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全 鄒瑞昌 王愛民

苦瓜嫁接苗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為葫蘆科苦瓜屬瓜類蔬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清熱解暑、明目解毒的功效,是廣大消費者夏季喜食的瓜類蔬菜。近幾年,萬州地區苦瓜的栽培面積發展很快,據統計2015年全區苦瓜的栽培面積已達400余hm2,產量達18000余t。為促進萬州區苦瓜栽培技術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提高苦瓜生產的品質和產量,筆者總結了重慶萬州地區苦瓜高產栽培技術。
低山區域:春季栽培2月下旬3月上旬保護地播種育苗,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6~9月上市;秋季栽培6月上旬播種育苗,7月上旬定植,8月下旬至10月采收。中山區域:5月上中旬播種,6月上中旬定植,7月中旬至10月上市。嫁接栽培的采收期可延長1~2個月。
選用抗病、優質、高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適合栽培季節及市場需求的品種,如碧秀、奇俊426、興合518、綠冠1號等。
配制營養土應符合NY/T496的規定,可選擇無病蟲源菜園土6份、優質腐熟農家肥4份,每1m3營養土加1kg多元復合肥、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100g,充分拌勻備用,也可購買成品蔬菜育苗基質。
采用溫湯浸種處理種子。將種子放入55~60℃的熱水中浸種10~15min,邊浸邊攪拌。然后在30℃溫水中繼續浸種8~10h,洗凈瀝干,用濕紗布包好,在30℃左右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種子每天清洗一次,當70%左右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育苗容器多用32孔或50孔的穴盤,10cm直徑的營養缽或營養土塊。將催芽后的種子點播于播種穴內,每穴1粒,播種后覆細土或基質1.5~2.0cm,淋透水后其上覆蓋地膜,當70%的幼苗出土后,及時揭去。每667m2栽培面積實生苗的用種量200~300g,嫁接苗的用種量約25g。
嫁接砧木選用絲瓜,2月下旬播種(較接穗早播4天左右),播前溫湯浸種處理后,在25~30℃的條件下催芽,出芽后及時播種于8cm×8cm營養缽或營養土塊內;采取斜劈接法,在3月上中旬嫁接。
①普通苗管理 幼苗出土前白天溫度應保持在30~35℃,夜間20~25℃。出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15~20℃。育苗期間,根據天氣及苗床生長情況淋水。
②嫁接苗管理 濕度、溫度、光照是影響嫁接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溫度掌握在15~30℃,白天在25~28℃,夜間不低于20℃最好;春季嫁接,在大棚中加蓋小拱棚,外加遮陽網,邊嫁接邊向營養缽里噴水,并將嫁接苗及時移入棚內;嫁接后的幼苗前3天應處于飽和濕度,全天覆蓋遮蔭保濕,第4天開始視苗情,逐漸晾棚通風換氣,先晾拱棚的兩頭,再晾兩邊,直至全部敞開,一般7天左右即可成活。
③煉苗 定植前7天,進行低溫煉苗。可逐漸增加敞棚通風時間,白天 20~23℃,夜間 13~15℃。
株高 10~12cm,4~5片真葉,莖粗 0.3cm左右,子葉完好,葉色濃綠,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①整地 定植前深翻、曬垡,每667m2施入腐熟有機肥 2500~3000kg、 過磷酸鈣 25~30kg、硫酸鉀30~50kg。按2m包溝開廂,底肥溝施或窩施,施足底水底肥后覆膜。覆膜時先將薄膜展開,手拉緊薄膜使其緊貼地面,將地膜兩端用土壓嚴,同時在膜的兩側用土壓嚴。
②定植密度 嫁接苗每667m2定植80~120株,每廂種1行,退窩2.8~4.2m,每窩1株。實生苗每667m2定植800~1100窩,每廂種2行,退窩0.6~0.8m,每窩 1~2 株。
①肥水管理 施肥要嚴格執行NY/T496相關要求。定植成活后施淡糞水提苗,在雌花初現和初瓜前3~7天各一次,以后每收一次瓜追肥一次,在畦兩側挖淺溝,每667m2施腐熟人畜糞尿液500~700kg加尿素3~4kg混勻淋施,或每667m2施復合肥40~50kg,同時適當追施葉面肥防止植株早衰。苦瓜根系弱,不耐漬,注意田間排水。
②整枝搭架 卷須出現時搭架引蔓。3種架式:人字架、棚架和籬架。第一雌花以下的側蔓全部除去,在肥水充足的情況下,開花結果后,視種植密度適度整枝,密度低的多留側枝,密度高的少留側枝,選留側枝的原則是去弱留強。生長中后期,及時摘除基部老葉、病葉,通風透光,提高產量。
③清潔田園 將苦瓜田間的殘枝敗葉和雜草清理干凈,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間清潔。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優先使用生物防治,協調利用物理防治,科學合理應用化學防治技術。
枯萎病,藥劑交替使用苯菌靈、噁霉·福美雙、噁霉靈、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多抗霉素等防治。白粉病,交替使用甲基硫菌靈、乙嘧酚、嘧菌酯、苯醚菌酯、錳鋅·腈菌唑、硫磺·甲硫靈、氟菌唑等藥劑防治。蔓枯病,交替使用嘧菌酯、丙森鋅、百菌清、氟硅唑、咪鮮胺等藥劑防治。霜霉病,交替使用嘧菌酯、丙森鋅、氫氧化銅、百菌清、代森錳鋅、氟菌·霜霉威、氟嘧菌酯、呋酰·錳鋅等藥劑。病毒病,應及時防治蚜蟲,以防其傳播病毒,交替使用嘧肽霉素、寧南霉素、菌毒·嗎啉胍、嗎胍·硫酸鋅、腐殖·嗎啉胍等藥劑防治。疫病,交替使用醚菌酯、丙森鋅、百菌清、丙森·異丙菌胺、氰霜唑等藥劑防治。
瓜實蠅,可用黃板或瓜實蠅性誘劑誘殺成蟲。黃守瓜,藥驅法,把纏有紗布或棉球的木棍蘸上稀釋的農藥(可用氯氰菊酯),紗布棉球朝天插在瓜苗旁,高度與瓜苗一致,防治根部幼蟲可用氯蟲苯甲酰胺、氰氟蟲腙、蟲螨腈等藥劑灌根。蚜蟲,交替使用螺蟲乙酯、烯啶蟲胺、啶蟲脒、氟啶蟲酰胺、吡蟲啉、噻蟲嗪等藥劑防治。粉虱,防治同蚜蟲。
苦瓜以嫩果供食,一般花后10~14天達到商品成熟,即果實的條狀或瘤狀突起較飽滿,果實轉為有光澤,果頂顏色變淡即采收。
[1]楊淑艷.苦瓜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2(5):144-145.
[2]陳真元,呂業成,蔡綿聰,等.南海大頂苦瓜栽培技術規程[J].廣東農業科學,2007(2):75-76.
[3]胡新軍,栗建文,袁祖華,等.夏秋苦瓜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