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
亦莊的主路稱“榮華路”,好比城里的長安街,2016年進行了一次大修,有虛有實,給經常行走在附近的人不少困惑與歡喜。比如一點毛病沒有的混凝土馬路牙子掀了,全部換成花崗巖的,有些奢華。新的自行車專用道,用的是紅色的改性瀝青,剛開始煞是好看,可天公不作美,沒多久黑一道灰一道,花了。當然也有做得對又實用的,榮華路是南北走向,路寬車多,往東往西過馬路趕上紅燈要一路小跑,腿慢的半道燈就變綠了。現在好了,半道上有了小島,好像以前長安街上的黃色紅字的“安全島”,不過亦莊榮華路的小島有了新意,島內安置了座椅和花壇,夏天還會有遮陽傘。不管怎么說,這項設施提高了行人過馬路的安全度,在一些交叉路口的輔路上,還設了有導流功能的三角形小島,巧妙地將行人、車輛的軌跡區分清楚,井然有序。
雞年來了,“聞說雞鳴見日升”,初三天氣大好,奔著陶然亭公園廟會去了。花兩塊錢門票從南門進去,繞過云繪樓向東是慈悲庵,紅色圣地,和四周的熱鬧比是超級清靜。走上不高的臺階,門口的老槐樹,毛澤東和他湖南的戰友們曾經在樹下合影。進山門里面,北房是新修的觀音堂,對面的展室過去是李大釗經常活動的地方,后面是革命家們開會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周恩來和“覺悟社”,會場的一幅畫有點意思,那明明是鐵拐李,怎么就進了佛門,沒想明白。朝圣的另一個去處,是北門附近游樂場的“大雪山”,也只剩下它,鐵索橋等都沒有了。在上世紀70年代那是按照“長征”的概念設計的,玩起來得有點冒險精神,人小時看什么都大,現在滿世界高樓大廈,“大雪山”就不起眼了,可還是很受喜愛,這一次看它多了一個滑道,滿滿的往上爬和往下出溜的人。
雖然到了雞年,可還想說馬。關于馬,和北京有聯系的信息還有一些。據說北京也是我國古代名馬的產地之一,當“北京人”在房山周口店開山的時候,和他們前前后后在道上混的馬叫周口店三門馬,算是比較大型的,肩高1米50,頭部短而寬,四肢粗而短,老猿人吃過它們的肉,想來是餓急了。到距今四五萬年前的荒原上,曾經奔馳著一種跟野馬很相近的北京馬,它是由三門馬進化到野馬的過渡類型的馬,樣子很優秀,也是古代北京的特產,在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過。
中華民族和馬親近,最有名的應該是“胡服騎射”,從趙武靈王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到北京建都后的一個又一個王朝,馬背上的人總是多一分英雄氣概。大清朝有王府必有馬號,百年后能說起來的還都是文物。比如什剎海柳蔭街27號的濤貝勒府,1929年6月成立輔仁大學,主樓就建在王府的馬號和花園空地上。還有前海西街18號的郭沫若故居,以前是恭王府的馬號。最極端的事例在2017年1月4日《北京晚報》上看到的,講的是皇家御園變成御馬圈,說的是雍正賜給十七弟允禮的“自得園”,在圓明園西南墻外一里地,200多畝,后來老王爺死了,子孫爵位下降,失去了繼續住在自得園的資格。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該園結束了112年的王公賜園的歷史,成了圓明園的御馬圈,由內務府在那兒管理供皇帝出行的車馬,可惜了這允禮王爺精心營造的有點文化的園林。咸豐十年(1860年)八九月間,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大肆掠奪,御馬圈被搶走馬20匹、官鞍12盤,和其他那些被明奪暗搶帶燒毀、蘊含了幾千年中華文化的老物件比,好像算不上什么了。有幸逃脫這一大劫難的馬兒,正拉著咸豐皇帝奔承德避暑山莊去也。國難當頭,殃及御馬,所以在《御馬廄與八旗官馬》一書中有“上駟院御馬皆滅于庚申(1860年)及庚子(1900年)”之說。
過去的自得園當下是中央黨校的南院,屬于有思想的所在,雍正的賜名源自宋代理學家程顥的詩句“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聽著看著學問大了,可心態不一樣的人回味起來,仍然是七葷八素。好在和馬親近,總是有些正能量的。上文說到徐悲鴻畫馬名重天下,當代畫家韋江凡是他的學生,銘記其“師造化、師真馬”的教誨,就有了大成就。為了更好地觀察與寫生,韋江凡走遍了北京周邊及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的草原馬場,不斷研究自然狀態下馬的生活習性和形態,久而久之爛熟于心,閉目如在眼前。畫出來的馬有草書之勢,形象飄逸,氣貫神足,極富感染力。
立春日,應該是鞭打春牛,我還在想馬。讀《梁曉聲自述》(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版)里的一節“倘我為馬”,下面是讓人感動的段落:
成了作家,我在自己智力所及的前提之下,多少領略到了一些自由想象的快樂。
馬的一生像人的一生,也有著命運的區別。
軍馬的一生豪邁榮譽;賽馬的一生爭強好勝;野馬的一生自由奔放;而役馬的一生如牛,注定了辛勞到死。
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卓越作家布封,寫過大量動物素描的散文,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馬》。
布封的這篇散文簡直可以說精美得空前絕后。因為對于馬,我想,不可能有第二個人比布封寫得更好。
布封認為:“在所有動物中,馬是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
我也這么認為。
我覺得馬堪稱一切動物中的模特。
布封是那么熱情地贊美野馬。
他寫道:“它們行走著,它們奔馳著,它們騰躍著,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它們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于受人照料,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地生存……所以它們遠比大多數家馬強壯、輕捷和有勁;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也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進行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么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
繼續說“馬上就辦”的工作精神。
去年福建省出臺了《關于強化便民服務“馬上就辦”的通知》,1. 提出健全長效機制,建立統一的便民服務熱線平臺;在受理和辦理便民服務事項中,發現不屬于本單位職責范圍,也應當立即將信息發送到便民服務熱線或相關責任部門,按時辦結并反饋結果。2. 要組織對便民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按照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劃分類別,建立責任機制,明確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3. 要建立健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對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由牽頭部門主抓,責任部門配合,對職能交叉和管理權屬不明確的,指定兜底部門負責解決。4. 要求:投訴類的訴求件,必須在3個工作日內辦完并答復,咨詢類的訴求件,必須在2個工作日內辦完并答復,情況緊急或訴求簡單的事項,必須馬上處置當天答復,對少數確因特殊情況難以按時限辦結的,要在時限內向本級效能辦報告并經同意,同時向群眾作出說明。5. 要認真組織論證、依法依規取消不必要證明和繁瑣手續,簡化內部流轉審核程序,使群眾辦事更便捷高效。6. 各級效能辦要對便民服務“馬上就辦”情況開展經常性督察,建立督察問題臺賬,責令限期整改,逐項進行銷號,對整改不到位,問題比較集中的地區、系統和單位,實行跟蹤督辦,直接派人蹲點,督促有效解決。7. 把便民服務“馬上就辦”情況納入文明城市、文明行業(單位)創建和績效考評內容,對辦理和處置便民服務事項不力的,相關職能部門要給予紅黃牌警告或通報批評,同時由各級效能辦實施效能問責,在年度績效考評中給予扣分。8. 便民服務“馬上就辦”好的典型,將在《福建日報》“馬上就辦”點贊臺和《效能簡報》進行通報表揚,對督察中發現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點名通報。
因此,福建省福州市大大小小的政府服務窗口,現在都把“馬上就辦”這四個字亮了出來,高高掛著,是承諾,是壓力,更是在堅持和弘揚。和“馬上就辦”連在一起提的四個字是“真抓實干”,我覺得這簡明干脆的兩句話,就是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做事一是要雷厲風行不拖拉,二是要真實不虛結碩果。
2017年2月3日,新華社發表“改革,快馬加鞭未下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2016年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評”,開頭寫道:
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大刀闊斧、攻堅克難,以“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的智慧運籌帷幄、總攬全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嚴明責任、狠抓落實,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奮力前行,積厚成勢。
全面深化改革,翻過一山又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編輯·宋國強)
feimi200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