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嫻穎
【摘要】工程項目涉及設計、施工、建設、裝備供應、監理等多個單位,且需經建設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立項-項目設計-項目招投標等一系列流程,同時包含多個驗收和管理環節,其過程非常繁瑣。本文主要分析傳統轉資模式流程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轉資模式的創新內容與對策。
【關鍵詞】在建工程 竣工管理 企業資產管理 效率
在工程建設以及管理過程中,在建工程竣工后向固定資產轉化為關鍵環節,竣工項目的及時準確轉資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程建設管理完善以及財務管理等非常重要。以往的轉資流程工作量大、消耗時間長,且效率低,因此如何創新竣工管理對企業資產管理效率的提升意義重大。
一、傳統轉資模式流程
在結算與工程管理、合同相統一的基礎上,具備完整、準確、齊全的工程結算數據、資料以及手續,在建工程才可以轉向固定資產。通過歸集工程成本數據,準確計算從工程建造開始直到可使用所產生的支出,主要包括工程所需物資、人工、資本化利息、相關稅費以及間接費用等。當產生的成本在固定資產處于不可使用狀態之前,利用在建工程成本科目進行核算;當固定資產處于可使用狀態后,其產生的成本則轉至固定資產。
數據歸集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工程結算。工程結算由設計費、技術服務費、工程咨詢費、能源評價費、土建費、環境影響評價費、安裝費、環保驗收費、設備費以及勘察費等組成,轉資的基礎工作就是各項費用的結算。主責部門負責設計費、技術服務費、工程咨詢費、環境影響評價費、能源評價費、環保驗收費等費用核算,以合同和公司授權為依據,組織進行工程驗收,完成結算任務之后向財務部門遞送結算資料,財務部門以相關結算資料為依據進行結算。第二,專用設備。依據采購合同、發票、入庫清單對專用設備進行入庫賬務結算,供應單位的出庫手續辦理是以領用單位帶有簽章的出庫單為依據,財務部門再次核實,確認無誤后計入成本。
二、傳統轉資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轉資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財務部門按照賬面資料對固定資產轉資清單進行編制,但因財務人員不能準確判斷施工實際進度和完工情況,所以可能出現賬面信息不能完全對應現場信息的問題。第二,當工程項目滿足竣工驗收要求時,需立即提交申請,組織財務單位、工程單位和產權單位驗收,辦理好相關手續。以往公司僅關注工程建設與驗收,忽視工程交付使用時交接與盤點固定資產實物的問題,使其工作流于形式,主要表現為交接不明等,如實物與交付清單存在差別。第三,盡管正式轉資前期可以進行預轉資,但因預轉資過程只是把整體工程作為同類資產,并未將其分解,如果某個項目的正式轉資與預轉資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則轉資期間產生的費用則不能與實際相一致。
三、轉資模式的創新內容與對策
對傳統轉資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創新,使在建工程轉資的準確性和效率得到提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第一,對工程管理部門的職責進行轉變,使其不僅可以監督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性和完工程度,還可以在轉資過程中具備直接參與權利,對轉資清單進行確認,保證轉資數據正確,同時也更加明確資產界定劃分,防止產權單位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按照工程完工進度和試運行狀態,工程管理部門向財務部門遞交項目可使用狀態報告,財務部門以報告內容為依據,對工程結算進行及時核對,匯總并整理成本資料,再由財務部門提供建安、設備等相關費用的結算清單。第二,產權部門與工程管理部門協同工作。根據財務部門所列清單,并結合固定資產目錄中的分類標準以及編制建筑物、房屋等匯總表與明細表,產權部門與工程管理部門一同對單項資產造價進行確定,將其作為移交固定資產的資料。固定資產產權部門和管理部門檢查并核對交接資料內容,保證所有內容均正確之后,再由固定資產的產權部門與管理部門、工程管理部門、財務部門一同簽章,進行移交固定資產工作。第三,財務決算資金來源報告、工程竣工決算報告是由財務部門進行編制,對資金來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以及投資完成情況等作詳細說明。從工程竣工結算報告中能夠體現出各個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包括立項時間、資源來源、投入資金、完成情況以及固定資產的形成分類情況等,使轉資流程得到進一步完善。第四,更新改造固定資產技術主要目的在于改進企業產品性能、增加企業產品種類、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同時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消耗。以往為實現固定資產資本化所產生后續支出往往計入生產成本,而現階段轉資模式發生改變,使后續支出資本化,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在技術改造項目立項之后,裝備部與相關產權單位聯合,將技術改造所包含的資產范圍進一步明確,至各個項目的固定資產,同時向財務部門上報資產明細。由財務部以資產明細為依據把賬面價值向在建工程的核算中轉入。在完成技術改造之后,財務部門依據具體執行狀態對財務決算進行編制。最后由產權單位和裝備部門分攤技術改造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形成新的資產明細或新資產,上報至財務部門進行轉資。
從在建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中能夠體現出傳統與創新之間存在的差距。轉資環節中,工程管理部門的參與,便于財務部門將轉資流程理順,形成高效、規范且精準的轉資工作。財務部門對竣工決算報告的編制,使各個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清晰明了,對在建工程的精確轉資十分有利,使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和轉資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結語
轉資模式的創新,為轉資工作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數據,使轉資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在建工程轉資時,管理和控制工程的建設、投資、購置、營運等過程,規范并不斷完善轉資程序和管理制度,企業資產的使用與管理情況得到如實反映,使企業資產完整與安全得到保障,同時創新并發展了資產管理理念。
參考文獻:
[1]武曉紅.淺談在建工程項目在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經濟,2015,(26).
[2]戴瑩.在建工程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2,(16).
[3]樊宇.在建工程管理、核算過程中的問題淺析[J].投資與合作,2012,(09).
[4]陳淑玫.創新在建工程竣工管理提高企業資產管理效率[J].冶金財會,2014,(10).
[5]賈建峰.在建工程核算不完整的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