由于醫院與患者之間的不信任導致暴力事件時常發生,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不斷惡化,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對全國范圍內的醫療機構進行調查時發現,超過四分之三的機構出現暴力事件以及對醫務人員辱罵的情況,并且超過一半的醫院出現拒絕繳納住院費用的情況。
醫療糾紛指的是,患者以及醫院對治療結果或者在診斷的過程出現分歧,并且在沒有找到任何解決方式的情況下,相互發生爭執,最終產生糾紛。醫療糾紛又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醫療過失糾紛以及非醫療過失糾紛,醫療過失糾紛是指,患者在醫療機構中由于醫務人員或者該機構違反既定的標準,例如衛生管理以及醫療法規等,最終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傷,而非醫療事故糾紛是在患者診斷或者護理的過程中,病癥的并發癥或者病情由自然因素造成的惡化,在護理的過程中出現難以預防的狀況,由于各種無法抗拒的原因產生醫療事故。有時,醫療之外的原因也會造成非醫療糾紛,例如患者沒有如實對醫務人員講述自身的病癥,或者不遵守醫囑,違反治療制度[1]。
自從上個世紀末期,雖然醫療衛生體系經過一些列的變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國家對醫療機構的投入不足以及醫療保險制度具有一定的漏洞。醫療保險制度作為第三方的補償制度,覆蓋面較低,而且補償的比例不足,導致患者沒有得到足夠的經濟補償,而且在醫療成本增加的同時,個別的醫療單位為保證自身的發展以及生存,將醫院收益作為主要的任務,醫療機構將重點從為公眾服務轉移到個人利益,從病人的利益轉移到醫院的利益,但是,在患者付出較高的醫療費用時,希望得到較好的醫療服務,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一旦結果與預想中的狀況出現差異,病人的內心會失去平衡,由于經濟原因產生的醫療糾紛不可避免[2]。
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醫務人員的責任心不足,并且服務態度較差,與患者溝通時,沒有充足的耐心,面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缺乏一定達到同情心,例如,拒絕接收有生命危險的患者,以制度或者手續的借口拒收,導致患者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并且還有一些業務能力不強的工作人員,由于個人的醫術不精,在工作時,由于自身的疏忽大意,例如用藥失誤、調配不當等,造成醫療事故,患者與醫務人員之間發生糾紛,對病人或者家屬造成影響的同時,對醫院的聲譽也造成一定的影響,最后導致醫療糾紛的產生,雖然醫療水平以及技術在不斷的創新,但是由于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結構,有時雖然在治療技術上并無差錯,但是由于身體因素的不確定性,往往會出現患者的病癥無法被完全治愈的結果,而且治療效果只有好的結果,不是當前醫療技術所能達到的,因此患者對醫療技術期望過高,對壞結果沒有準備,最終出現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危機管理指的是醫院為預防或者避免醫療事故的產生,而進行的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以及緊急應對對策,它是一個對危機規避以及管理的制度,通過對解決危機的不斷學習以及適應,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將醫療事故由突發轉變為預防,轉化偶然與必然之間的概念,將事后預防變成及時掌握[3]。
首先,醫院需要從思想上建立醫院危機預防體系,需要將危機意識樹立在全體員工的意識中,可以通過多種的教育培訓,例如,定期引進外部專家進行培訓、組織員工對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增強員工的危機防范知識。其次,建立相應的決策部門,吸收專業人員建立危機管理部門,并明確部門職責,保證其運行效率。最后,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制度,可以憑借著處理經驗,對突發事件及時的應對,并且把握其中的發展方向,做出應對措施。
在危機發生后,處理機構需要以最快的反應速度,開展危機管理計劃,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對應的措施,例如危機的排查與隔離,最大程度上制約危機的影響范圍。首先,啟動相關的應急對策,在危機爆發后,以最快的反應速度,有效的處理相關事故。其次,及時控制危機的源頭,在事故發生后,及時與當事人進行溝通,保證患者以及家屬的情緒穩定,切勿造成額外的恐慌。最后,與媒體進行溝通,運用公關的手段,向媒體以及群眾,做出最詳細的處理情況。
醫院是一個具有整體性、多層次性的治療機構,因此,完善醫院醫療管理制度,需要從整體的角度進行思考,對機構進行合理的優化,然對局部進行有效的控制,雖然,醫療糾紛的產生原因,以及具體情況各有不同,但是,究其根本,危險的防治是由醫院內部的各科室以及部門共同協調而達成的,將風險降低到最小,提高醫院公眾影響力[4]。
醫療糾紛產生的影響具有雙面性,在發生糾紛時,受到影響的不僅只有醫院而且還包括患者,在影響醫院正常的工作外,也會對患者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而且當前有一部分患者以及家屬,對醫療工作缺乏一定的認知,在發生糾紛后往往后,采取過于激烈的方式,釋放自身的不滿,例如聚眾鬧事等,通過非正常的途徑,損壞醫院的財產,為滿足自身的利益,對醫院進行惡意的訛詐,破壞醫院的正常秩序,影響醫院對其他正常病人的治療工作。
[1] 莫建勛,王慶林,向月應,等.醫療糾紛預警機制的建立和干預時機的探討[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3,19(2):78-80.
[2] 楊中良,董鶴萍,周怡,等.預警分級管理對防范手術科室醫療糾紛的作用[J].現代醫院管理,2014,12(4):61-63.
[3] 黃照權,蔣同明,農圣,等.基于系統論的醫療糾紛預警系統設計[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2):132-136.
[4] 張潤澤,張步振,倪俊學,等.結合國外經驗淺談國內醫療糾紛預警干預體系[J].衛生軟科學,2014(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