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要小看一個雞蛋,小看一棵蔬菜,這里面有文章……”“任何一個時期,黨的領導干部應該是吃苦在前,沖鋒在前,改革創新在前,勇于擔當……”2017年1月17日,四川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接受記者采訪時侃侃而談。
從一枚小小的雞蛋,侯曉春著眼于農村產業,工業布局,人才大計,致力于綠色發展脫貧攻堅,傾情于廣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思廣安計,謀廣安策,走廣安路。
2017年,廣安經濟發展目標已經確定: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8%左右,并自我加壓設立了GDP增長10%左右的“跳起摸高”目標。從侯曉春的言談間,我們深深感受到廣安“高目標”的底氣、信心和決心。
小雞蛋背后的大思考
記者:從四川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來看,川東北一極的廣安市2016年實現了兩個1000億。從這一年看,綠色發展給廣安的生態很大的促進。最近您在與網民交流時談到“雞蛋理念”,其中特別講到的一個觀點就是“小雞蛋背后的大戰略與大思考”。請跟我們分享一下這個理念。農村改革,尤其是扶貧攻堅,廣安未來又將如何做?
侯曉春:三農問題,農民,農業,農村,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是民生問題。我們過去的概念,農民好窮,農村好苦。但是,我們現在關心的還有精神脫貧問題,農民的可持續性增收和如何發展的問題。
這里面有很多要素,很多資源,精準扶貧的關鍵性抓手是什么?我的體會是打整體仗。產業和美麗鄉村相結合,也就是產業發展以后農民增收,農業經濟增長,才能有好日子。
農民非常樸實,有了好日子就想到有好房子。我們不要小看一個雞蛋,小看一棵蔬菜,這里面有文章。一個村有3000多人,自己養的雞生的雞蛋可達1萬枚,假如我們忽略了這些土雞蛋,讓這1萬枚土雞蛋在小商小販手中流失掉了就很可惜。如果在村里組織建立一個農業的農產品生產銷售合作機制,把土雞蛋集中起來送到超市里,在農村只賣八毛錢一枚的土雞蛋就可以賣到2元錢。
所以,村級單位組織收購出售農民產品,僅一枚雞蛋就可以賺三毛錢到五毛錢,村級集體的收入一年下來就有2萬塊錢。農村人均六分地七分地八分地怎么抓產業?要用農村改革的方法,讓土地資源有效地流轉,讓農民在土地流轉的時候到產業公司去。
公司打工有工資,土地流轉有分紅收入,農民就增收了。所以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農村發展產業來實現農民個人增收,集體經濟的增收。
好日子有了,好房子有了,黨委政府還要干什么事兒呢?引導農民建立好習慣。用水有干凈水,有廁所洗手間、廚房、院壩,有村級活動室、村級衛生室、村級文化體育活動等,鄉風民俗的全面升華,鄉村新秀才的培訓,這就是我們黨委應該要引導農民干的事情。
如果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把農民引導好了,到農村去鄉村道路干干凈凈,有潔凈的水資源,藍天白云,綠地,這就是新農村,就是脫貧的新農村,建成小康社會所要達到的變化。
四川省委提出來,農村脫貧以后,實現“四好”: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2016年攻堅克難,脫貧攻堅,我們已經實現了,三個縣的高標準脫貧驗收,按照省委總結的那樣,脫貧攻堅首戰告捷。
以改革創新推進廣安步入快車道
記者:在黨抓經濟方面,廣安市有哪些突出舉措?
侯曉春:廣安2017年的經濟增長約8%,廣安市在黨抓經濟能力這個方面,尤其是黨組織建設方面,帶領群眾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經濟強市方面,有很多舉措。
長期的黨務工作中,從黨的歷史無數次證明,只要抓好了黨的建設,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改革發展時期,都是成功的堅強的政治保障。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抓經濟發展的關鍵。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習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發展理念。經濟發展的中心目標就是讓老百姓富裕,所以小平同志講“發展是硬道理”。那么2016,是“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像省政府工作報告總結那樣,我們實現了開局之年各項發展的全面勝利。
2017年,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廣安順利換屆。換屆實現了風清氣正,給我們提供了新的班子,新的精神,新的發展思路和理念,理所當然思考2017年經濟發展的全面布局。那不是簡單的經濟發展,而是在五個發展理念的統領下,系統、綜合地來推動經濟建設,在換屆的新的一年取得上臺階的成績。
工作目標是給人民代表報告的目標,那是必須完成的任務,那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要求。四川省提出了7.5%,廣安提出的是8%左右的目標。
任何一個時期,黨的領導干部應該是吃苦在前,沖鋒在前,改革創新在前,勇于擔當,承擔起高標準的發展任務,歷史的使命所在。所以我們確立了一系列激勵措施來實現目標,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有能夠實現和超額完成的能力,給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
廣安從實際目標出發,通過改革創新,推進廣安的創新發展步入快車道。
廣安保稅倉讓川東北與世界零距離
記者:四川目前正在扎實推進自貿區工作,而廣安市也設立了外貿保稅倉庫。那么,廣安保稅倉對川東北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侯曉春:發展經濟有兩個需要我們關注的,一個是國內經濟,一個是國際經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那就是要國內和國外同步思考。爭取到了自貿區,這是天府新區建立之后又一個改革開放的了不起的成果,也就是說,成都自由貿易區與世界成零距離了。
川東北的廣安,能不能在國際這個平臺上也實現與世界的零距離,進行開放合作呢?廣安保稅倉庫和自由貿易區域的建立,這就是一種融入世界經濟的一個平臺。
廣安的保稅倉庫的特色就是一個川東北的開放合作平臺。它是長江上游一個很好的港口,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這“一帶”就是長江經濟開發帶。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廣安和省交投企業集團合作開發了廣安港口,百萬標箱,豐水期達3000噸運輸能力。廣安也通江達海啦,所以國際上的產品從上海到重慶港,再到廣安港,廣安融入長江經濟帶就和國際零距離接軌了。
保稅倉庫里,國際高檔消費品,包括國際的原裝酒和其他的,應有盡有,琳瑯滿目。所以,不出國不到美國就有美國的名牌,不到歐洲就有名牌手表,不到法國就可買到原裝紅酒,沒必要到日本去買馬桶蓋了,就在廣安買,價格是一樣的,和德國美國都是一樣的,能在廣安買到國際品牌。
記者:廣安外貿保稅倉的建設,會給川東北的經濟和廣安帶來怎么樣的變化?
侯曉春:第一,廣安保稅倉的建立,會讓我們的眼光和視野有很大的提升。第二,可以通過保稅倉的商品,審視我們的科技和附加值(與國際)存在哪些方面的差異。第三,(反思)工匠精神怎么體現。人家的產品是融匯了兩輩人甚至三輩人的專攻,一直不放棄,不拋棄,才有今天這樣的品牌。其實搞產業,生產產品和提供消費品,一定要精益求精,形成強大的工匠精神。第四,要發展經濟,要實體產業的振興。實體產業帶動一個地方的發展非常關鍵,多一些實體企業,少一些需求層級,多一些實在的發展,珍視自己的產業,少一些浮躁。
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廣安
記者:綠色發展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現在不僅要金山銀山,還要綠水青山,廣安的綠色發展,有些什么好的經驗?如何在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保證有一個美麗的廣安,一個舒適的生態環境?
侯曉春:發展經濟要解決排放問題,比如說火電廠。廣安的火電廠改成與國際接軌的低排放。建筑工地的揚塵,加強管理,污染是能夠解決的。
我們也思考循環經濟,廣安是循環經濟發展的示范區。按綠色發展的要求,生產項目綠色,生產過程綠色,生產的產品綠色。這不僅僅是工業問題,還有農業問題。農業同樣有污染,比如養殖排放。所以我們發展清潔水系統,包括生活污水的治理,小城鎮污水的治理和城市產業園區污水治理。我們計劃用五年時間,現已推行兩年,效果非常好,新農村建設是地埋式花園式,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水現在是a,一級a類標準的排放,城市里要達到地標3類。
廣安還爭取了森林城市,野生熊貓野化放養的基地等。下一步要引進比亞云軌在廣安生產,包括新型電動車。
低排放甚至不排放,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比如有一天廣安的小車也可能限購,城里面的小車加收排放費。我們也鼓勵大家坐云軌,云軌不是燒汽油燒柴油,是新型能源。
英才計劃破除人才配置難題
記者:廣安是如何解決發展中的資源配置問題?
侯曉春:廣安市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資源配置最不平衡的是人才配置問題。
由于歷史原因,廣安就沒有機會辦大學,沒有研究生學院,沒有博士/博士后站,這是最大的資源匱乏。其他的自然資源,我認為不是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反過來講,有資源的地方,不一定有好的產品和產業,這是國際上好多地區所證明了的。
廣安的人力資源的問題,人才的問題,英才計劃的問題,我們已經想了很多辦法和措施來解決。目前,我們已經請了一些以經濟學家、中科院院士等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共18位,為廣安作高端投資決策咨詢,帶動了200多位博士、博士后來廣安?,F在,我們思考要把人才留住。光有人才還不行,還要搞產學研基地、科學技術創新基地、高端產業園區基地,這是長期的任務。
高標準脫貧一個都不能少
記者:2016年,四川確定的全省有5個貧困縣脫帽,其中廣安是3個。請問現在3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的情況如何?
侯曉春:廣安3個貧困縣要脫貧摘帽,工作是非常艱巨的。脫貧的舉措,政策要精準,項目要精準,透明的資金要精準,文化的、醫療的要精準,還有“五個一批”等。黨員領導干部在一線,基層干部在第一線,發揮了了不起的作用。脫貧要精準到戶,查人家的衣服多少件,查有多少糧食。還要看廚房洗手間生活飲用水等,看村子里有沒有衛生室、文化室,村民的房子好不好,住起來舒不舒適,安不安全?還要把農民召集起來開會,無記名投票等,通過了驗收才能脫貧摘帽。建標桿做示范,高標準脫貧,廣安做到了,歡迎大家實地察看,按照脫貧標準去考察一次,去驗收一次,去詢問一次,調查村民滿不滿意。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廣安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