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馨
摘 要 在網絡高速發展環境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各有優勢和劣勢,并在不斷融合發展過程中共存共榮。文章以《人民日報》和“微博”為例,分析了《人民日報》作為傳統媒體體現的權威性,并探討了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似乎是水到渠成,但是新事物的發展伴隨著舊事物的消退總會出現一些弊端。
關鍵詞 人民日報;微博;新媒體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1-0005-02
1 傳統媒體是智慧型媒體
傳統媒體擁有的資源,是國家政策的資源,國家提出要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給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國家對于一些重要文件仍舊使用社論等進行傳達,比如《人民日報》社論就體現了國家意志和國家政策。
2016年里約奧運會結束后《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揚我中國精神,共享奧運榮光,由奧運健兒們談到體育模式的改革,并且文字較少,短短1 200字就把里約奧運會的金牌成果,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以及在世界上形成了什么樣的國家形象分析得淋漓盡致。大報彰顯的就是國家意志和國家精神,這種評論員寫出來的文字相比較新媒體的各媒體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是用詞講究,也更具權威性。
傳統媒體具有多年積累下的信息數據資源。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除了在現場的人發送的斷斷續續的文字資料外,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媒體是最先到達事發區域,進行先行報道,并且可以通過系列報道,專題報道等形式進行不間斷直播。
遇重大災害時,傳統媒體的優勢是可以結合各有關部門的分析進行采訪調查,預測災情,占據了新聞播報的主動權,新媒體固然快速,但信息數據資源阻礙了新媒體對于事態發展的進一步報道。
傳統媒體具有的人員優勢,從內容生產角度來講,商業網站還不能比擬。其中中國新聞獎的評選項目中也還未涉及新媒體內容的評選。其文章均從電視、報刊、廣播等平臺進行推選。
其中獲獎產品大多為系列報道,以2016年中國新聞獎特等獎為例,《轉變,中國道路的歷史性跨越——從十六大到十八大(上)》是由“任仲平”發表,這個作者可謂是鼎鼎大名,他不是一個人,他是一群人的名號是“人民日報重要評論”的諧音縮寫。“任仲平”是一個項目,是15年的品牌優勢,是一群新聞人的不斷努力,其文章觀點鮮明,論述透徹,文字清新,也形成了傳統媒體的一種新的創作機制。傳統媒體用其智慧和蓬勃發展的動力,屹立在媒體風暴中沒有動搖。
2 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在新媒體時代,從理論上說,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傳播者,傳播機構和個體受眾的區別也被縮小了;全球化傳播渠道更加暢通了,網絡即時通信、網絡博客、無線互聯網等很可能實現全球互聯互通,地理上的區隔被進一步打破,“地球村”進一步變成現實[1]。
以新浪微博為例,在報道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重病時,新浪微博中的自媒體營銷號就發出了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去世的消息,各大網站紛紛轉發,就在大家都誤以為李光耀已經去世后,網易新聞則發出一條道歉文章,稱總理去世消息有誤,目前病情加重。由此可見新媒體的消息雖然及時但準確性并不能保證,因為傳播速度提高,許多內容的真實性也不能保證,在信息量多元化的社會中新媒體的傳播更要把握好分寸,準確報道事件,應體現人文關懷,提升輿論的引導力。
現在微博上的所有消息來源的主要傳播者屬于“大V”。什么叫做“大V”?指的是在新浪、騰訊、網易、等微博平臺上獲得了個人認證擁有眾多粉絲的微博用戶,粉絲數通常在50萬以上。(數據來自百度百科)在大V的轉發和評論下,一件事情的熱度可能由幾百人關注,成為上百萬人關注的大新聞,他們引導著互聯網上的言論和話題,有些大V人數甚至超過千萬,可謂是半個媒體了。
正是因為網絡大V巨大的威力,網絡水軍們看到了這一點,許多的輿論聲勢就開始朝著不健康的形式發展。從第一代網絡推手“立二拆四”開始,各種荒謬的事件就在微博上逐漸興起,“天仙妹妹”“別針換別墅”等事件均讓“立二拆四”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因此“先成名,后賺錢”,也是許多網絡大V們追求的目標。
因為新聞的及時性使得新媒體過于相信迅速的新聞來源,而這種消息的真實性往往有待考究。也因為新媒體的傳播渠道較廣,即使得知消息有誤時也往往沒辦法改變假消息所產生的社會效應。新媒體的數據庫建立是直接依托在舊的報業數據庫中,傳統媒體在多年的新聞制作中關于政策解讀中的快速、直擊核心的報道是新媒體尚且難以做到的。
微博的50億用戶中產生了不同種類的文化,網紅文化、抽獎文化、寵物博主、明星文化。這些文化產生的效益幾乎不可估量,微博上人人都用的起iPhone,人人都出國旅游秀定位,人人都像明星一樣長著一張好看的臉,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一定程度上粉飾了現實的殘酷;當一位自媒體博主的粉絲數量不多時,經常會發現他們發這樣一條微博:“轉發本微博@三位好友送×××,微博抽獎平臺×月×日抽”這種文化在剛開始是一種自發的,吸引人群的行為,后來在廣大鍵盤俠的鼓動下,粉絲數量超百萬的博主不進行抽獎活動也會被鍵盤俠們指小氣,甚至被逼迫進行抽獎活動;寵物博主因為實時貼出自己寵物可愛的照片,得到關注,許多人開始效仿這種方式,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寵物,以期博得人們關注。
刷微博能讓你產生滿足感,同時也支配了你的時間,讓社會的工作效率下降;微博的類媒體功能值得稱贊,但各種謠言和謬論傳播的速度同樣加快;微博拉遠了人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人們可能對發生在世界另一端的事情了如指掌,卻對發生在身邊的事一無所知。
3 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展現的巨大潛力
水軍們不只是通過大V們,來進行輿論造勢,同樣也通過廣告的方式獲取利潤。在微博平臺上普通廣告商也會通過申請認證來達到為自己做廣告的目的。其中天貓、杜蕾斯,都通過申請企業官方平臺得到了很好的效應。比如天貓在微博上通過“我的頭好重啊啊啊”這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微博名稱已經得到了588萬人的關注,其中大部分的內容是模擬天貓吉祥物的語氣與網民們進行溝通,既起到了宣傳的效果,又達到了廣告的要求。杜蕾斯的官方微博以原創圖片為主,并且結合時事將自身產品與流行趨勢完美結合,無縫對接,關注人數也達到了170萬。
相比較起來傳統媒體需要蹲守新聞,不斷尋找需要的素材,微博則是讓人人都成為記者。其中有一件新聞就是受害者自己發在微博上尋求幫助。2016年4月3日,北京某酒店一女生遇襲事件驚現網絡,各種網絡大V們紛紛轉載,該女生4月4日上傳視頻后,經廣大網友紛紛轉載4月8日本案告破,微博簡直成了破案最佳平臺。
因為新浪是做門戶網站出身對新聞話題的捕捉更加靈敏,容易通過新聞話題聚攏大量用戶的持續關注,其中兩個特別就體現在“熱搜”和“話題”中,“熱搜”是根據大眾在微博上的搜索量進行的一個排行,這個排行量可以讓人們了解到最直觀的新聞觀點,而這個新聞觀點相對應還會有網友刷起來的話題相映襯。
許多人玩微博的初衷是趕時髦,大部分商業巨頭玩微博都是與自己商業利益掛鉤,因為平臺人數多,因此商業價值也巨大。許多用戶愿意在微博上傳遞自己真實的想法,因為微博與微信不同,沒有太多人認識,因此用戶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盡情表現自己的三觀和幽默感等具有強烈個人屬性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匡文波.新媒體概論[M].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