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軍 (浙江省金華市教育局教研室,321000)
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課程的目標與要求發生了轉變。課堂教學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求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實踐和創新能力;如何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通過體驗、思考、探究、交流等方式獲得知識、技能和方法,培養應對問題、自我鍛煉、交流合作等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成為大多老師的選擇;那么在平時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這些學習方式,并和教學內容有效接軌。本文就教學中對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選擇與運用進行闡述。
自主學習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參與體育學習,是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更是終身體育的需要。自主學習不是自由的、放羊式的學習方式,而是在特定活動目標引導下的自主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利于學生根據學習需求管理和調控自己的學習。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教師是幫助者和指導者,而不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和灌輸者。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通過多種不同的合作形式參與學習,從而提升合作能力,并表現出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競爭意識、平等意識等。合作學習一方面可以是以合作形式開展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另一方面則是根據教師的安排所進行的合作練習或比賽。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創設出更多學生相互探討、相互幫助的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學習互動,提高課堂效率。
探究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生成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通過親身活動發現問題或探尋答案的過程。在體育教學中,探究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知識、技能地更有效掌握。探究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要把握好時機、內容、形式。探究的內容不能過易,更不能過難,探究的結果必須通過實踐驗證。教師及時對學生的探究學習作出評價。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三者對于培養學生對應能力發揮著不同的功能價值,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發揮著協同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三者可獨立存在,也可協同并存。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三種學習方式的運用一方面是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則重在促進內在品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體育精神等目標的達成。但是,學習方式的選擇也不是達成目標的唯一途徑,有效性是教師選擇學習方式的首要前提。
學習方式的選擇主要依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特點兩個方面。
以快速跑、前滾翻、武術(五步拳)、籃球(換手變向運球)四個不同項目類型的教學內容為例,并根據內容對學習方式的選擇進行了分析(見表1)。

表1 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策略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快速跑、前滾翻、五步拳、籃球換手變向運球四個內容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側重點都有所差異。
自主學習方式的選擇通常在復習課中體現。學生在掌握一定技能或一定練習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和發展需求,針對性地選擇練習,開展自主學習,才能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快速跑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項目發展需求開展自主學習:有籃球發展需要的同學可選擇已學過的結合籃球的加速跑練習(如加速跑接地滾球上籃練習);有足球發展需要的同學可選擇已學過的結合足球的加速跑練習(如傳球后加速跑接回傳球推射練習);部分學生不明確自己的需求,可選擇已學過的加速跑游戲進行練習(如加速跑迎面接力比賽)。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及時引導和評價。在籃球、足球等球類項目的學習中,部分內容在高水平階段的單元第一次課也可定義為復習課。
在快速跑、前滾翻、五步拳、籃球換手變向運球的教學中,選擇運用合作學習的角度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快速跑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一方面體現在為達成技能目標而開展的輔助性合作,另一方面表現在追逐跑、合作跑等游戲與比賽環境中的合作;前滾翻教學中的合作主要體現在保護與幫助、及相互評價中的合作;五步拳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表現為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學習組織、學習幫助和學習評價;籃球換手變向運球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一方面體現在技能練習、技術組合練習中的合作,另一方面表現在游戲和比賽環境中的合作。
探究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更多的是以方法探究的形式存在。一方面,探究學習是圍繞解決技術重難點而探究的練習方法的延伸,在表1快速跑、前滾翻、籃球換手變向運球教學中有所體現;另一方面,探究學習圍繞的是發展體能和運用引導下的組合練習方法的探究,在表1四個內容的學習中均有所體現。
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不同水平階段體育教學中被選擇、運用的策略進行分析(見表2)。

表2 根據學生特征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策略
通過分析發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選擇運用都需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根據不同水平階段的學生身心特征,科學地選擇學習方式,以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水平一、二的學生活潑、好動,學習專注力差,開展自主學習較難起到好的效果。水平三的學生學習專注力有所提升,可在設定多種練習方法的前提下,讓學生有選擇性的自主學習。例如,在《無器械障礙跑》一課中,教師在前面的練習環節中已經安排了跳過、鉆過、繞過、穿過同伴等形式的障礙跑練習。那么在游戲環節,根據之前的練習,教師讓學生自主組合三種通過障礙的形式進行比賽。這種有選擇性的半自主練習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水平四階段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且能明確自身的發展需求。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針對性地選擇練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水平四的學生也具備結合所學的練習方法,開展延伸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水平五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強;水平五階段開展的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運用,以及學生的差異化自主學習,如之前列舉的加速跑一課的自主練習。同時也要求課內自主學習延伸到課外自主練習。

合作學習在不同水平階段的選擇運用具有不同的意義。水平一、二、三階段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集體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在合作形式的選擇上,要以簡單,易操作為標準;水平四階段開展合作學習以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引導。在技能學習中多開展輔助型合作學習,在體能練習和游戲中多采用協作型的集體合作練習;水平五階段開展合作學習注重學生學習能力、情感態度、協作精神的全面發展。本水平階段的合作學習除了表現在輔助型合作學習、集體協作型合作學習外,重點關注“運用”維度下的游戲、比賽與組織的合作。
探究學習在不同水平階段的運用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水平一、二、三的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是開展探究學習的良好階段。但是,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探究學習需要教師引導下的,在一定環境創設下的簡單內容與方法的探究。例如,在水平一、二《多種形式的跳躍》一課中,教師在每組前面放三個呼啦圈,要求學生每次通過時不能用相同的跳躍方式。其中,呼啦圈的擺放就是教師創設的情境,學生的思考和觀察就是學生的探究過程。學生在練習中可以創造出多種形式的跳躍,教師可以將學生創造的方法進一步運用到下一個練習中;水平四階段的探究學習注重練習方法的多樣性探究。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有效引導,并及時對學生的探究學習作出評價;水平五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探究學習的開展主要表現在教師提出問題或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提供有效指導。例如,在水平五《籃球高低運球》一課中,教師提供的器材是標志盤,要求學生結合標志盤設計高低運球的方法并進行練習。學生的探究過程遇到了問題,教師及時提供了繞過標志盤的高低運球練習、利用標志盤的高低運球與上籃組合練習兩種思路。學生結合教師的思路創造出了多種練習方法。教師提供的指導降低了學生的探究難度,明確了學生的探究思路,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水平五階段的探究學習重點關注“運用”角度下開展練習方法的實踐性探究。

自主學習通常在復習課中體現。學生在掌握多種學習方法,適應練習的規律后,才能在自主學習中做到自主選擇和拓展練習方法。此外,學生在通過階段練習后,才能了解自己當前的學習情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針對性地選擇方法開展自主學習,這樣的自主學習關注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在自主學習中,教師是幫助者與指導者,要適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作出評價。
不同水平階段的學生,身心特點差異大,自主學習的能力存在較大差距。根據學生的差異,開展自主學習的自主程度也應有所差異。水平一、二的學生學習專注力差,開展自主學習很難達到效果;水平三階段開展自主學習可采用半自主的形式,教師提供多種練習方法,學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練習。重在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式;水平四階段開展自主學習采用的是全自主的形式,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合理地選擇練習方法或拓展練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發揮著引導和評價作用;水平五階段開展自主學習,強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自主學習方式,并從課內自主學習延伸到課外自主練習。
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以技能為目標,快速跑、前滾翻、五步拳、籃球換手變向運球四個內容的教學中,合作學習方式的均有所不同。快速跑教學中,合作學習體現在學生練習中的相互輔助;前滾翻教學中,合作學習體現在保護與幫助;五步拳教學中,合作學習體現在小組學習和評價;籃球換手變向運球教學中,合作學習體現在技術組合、技能學習中的合作,如籃球換手變向運球突破過人練習等。
協同合作的集體練習也是體育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協同合作的集體練習主要出現在游戲環節和體能練習環節,能有效激發游戲和體能練習的樂趣,激活課堂氛圍,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開展合作學習,也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特征。水平一、二、三階段一般采用游戲中的簡單的合作方式,如兩人一組的牽手跑、牽手單腳跳、牽雙手側身跑等;水平四階段的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有所增強,在教學中可有意識地增加兩人一組或小組為單位的相互輔助學習的合作,同時多開展多人協作型的集體練習;水平五階段的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目標要求,可在技能學習中更多地運用輔助型合作練習,在體能練習中更多地運用集體協作型練習,同時更關注“運用”維度下的游戲、比賽與組織的合作。

以往的探究學習通常出現在教學中的技術學習環節,以技術要領的探究作為探究學習的主要形式。新課標以來,體育課程目標發生了改變,更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和科學鍛煉的行為。在課程目標的引導下,體育教學中的探究學習由對技術要領的探究逐步轉變為了對練習方法的探究。
對學習方法的探究增加了探究學習的真實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不同姿態起跑的加速跑練習中,教師在坐姿起跑的加速跑練習后引入探究學習,提出學生自主開發起跑方式并進行練習。學生根據坐姿起跑的思路設計出了俯撐式起跑、跪姿起跑、單腳支撐式起跑、背對蹲撐式起跑等多種起跑方式,并依次采用大家設計的起跑方式進行了練習,豐富了練習形式,也增加了趣味性。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正好體現了探究學習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真實、有效、并具有可操作性。
對于學習方法的探究豐富了探究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習方法的探究呈現多樣性。如表1所示,前滾翻教學中探究解決“團身”技術的練習方法是對單一技術練習的探究;五步拳教學中探究已學步法和手法的套路組合創編是對組合練習的探究;籃球換手變向運球教學中探究換手變向運球的多種運用方法是對游戲和比賽的探究。
探究學習的開展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水平一、二、三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探究學習在此階段的運用需創設一定的情境,在教師引導下的,進行簡單內容與方法的探究與實踐;水平四階段的探究學習注重練習方法的多樣化探究,教師及時對學生的探究學習進行評價,從而促進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發展;水平五階段的探究學習注重在“運用”角度下的練習方法、游戲、比賽的探究。
[1]鄧若鋒.有效運用體育學習方式的操作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1.11:47-50.
[2]鄧若鋒.走出“轉變體育學習方式”的認識誤區[J].中國學校體育,2011.09:38-40.
[3]于素梅.上課的門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4]邵偉德,邵天逸,李啟迪.略論體育學習方式[J].體育教學,2015.0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