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霞
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性探討
◆郝明霞
在現代化企業建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對于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成為當前關注的焦點話題,使企業的發展受到掣肘,并顯現出日益加劇的態勢,而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正是企業內部控制缺失的具體、外化的表現,為了較好地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要充分認識到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對于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性地位和意義,并采用有效的措施,以較好地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
內部控制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為了達到預設的結果,而采用的一系列內部控制方法、流程及具體舉措,以較好地保證資產的完整安全與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性,全面地提升內部控制效率和效果。其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有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活動、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內部控制信息溝通、內部監督等。
會計信息失真則是針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與相關的規定有較大的偏差,無法對各項經濟管理業務內容如:財務、生產經營、現金流量等,進行真實而完整的反映的情形。由于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而導致企業對外披露不可靠或不及時,顯現出我國會計信息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現狀。
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具體表現于以下內容:
(一)企業組織架構與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企業組織架構是由各要素相互鏈接而形成的框架體系,包括組織架構的合理設置、人員設置及信息流通等方面,其中:組織架構的合理設置對于會計信息失真有直接的影響和關聯性,職能明確、權責統一的組織架構可以形成相互制約、彼此分離的狀態,較好地防范風險。而不合理的組織架構則會形成難以控制的財務混亂局面,最終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和問題。內部人員的設置及能力對于會計信息質量也有直接的關系和影響,尤其是會計部門和信息監督部門的人員,如果人員配置不當或能力存在較大的缺陷,則難以滿足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需求,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
(二)內部審計與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內部審計主要是對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以及時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和偏差,了解和監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具體運行狀態,使之務必真實、合法和有效,并采用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措施,以較好地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然而,企業之中的內部審計工作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主要體現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獨立性不強,一些管理人員還將內部審計人員依賴于財務部門,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認識不夠清晰,這就使內部審計無法起到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監督和控制,引發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
(三)企業文化與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在企業長期運行的過程中,積淀而成企業特有的文化,其文化理念和準則引領企業的業務經營管理活動和行為,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實施也有極大的影響和關聯。由此可見,良好健康的企業文化有助于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而不良的、有缺失的企業文化則會誘發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四)人力資源管理與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企業在運營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是極為關鍵的部分和內容,通過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和評估,可以較好地實現對人員的激勵和全面的規劃,以全面發揮企業人員的潛能,最大程度上發現人才、應用人才。從企業管理者的層面來看,管理層的素質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有直接的聯系,如果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素質較高,則會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而如果高層管理人員的能力有限,則會產生縱容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和問題。從會計管理人員自身來看,如果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較高,則可以自覺抵制誘惑,依照會計相關制度和法規,以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真實、完整而準確地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態;而如果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有限,則會出于利益的驅使之下提供虛假信息,最終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的外在表現主要為以下方面:(1)沒有準確地應用會計估計和會計原則。這是由于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諸多的不確定事項,這就需要進行會計估計,包括對壞帳的比例、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資產的減值等內容的會計估計,在進行會計估計中存在與企業的變革發展與創新不相適應的問題。而會計原則則主要是在權責配比方面的不當操作、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歸屬爭議等。(2)收入、利潤及費用的不當操作。在對會計信息進行加工操作的過程中,收入借鑒了國際化的會計準則,費用及收入的配比存在與現有的企業資本化條件的不相匹配性問題。
會計信息失真的內在深層原因,主要應當從以下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
(一)企業治理機制中的問題。在現代化企業建構的過程中,企業治理大多由董事會、管理層直接控制,這種直接操縱的治理結構會誘發利益驅使之下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同時,企業治理結構也存在不夠合理的問題,由于企業的組織結構大多是職能制的組織結構,相對集權化和穩定化,難免存在高層領導直接干涉財務會計部門的現象,而這種管理權力高度集中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會誘發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從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來看,由于各職能部門之間存在行政關系上的并行關系,缺乏有效而全面的橫向溝通,這就使企業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隱患。
(二)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問題。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還存在較大的漏洞,存在管理層年齡結構偏大、學歷較低等問題,同時,對于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也不夠完善,難以充分提升會計管理人員的素質,引發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三)內部監管中的問題。在企業的內部監管體系之中,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存在依賴于財務管理部門的意識和想法,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內部審計和監管工作的開展,使企業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
(一)完善和優化企業內部組織架構體系。為了更好地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實現完善的內部組織架構中的權責匹配性,要致力于健全和優化獨立董事會制度,要優化股權結構,使企業股權多元化,避免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并加入獨立董事,以縮減董事會成員的比例,實現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完善和優化。同時,還要完善和優化企業董事會的績效評估制度,用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衡量董事會的業績,并通過考核量化的形式確定董事會成員的薪酬。在透明、高效的優化權責互衡機制之下,可以較好地避免利益驅動下的信息失真問題。
(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要從人員素質上入手,要使企業所有成員及時溝通和協調,領導要做好表率,成為員工的榜樣,會計管理工作人員要開展定期的業務培訓和道德教育活動,以法制法規作為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約束,在遵守財經紀律的前提下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提升自己的會計業務能力,減少在會計管理工作中的誤差,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三)強化內部審計與監管體系。為了更好地控制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審計與監管體系的完善和優化,要使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獨立性地位和作用,要保持自身審計工作中的獨立性、專業性和權威性,應當在總經理或董事會直接領導之下,實施激勵和約束機制,根據工作業績的不同加以獎懲激勵,從而有效實現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和有效。
綜上所述,企業的內部控制對于會計信息失真而言有極為密切的聯系,要關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相關要素,使之不斷完善和優化,從不同的角度防范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減少和規避會計信息失真風險,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