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婉媚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農村教師面臨著各種困惑,如何通過自己教學方式的改變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使數學教學真正呈現出一種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讓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也充滿活力,談幾點體會。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是前提
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教師本身具有創新精神會直接影響課堂的質量。要讓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也充滿活力,務必與時俱進,在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吸收成功、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用科學、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先進的理論來指導自己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并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努力提高創新能力,逐步形成獨具自我風格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創新能力的自我提高,才能徹底改變落后的教學思想,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誘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索中學會知識,“會學”知識,學會創新。
二、教學目標的把握,是關鍵
教學目標的達成,不僅僅是要教給學生課本上的數學知識,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全國嘗試學習研究會理事長邱學華教授說“要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首先要讓學生動起來。評價一堂課要看三個面:一是參與面;二是練習面;三是開口面。這三個面要爭取達到百分之百,數學課堂才能真正活起來。”教師只要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學生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有效的數學活動,是載體
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成長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從而學習有價值的數學。首先,教師必須轉變思想,由原來的先講后學轉變為先學后講,讓學生先動腦筋,也可以說是碰碰釘子,發現自己那方面不懂,帶著問題去討論去思考,而教師也應該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其次,教師要為小組分好工,讓每個學生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討論,誰當組長,誰做記錄,誰作總結,并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任務,都有機會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后,讓學生討論一節課的次數不宜過多,要選準討論的問題,優秀生已經會但學困生又不會的時候,才有討論的價值。
四、利用好教學資源,是根本
教學資源包括課本資源和生活資源。現在提倡的嘗試教學就有自學課本這一環節,不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而且教學緊貼教學大綱進行基礎教學,是一個逐步積累漸進的過程,從帶著學生看到逐步讓學生獨立自己看,我們要培養學生會看、會說、會做、會用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農村教師大多不敢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習慣于照本宣科,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完全置之不理。教師要用“活”教材,用創新的觀念和手段對待教材,“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我們要能充分挖掘和整合資源。
五、恰當積極的評價,是催化劑
小學生都喜歡老師的表揚,恰當的評價必然會引發同學之間的競爭,競爭會更加促進課堂活力,因此教師有針對性的評價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盡可能的采取積極的評價方式,既能激勵部分學生還要避免挫傷其他學生的自尊心。例如:我在接手新班級后,會宣布“星級獎勵方案”,里面有專門為學生制定的獎懲方案。課堂積極舉手發言獎一顆星,能提出一個問題獎一顆星,小組討論時教會一個學生獎兩顆星……如果違反紀律打一個叉,一個叉將會抵消三顆星。每個星期匯總,看誰的星星最多就是本周最優秀的,那可以得到一張表揚信,比上周進步最大也可以得到一張表揚信,如果能拿到五張老師的表揚信就可以得到一份神秘禮物。
總之,教學不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不懈的追求。我相信把以上這些觀點和自己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就能讓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也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