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017年1月22日公布2016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四季度增長6.8%。
如何看待6.7%的經濟增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總的來看,2016年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均有提高,而中國作為世界實體經濟大國的地位并未動搖。
寧吉喆表示,“當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已達11萬億美元,每增長一個百分點都是很大的數量。因此,經濟增長速度6.7%,依舊處于合理運行區間,也處在6.5%到7%的預期區間,仍是中高速增長。并且在世界范圍內還是比較高的速度。”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在過去一年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寧吉喆進一步解釋道,在過去一年里,中國經濟不僅實現了中高速的成績,還完成了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方式的轉變。
從結構優化看,2016年,服務業的比重繼續提高,消費貢獻率占了將近2/3。寧吉喆還表示,“從轉方式來看,2016年,單位GDP能耗下降5%,這也很不容易;清潔能源比重上升,企業效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是轉方式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概括起來說,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提高,是過去一年新常態特征明顯的兩個主要標志。”
自2016年年初開始,民間投資增速一路下跌,從2015年的10%跌至2016年7月的2.1%,此后才開始逐步企穩。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民間投資僅比上年增長3.2%。針對這個問題,寧吉喆解釋道,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實體經濟的大國。實體經濟覆蓋了我國產業的主要部分,這其中包括工農業和服務業。
分類來看,我國的工業生產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20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我國農業的主要產品產量多數都處在世界第一,這其中既包括糧食谷物產量,也包括棉油產量,所以從農業、工業的角度看,我國是世界上實體經濟大國。從服務業看,交通運輸、商品流通,都是直接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它們自身也是實體經濟,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所以中國作為世界實體經濟大國的地位是沒有動搖的。”寧吉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