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博
【摘 要】爵士樂起源于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由美國南部的港口城市新奧爾良發展而來。爵士樂來自黑人,是布魯斯與拉格泰姆這兩種音樂風格的融合,這種音樂的節奏與樂器的配合非常神奇,作為舞蹈的伴奏是非常合適的。爵士樂隨著社會的變遷逐漸成了在全球流行的音樂風格,一經推廣就得到了廣大音樂發燒友的喜歡。本篇文章通過對爵士樂的風格進行歸納和整理,簡單地介紹各類型爵士樂的風格特點。
【關鍵詞】爵士樂;爵士風格;旋律;音樂節奏
中圖分類號:J6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066-02
爵士樂自從由美國民間創作誕生開始,在短時間內迅速席卷風靡世界各地,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看到有人在演奏或欣賞爵士樂。爵士樂中每一種音樂風格和形式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它們隨著時代變遷不斷地被人們創新,但始終維持著自身別具一格的音樂特色與獨特的魅力。對于爵士音樂的欣賞,要深切地去體驗其中的樂趣,要知道,爵士樂的每一種風格都是聽覺上非常美妙的體驗。
一、爵士樂的音響發展
二十世紀世界各地演奏爵士樂的音樂家們在演奏過程中不斷創新,逐漸形成各自明快的演奏風格,將原本意義上的爵士樂呈現出了更加新穎的獨特風貌。爵士類型的音樂所具備的第一大獨特的音樂特征就是它在音響方面的處理形式。爵士樂的演奏者在進行任何樂器的演奏過程中,都會嘗試讓手中的樂器演奏出非洲黑人歌手那具有豐富節奏感的嗓音的效果,他們會在演奏樂器的過程中隨意地改變音調強度,忽而升高忽而降低[1]。演奏者們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使樂器可以發出不固定的音色,打破了一種樂器只有一種聲音的傳統演奏形式,在樂器自身音色的基礎上增加音調的變化以形成新的音色。有些爵士樂的演奏者還會利用快速且音調輕微的顫動來提升音高,目的都是在音調色彩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爵士樂的演奏者會對一段旋律進行反復演奏,借助一些干澀與爆裂音的演奏手法對音響的幅度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張,這樣做可以讓音響設備所反映出的演奏效果更加熱烈,在原有動感的基礎之上讓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拋開這些加強的節奏,爵士樂的演奏者還會在表演過程中使用“弱音器”,并借助對喉嚨和聲帶強迫性的顫抖以發出和樂器聲音相同的尖銳叫聲[2]。同時還可以熟練運用樂器的滑音來實現在演奏過程中感情上如歌如泣的韻律效果,為了讓滑音能夠更好地表達演奏者所需要的效果,可以在樂器中裝置一些特殊的部件。隨著爵士樂不斷地演變和發展,演奏者在音響方面的處理手段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知名小號演奏者邁爾斯·戴維斯通過使用特殊的送氣方式,將小號粗糙嘶啞的顫音細化,變成非常柔和的聲音;而著名的獨奏演奏家萊斯特·楊則在不斷的演奏過程中將顫音演變成了音高上的升降,給音響的發展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啟發[3]。
二、爵士樂的旋律與演奏
(一)布魯斯的魅力
在爵士樂的音色和曲調當中,最有個性的莫過于布魯斯(Blues)這一爵士樂的風格了。布魯斯這種形式的音樂看起來通俗簡單,但它具有非常多的變化。布魯斯作為爵士樂中一項獨立的存在同時也是組成爵士樂的關鍵,是布魯斯為當今搖滾樂的發展和傳承開辟了道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4]。爵士樂中和聲的表現是在傳統和聲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是一種更自由的和弦音調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爵士樂和聲中最有特點的部分也來自于布魯斯和弦。布魯斯音樂風格的旋律大多是切分類型的節奏,擅長“布魯音”的使用。由于受到小調的影響,在唱到這些音節時經常會出現顫音和滑音的現象,乍一聽十分凄楚哀婉,因此才用“Blue”——憂郁將其命名。
(二)爵士樂器的選擇
在演奏方面,爵士樂的演奏與傳統的音樂演奏大不相同,自爵士樂風靡全世界以來,世界銷量最大的樂器是薩克斯管;長號因為可以演奏出其他銅管類樂器無法發出的怪誕奇異的滑音而備受爵士樂隊演奏者的喜愛;而小號在不同的弱音器的搭配下所產生的不同音色和一些較為特殊的音域構成了爵士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他演奏類樂器如鋼琴、吉他、電吉他等則有著非常強勁的和弦演奏能力[5]。對爵士樂隊來說,傳統的弦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和管弦樂器如圓號,這些樂器本身的音色是非常濃郁而深沉的,但太過柔和,所以并不適合在爵士樂中使用。傳統管弦樂器的演奏注重音量和音色的融合,而爵士樂則正好相反,爵士樂手們所追求的是讓每一種樂器都能夠發揮出最大的特色和優勢。
三、爵士樂的節奏和音色
(一)拉格泰姆
爵士樂在節奏方面最為突出的要屬拉格泰姆(Ragtime)。拉格泰姆的本質,是rag和time的組成,也就是“細碎的節拍”。它所使用的是一種別具特色的黑人旋律,遵照分音法對音樂的主題進行循環演奏,并對節奏進行變形。拉格泰姆在早期爵士樂中是非常流行的一種音樂風格[6]。大多數人在提到拉格泰姆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拉格舞伴奏,從這一點可以發現,大部分拉格泰姆風格的音樂都是由鋼琴進行彈奏。在早期爵士樂隊的演奏中,節奏組通常是由鼓、低音號與班卓琴所組成的,隨著后期爵士樂的發展,低音號逐漸被低音提琴所替代,而班卓琴也變成了由吉他接手,并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了鋼琴的演奏。
(二)獨特的樂器演奏
和傳統的音樂風格相對比,爵士樂最為獨特的就是它在演奏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發音形式和音色的變化。不管是人聲還是樂器都有著非常鮮明的特征,極大程度上突出了爵士樂的特色,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在眾多傳統音樂的演奏中清晰地分辨出來。爵士樂的特殊來自于樂器的使用,演奏者們在樂器的音色中不斷挖掘最大變化的可能性,讓樂器發出與黑人嗓音相類似的聲音。真正的黑人音樂,初聽時野蠻粗野,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其實是非常響亮和柔美的歌聲。這種圓滑而獨特的抒情手法是相當打動人心的。爵士樂正是在這一基礎上,融入了更加精彩的吼聲與呻吟,將這一風格音樂的靈魂更加突顯出來[7]。同時,在爵士樂的構成中,極具特色的演奏方法與歌唱技巧也是給音樂加分的重要環節,在這兩種方法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專屬于爵士演奏者的顫音。
(三)迷人的顫音
與傳統意義的顫音不同的是,爵士樂中的顫音是極具變化的,其變化方向多由窄到寬、由慢到快。通常情況下,演奏者會在接近尾音時加強顫音的力度,并不斷加快,更加提升了這一技巧在演奏中的表現力。演奏開始時,從第一個音節開始,爵士樂的演奏者們會從下到上進行滑音,達到預定的音域高度,當這段音節結束,又會從原有音域高度向下滑音,以表現出爵士樂獨有的特色。這些豐富多彩的音色與韻律的變化,不是依靠樂譜能記錄下來的,優秀的爵士樂演奏離不開爵士樂愛好者們日復一日的鉆研與練習,經驗豐富的爵士樂演奏者早已將這些演奏方式融入到自己的靈魂當中[8]。這些演奏者能夠依據不同的節奏和旋律制作出這些獨特的演奏效果,可以說,爵士樂由于其即興創作的特色和優勢,是由演奏者和作曲者共同摸索創作出來的。通常情況下,接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演奏者反而很難對爵士樂進行表演,原因在于這些音樂家在頭腦意識中并沒有符合爵士樂的新奇的演奏觀念。
四、爵士樂的即興演奏與彈唱
所謂即興表演,就是不經過思考,自由地對音樂進行演奏和彈唱,將音樂的魅力自然地散發出來。而爵士樂還具有一項顯著的特征,正是這種“即興”的表演。
爵士樂是一種即興的音樂演奏,是黑人文化與歐洲文化相結合所誕生的產物。在爵士樂中,即興方面的演奏與彈唱能夠分成兩種方式,一種是針對旋律方面進行的變奏,另一種則是通過對和弦的“擴大”創造出一種新的旋律。在爵士樂的即興演奏與彈唱當中,最為核心的一點就是自然,在早期爵士樂的發展進程中,爵士樂的演奏是由新奧爾良地區的行進樂隊所演奏的,這些音樂家并沒有接受過正規和良好的音樂方面的教育[9]。早期爵士樂的演奏,演奏者們并不只是無休止地對旋律進行演奏,他們想盡辦法讓這種風格的音樂變得更加有趣味、更加具備娛樂性。在當時的階段有一大部分音樂演奏者都不認識樂譜,所以即興表演是他們唯一且最為重要的演奏與彈唱形式。在一個完整的爵士樂作品中,進行即興創作的階段多為每個音節的第三和第四小節之間,這種長音的變奏被稱為“迭句”,在每一次的變奏過程中,其音色和曲調會極大程度上脫離原本的音樂節奏,但仔細回味可以發現,這種變奏的和聲框架仍然是完好無損的。
在爵士樂的即興演奏與彈唱過程中,樂器通過不斷的變奏所演奏出來的效果甚至是連演奏者都無法預知的,這種即興創作充滿熱情和活力,旋律上極具特色,但音樂依然維持一個整體的形態,可以說是相當精彩的表演[10]。在其他傳統音樂的演奏與即興創作中,“創作”是非常嚴肅的過程,必須要有優秀的創作才能配合精致的演奏,而在爵士樂的范圍當中,最為重要的并不是創作和演奏的先后順序,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音樂的熱愛。在這種熱愛當中,爵士樂的表演將創作和演奏合二為一,融合成一個整體。
五、結論
爵士音樂是一種獨特的音樂形式,對爵士樂來說,單純的描述遠遠不能表達出它的精彩絕倫。作為一種風格極具特色的音樂形式,爵士樂在音樂歷史中的價值無法估量。距離爵士樂誕生至今天全世界都風靡,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爵士樂一直都以它狂野、靈動的活力深受音樂界和廣大音樂發燒友的喜愛。經過百年的演變,爵士樂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歷史音樂風格,它是有靈魂的音樂,它最大程度地發揚并贊美了黑人音樂的智慧,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了黑人音樂文化中所透出的巨大光輝。
參考文獻:
[1]段寶君.論爵士鋼琴的基本音樂形態特征[J].大眾文藝,2010,(08):68-69.
[2]張春楊.爵士音樂與藍調音樂演奏風格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11):241.
[3]徐瀟.交融與滲透——淺析爵士鋼琴藝術在中國鋼琴教學中的啟示意義[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3,(03):175-177.
[4]羅丹陽.爵士樂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研究[J].樂器,2013,(09):56-58.
[5]龐渤.搖擺爵士樂在電子管風琴中的演繹與發展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3,(03):92-94.
[6]侯昀晨.歌劇《波吉與貝絲》中的爵士樂語匯[J].職業,2015,(24):173-174.
[7]殷玉環.中國大陸戶外流行音樂節發展現狀分析[J].音樂傳播,2015,(03):55-66.
[8]陳亞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尼古拉斯·卓斯樂的爵士招貼藝術研究[J].藝術百家,2011,(S1):186-189.
[9]于曉坤.淺議爵士音階與和弦延伸音、變化音的構成[J].科技信息,2011,(31):228-229.
[10]王鯤.古典與爵士元素在音高組織中的精妙融合——以賽伊的兩首現代爵士風格的鋼琴獨奏作品為例[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01):1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