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群芝
【摘要】作文教學需要學生去發現、描寫真善美,做到真善美的和諧統一。作文的真要求文章要合情合理,作文的善要求文章表達良好的品德和觀點,作文的美要求文章飽含良好的審美情趣。作文內容從現實生活、民生民情、親情友情等人性善的方面入手,把自己的真實生活、真情實感,通過恰當的藝術手段,優美的表現出來,文章也就成為美文了。
【關鍵詞】真善美;合情合理;品德和觀點;審美情趣;和諧統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人類追求真善美,就是追求品味,追求覺悟,就是追求快樂的人生,真善美的和諧統一是人們所向往的理想境界。真象征知識與理性,善代表道德,美是內涵美。作文教學要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可以隨時隨地發現真善美、描寫真善美、創造真善美的熱愛生活、樂觀自信的人。假大空的文風,掏空了學生的想象力與率真品性,造成套話假話的泛濫,中小學階段改變學生作文的假大空現象,作文走真情化、人本化路線勢在必行。怎樣的文章才是做到了真善美呢?
一、作文的真是率真,是有感而發,要求文章要合情合理
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作文一定要真實,一定要是你感情的自然流露,這種真情實感能否伸向情感體驗的深處,能否讓讀者讀來產生共鳴,是作文成敗的關鍵。其次,抓住事物的特點、重點,充分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敘述。學生可以寫身邊的人,這樣熟悉人物的性格、熟悉事情的詳細經過;還可以寫偶然看到的事,或者書中了解到的事,經過加工,也能寫出清晰的事情。議論文所列舉的史實(即論據)要準確。我們要分清古人所處的背景時代、外國名人的國籍等。能否寫出好文章,首先取決于是否具有真情實感而不是寫作技巧。
二、作文的善是主旨正確,要求文章表達良好的品德和觀點
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不僅要教學生學會作文,而且要教學生學會怎樣做人,解決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思想認識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記敘文描述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表現美好的一面,有的是批判丑惡的一面,出發點都是表達良好的素質與品德。寫說明文的關鍵要把握一個主旨——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使讀者對某一事物有一準確、全面的認識。了解事物的基本途徑是身臨其境進行觀察,不僅要弄清楚事物“大概怎么樣”,也要弄清楚事物“究竟怎么樣”,以及弄清楚說明對象各個方面之間的關系??陀^地說明事物,它追求的是科學的真實。說明的對象是怎樣的,就必須如實地說成是怎樣的。準確,是說明語言的基本特點。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議論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以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練、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三、作文的美是情感美好,要求文章飽含良好的審美情趣
學生有豐富的情感,才能在愉悅的寫作氣氛中進行傳遞和交流,使習作教學富有生命力。領略自然風光,感悟美好生活。自然景物也是風月有意,草本含情,山河顯志。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地組織學生開展參觀、比賽、游覽及其他有益的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感。生活中的美丑會引發學生各種情感,形成他們對社會、對人事的基本看法,對于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教師要加以引導形成。文學賞析可以教給學生審美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了解文學作品當中的含義,領會其中的意境。了解作者的為人處事,作品在平常的創作和工作生活中對待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才是一個很重要的。這樣才能更深層次的了解作者文中的含義。對文學典故等一系列東西的了解,當文中如果出現一些典故成語等等之類的東西的時候,我們不但需要了解表面的東西,還應該了解這個借用中的映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讓文學的賞析更加完美。
四、真善美之間密不可分,要求文章將三者和諧統一
“真”是作文的基礎, “善”是文章的靈魂,“美”是文章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藝術魅力,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是文章產生強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真是善的基礎,只有描寫真事的事情,表達真實的情感,說理合乎生活本身的邏輯,別人才會信服,才會接受文章的思想。善是真的靈魂,善是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只是記錄生活,沒有自己的觀點,別人不能讀出其中的善惡正誤,真也就沒有意義了。有美的生活內容、美的表現手段,別人才會有興趣閱讀。真、善和美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互相映襯才會感人。作文寫出自己的真實生活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學會關注現實,關注人生,關注民情,關注疾苦,關注民眾,重視親情,感恩父母,關愛他人,呵護一切的生靈和生命……這都可算作人性的善的光輝和光芒;在文章之中,將諸多關心、關愛和關切之情,通過恰當的藝術手段,優美的表現出來,文章也就成為美文了。
作文的教學要面向生活,讓學生在社會自然中去觀察去感受,引導他們去發現真善美。中小學生的心理正處于發展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還沒形成,對事物的看法還不成熟不客觀,教師平時要重視學生人格的培養,同時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文章表述的不同??傊嫔泼朗亲鋈说淖非?,也是作文的追求,作文教學堅持真善美的觀念不可動搖。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