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歲那年,我認識了方小舒。他從講臺旁邊的特優生專座抱著書包走向我,本子撒了一地,整個教室都在竊竊私語。從此,我們就是同桌了。如果時光倒流,讓我看一眼自己的臉,當時的我一定面目猙獰。
不寫作業,上課不聽講,甚至被老師點到名字也沒反應,我的耳邊從此充斥著“方小舒”三個字——“方小舒,把頭抬起來!”“方小舒,把課本拿出來!”“方小舒,你來我辦公室一趟。”被叫到的時候,他就緩緩抬起頭,一臉茫然地看著前方,如同置身事外的高人,臉上帶著神秘的微笑。
“方小舒,上課你總說什么話!你旁邊坐著的可是年級第一名,你也不學學!”老師訓他的時候總帶上我。是的,我是第一名,從沒失過手。那時的我不知道哪里來的倔脾氣,不考第一絕不善罷甘休。無論題目是難是易,里面有多少狡詐的陷阱,我總能一一攻克,殺個片甲不留。因為穩操勝券,我甚至不屑于看成績單,因為第一名總是我。
而我永遠不理解,也不關心坐在身邊的方小舒在桌子底下擺弄些什么。只是偶爾看他擺弄得入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瞟上一眼。在那張堆滿練習冊和考卷的桌子底下,方小舒用牙簽組裝成一輛坦克,用很多一角的紙幣折出航母,用一百張考卷做成一架步槍。在我們都在為考試奮戰時,他弓著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鏡一寸一寸地看著那張世界地圖。
“有什么好看的?”我見他整個人都伏在地圖上,像一只潛伏在海底的蝦。
“里面的學問大著呢!”他話不多,尾音總是輕巧地帶過,說話的時候眼睛依舊望著前方,臉上帶著神秘的微笑。
那時,我沉浸在第一名的爭奪戰中,并將其視為榮譽和驕傲的資本。不僅要弄懂一道題目的解法,還要想出10種解法來替代它;不僅要背出要求背誦的課文,還要翻出三篇類似的文章背好;我把那些英文單詞背得滾瓜爛熟,只要是能讓我拿第一名的事,我豁出去都要做。所以,那時的我絲毫不在意方小舒嘴里說的大學問,那和我的目標相距十萬八千里。
當然,我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一次英文考試,因為聽力部分發揮失常,我全面潰敗,成績單的第一名不再是我了。“別哭了,是好事。”方小舒的聲音像是從遙遠的天際傳來,如夢似幻。我抬起頭,滿臉都是眼淚、鼻涕,狼狽地望著他。“你看,這里是地中海,這里是小亞細亞半島,還有希臘半島。”他指著地圖上一塊藍色的地方,手指在上面滑動,精準到位,對我說:“阿呆同學,你想過有一天會到這樣的地方看上一眼嗎?藍色的海把你包圍,你在海上。”他的眼睛里閃著從未有過的光,不再神秘,也不高深莫測,而是伶俐的、敏銳的、開闊的。我透過哭腫了的眼睛,看見一個驕傲的方小舒自信地笑著。我這才發覺,自己從未正眼看過他。他的睫毛向上翹著,毛茸茸的,上揚的嘴角兩旁嵌著酒窩,白皙的面頰變得紅通通的。“阿呆同學,世界很大的,你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不會只是這里。”他不緊不慢地說著,嫻熟地疊好舊地圖,放在書桌下。
從此,我開始注意方小舒——一個渴望被藍色海洋包圍的男孩。他一面沉浸在自己創造的世界里無法自拔,一面不得不應付著各方所需。
我見過他的母親,在家長會結束時心急火燎地沖向我,叫我不要那么自私,也幫一幫她兒子。我認識的這些老師,因為方小舒把班級的平均分拉低而氣急敗壞,卻對他束手無策。班級里的那些在操場上瘋跑的男孩,放學后泡網吧的男孩,聚在一起討論女孩的男孩,更是沒有把方小舒放在眼里。他書桌下的那個世界只屬于他自己,偶爾也向我敞開。
我好奇他為什么對這些在我看來微不足道的東西感興趣,畢竟,升學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一天放學后,我在校門口遇見方小舒,他身后的書包敞開著,嶄新的書本有一半露在外面。他走路的時候,腳一顛一顛的,校服褲被他踩在球鞋底下。
“方小舒,你家有多遠?”
“不遠,過九條街就到了。”
我停下腳步,偷偷瞄了他一眼,說:“你總不寫作業也不是辦法,以后我幫你寫吧。”
“不用啊,反正已經習慣了,突然寫得太好,老師肯定不信。”他撇撇嘴。
“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我試探著問他。
“我想做間諜。”他站在街角,眼神堅定,語氣鏗鏘,周圍的空氣突然安靜下來。夕陽的余暉照在他臉上,他的頭發在陽光下閃著金光。“出生入死,泰然處之。”他一字一頓地說。那一刻,空氣和時間都凝結了,只剩下一個我所不了解的方小舒,站在人群密集的街角,運動服上沾滿塵土,嘴角掛著舒朗的笑。
方小舒那年和我一樣,14歲。我們結識的兩年間,他在地圖上畫滿了紅點,我的試卷上挑滿了對勾;他航母上的飛機多了一架又一架,我書包里的習題多了一本又一本;他的手槍可以打出一連環子彈,我的成績單上總是一連環的滿分。我依舊熱切地回應著老師的要求、家長的渴望、同學的仰慕,而他不言不語地進行著他的“間諜計劃”,用削尖的鉛筆畫出一座座建筑的構造。
老師仍然不能原諒他的不上進,他媽媽還是會抓住我的胳膊要求我救救他,眼睛里噙著絕望的眼淚。畢業前夕,在我們的畢業紀念冊里,方小舒用歪歪斜斜的字體,寫下了這樣一句話:阿呆同學,那片藍色的海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愛琴海。——方小舒。
當我再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已經如愿考入省內最好的高中,以全區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尖子生的班級,和一群智力超群、戰斗力比我還強的人競爭,拼得你死我活,而方小舒卻不知所蹤。
當我拿著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考入理想的大學,因為長時間熬夜視力模糊、身體發胖的時候,我從同學那里聽說方小舒當了兵,在城郊的部隊。聽說他長到了一米九,力壯如牛,負重跑總是第一名。
15年過去了,我到了這個花費高昂、安身不易的城市打拼,每一筆收入都算得精準無誤,每個人的臉色都得學會揣摩。我的生活并不如兒時想象得那樣輝煌壯麗。我見過太多優秀的人,他們會把自己的未來規劃得清清楚楚,會朝著一個目標努力用功,也會為了達成目的不惜一切代價。我羨慕他們的堅定,卻也無比懷念那個曾在我的年少時光里一閃而過的男孩,勤奮、聽話、努力,他一樣不占,但我再也沒見過像他那樣自由的人了。
城市的夜晚雖然光鮮亮麗,卻總是讓人焦慮不堪。只有一晚,無論過去多久,我仍清楚地記得,我身處一片晶瑩剔透的藍色當中,小舟隨著海浪悠悠蕩蕩。陽光照在我的頭發上,渾身上下暖洋洋。我哼著歌躺在船頭,船尾坐著的人,嘴角兩邊有兩個酒窩,聲音像是從天際而來:“藍色的海把你包圍,你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