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華
DNA被譽為證據之王、破案“神器”,從1985年DNA檢測首次應用于一起移民糾紛案件以來,該項技術已經成為公安部門最有效的刑偵技術手段之一。一根毛發、一滴血液、一塊指甲……DNA檢測人員通過數據檢測鑒定分析,就能讓檢材“開口說話”,準確還原案件真相,讓違法犯罪者無所遁形。
作為北京市公安局DNA檢驗方面權威部門,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檢驗鑒定大隊四中隊,承擔著全市各類刑事案件的生物物證檢驗工作,為全國公安DNA系統的標桿示范單位。實驗室作為全國司法機關第一個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的單位,現已成為全國重點司法鑒定實驗室,全國公安機關一級DNA實驗室,全國公安機關唯一的警用STR試劑檢測中心。

張慶霞正在做DNA檢驗(攝影:傅祖興)
今年38歲的張慶霞,是近年來DNA檢驗鑒定實驗室涌現出一批德才兼備的年輕法醫中的一位。現任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檢驗鑒定大隊四中隊中隊長。自參加工作以來,共受理各類案件7000余起,檢驗檢材43000余件,出具鑒定書2600余份,參與破獲多起重大案件,為案件的偵破提供了重要證據。
2014年的一天下午本市發生一起持刀搶劫珠寶玉器店的案件,對周邊群眾和商戶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嚴重影響。為盡快破案,專案組民警立即走訪周邊群眾,并在當天深夜先后送檢疑似嫌疑人衣物、用具等涉案檢材16件。為及時準確提供破案方向,張慶霞帶領她的團隊開始了忙碌而有序的檢驗工作,僅用幾個小時的時間,檢驗員們分別在手提包、衣物、菜刀、飲料罐等其中五份檢材上均檢出同一名男性分型,考慮到數據比對需要時間,為爭取破案的寶貴時間,張慶霞主動與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聯系,針對此重點樣本信息申請加急處理,僅數分鐘便得到反饋信息,快速鎖定本案的嫌疑人,后民警在其暫住地將其抓獲。經民警工作,該人對搶劫珠寶玉器店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同時還交代已購買好逃離北京的火車票。民警將其抓獲的時候,他離踏上列車僅剩不到4個小時,而搶劫珠寶玉器店案件發生還不到24小時。案件偵破后,專案組民警對張慶霞的工作佩服不已,連嫌疑人在被抓獲的時候都沒有想到自己落網得如此之快。
2003年10月,市局連續兩天接報稱,在平谷區的不同地方發現碎尸塊。通過對碎尸進行DNA檢驗,認定上述碎尸塊均來自同一個體,由于發現碎尸塊的地方不是第一案發現場,偵破毫無頭緒,案件似乎陷入僵局。一個月以后,根據線索張慶霞團隊在海淀區一出租房內提取到地面、墻壁等多處血跡,經檢驗,血跡均與碎尸塊DNA分型一致,由此認定了碎尸現場。經專案組民警偵查,劃定了被害人的身份范圍。為進一步給偵查提供準確的方向,張慶霞要求符合被害人身份范圍的家屬提供家庭成員的血樣進行DNA檢驗,通過檢驗結果,成功地確定了被害人身份。案件取得實質性進展,該案的嫌疑人身份同時也水落石出,然而嫌疑人卻像人間蒸發一樣失蹤了。2015年5月,一起盜用他人身份案件中的嫌疑人引起了警方的懷疑,嫌疑人卻拒不交代其真實身份。從談話中,民警懷疑該人就是12年前碎尸案的嫌疑人,張慶霞通過對該人血樣與其父母血樣進行DNA檢驗比對,認定該人即為在逃了12年的殺人碎尸案嫌疑人,最終案件得以告破。
潛心搭建 DNA數據庫屢屢建功
2006年河北省衡水市發生命案,一女子被人扎死,現場遺留兩處不明身份男性血跡,由于現場環境復雜,該案件的偵破陷入僵局,8年間沒有重大突破。2014年6月,在國家DNA數據庫應用系統中成功認定其中一個男性血跡來源,后經復核確定為我市前科人員。在張慶霞團隊提供的線索指引下,河北衡水公安局迅速將嫌疑人抓獲,其對8年前伙同工友搶劫殺害女子一案供認不諱,積壓近8年的命案終于告破。2015年在北京市朝陽區發現一名男性尸體。民警在現場工作中,分別提取到四枚煙蒂,經檢驗,均檢出為同一個男性分型,同時在死者的手指甲中也均檢出該男性與死者的混合結果,檢驗員將該男性DNA分型結果輸入DNA數據庫進行比對,很快就將嫌疑人成功抓獲。
可以說,DNA技術日新月異,DNA檢驗鑒定技術人員同時也在不斷進取。張慶霞和她的團隊中的全體檢驗鑒定技術人員,不僅完成著常規的DNA檢驗工作,還在潛心搭建著北京市公安局DNA數據庫。數據庫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無不蘊含著他們的心血,數據庫的搭建不僅為偵破現案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也在破獲舊案工作中屢建奇功。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