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述】
有夢想,并努力實現夢想,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一個人在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中,會面臨取舍,也會遭遇坎坷。別人給的“洪荒之力”無法幫助我們實現夢想,依靠“十方神器”也無法觸碰到它。實現夢想需要的,是我們自己不斷為了夢想去選擇,去堅持,去積累,去守望……
夏伯渝:登頂珠峰
夏伯渝是前國家登山隊隊員、無腿勇士。1975年,夏伯渝選入國家登山隊,同年,他作為國家登山隊員攀登珠峰。遇到強勁的高空風那晚,同行的一名隊友因體力透支、丟了睡袋,情況極為危險,他把自己的睡袋給了他,可結果卻是凍掉了雙腳。
成為登山運動員之前,夏伯渝曾經還是一名足球運動員,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雙腳受傷。截肢后他整個人如同跌入谷底,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直到一位國外的假肢專家告訴他,安裝假肢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雖然不能再踢足球,但是還可以登山。于是,他的生命之火又被重新點燃。然而,命運又和他開了第二次玩笑,他患上了淋巴癌,生命再次進入倒計時。
“我并不怕死,因為1975年登山的時候,我已經和死神打過交道。我最擔心的是,幾十年來的努力如果白費,登山的理想就無法實現了。”帶著這份夢想的力量,夏伯渝一路與病魔抗爭。
如今,已經67歲的夏伯渝和珠峰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過,但他仍堅持選擇繼續前行。
潘迪雄:幫助萬名學子進校園
潘迪雄是湖南迪雄助學基金會會長,曾任岳陽縣工商局、交通局局長等職,今年已經71歲。他曾感慨:“我曾是一名輟學少年,從一個出生在山溝里的孩子,到成為一名國家干部,我感恩社會。”“我的夢想很單純:幫助萬名學子進校園。我為實現這個夢而樂此不疲。”
1957年,潘迪雄靠著母親借來的8元錢、8升米,才得以進入小學。上初中時,家里交不起每月25公斤的稻谷,他被迫輟學。這成了他一輩子的“痛”,也成了他助學的原動力。
生活略有寬裕,潘迪雄就和家人接濟身邊的貧困學生。他有一個夢想:到80歲的時候,實現“萬名學子圓夢工程”。1996年,他著手創辦岳陽興國助學協會,其慈善事業開始系統性展開。退休后,他全力投入慈善事業,與朋友創辦了岳陽興國綜合養殖場,每年的收益悉數用于助學。
中科院院長:世上沒有“洪荒之力”
在國科大的開學典禮上,中國科學院院長、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告誡2016級新生,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洪荒之力”和“十方神器”,有的只是不斷的力量積蓄和常年的汗水付出。他說,“希望同學們在安靜的校園里能夠沉心靜氣,以你們的師長為榜樣,做好每一門功課,熟諳每一項專業技能,深思每一次遇到的問題,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同時,也希望同學們不斷擴大自己的學習視野,了解世情國情,掌握人文歷史,做到融會貫通。”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楊潔:我們是在搞藝術
每逢暑假,就能在電視上看到86版《西游記》。這部《西游記》播出到今天已經30年了,但觀眾喜愛度依舊是最高的。那么,86年舊版的《西游記》,為什么能30年紅火不衰?
近日,一段西游記主創人員上《魯豫有約》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舊版西游記導演楊潔一語道出了這部劇能夠長紅不衰的真諦。楊潔說:“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沒有為獎狀,那個時候也沒有什么獎狀,我們這些主演一個月八九十塊錢,但大家沒有一個人叫過苦。”楊潔還表示,當時拍戲時按集給錢,而不是按月給錢,6年拍了25集,可想而知一集需要拍多久。她還透露當時拍戲時,孫悟空、豬八戒都受過傷。當時吊威亞技術并沒有現在這么有保障,飛來飛去經常會有演員因此受傷。楊潔還提到當時演員和幕后工作人員都有奮斗精神。之所以能夠把舊版西游記打造成經久不衰的經典劇集,正因為有那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