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馨 斯浩倫
大學社團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以河北農業大學為例
◆溫 馨 斯浩倫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建立五年以來,社團數量不斷增多,已經成為校區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但是,內外管理制度不完善,資源缺乏,活動質量不高等問題,嚴重限制了社團的發展。學校應在正確認識校區社團現狀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對策,以促進校區社團的發展。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社團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從2011年建立至今,正式注冊社團44個,共分為五大類:文化藝術類(9個)、興趣愛好類(13個)、學術科技類(9)、體育運動類(11個)、公益實踐類(2個)。從縱向看,新社團成立迅速,增長明顯,可是每年成立的性質重復社團偏多;從橫向看,社團發展規模不平衡,興趣愛好和體育運動偏多,而公益實踐類極少。社團納新時有些社團車水馬龍,而有的社團門可羅雀。就2016年校區相關數據分析,社團發展學校招生1710人,社團共納新1165余人,其成員覆蓋遠遠超過學生會、志愿者、科技協會、藝術團等學生組織。同時為響應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于2016年1月13日年印發《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繁榮于校園文化建設,服務于社團健康發展,深化高校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校團委開始注重社團并提出“一心二環”,為此,認清社團發展出現的問題以及研究相應的對策尤為必要。
(一)缺乏科學有效的內外管理制度
1.學校部分管理混亂籠統,管多扶少。學校缺少針對社團管理的相關文件及制度,但在一些社團發展必要條件上卻限制過多,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1]。例如禁止社團迎新生、拉取贊助、批場地流程復雜且困難。
2.社團聯合會尚未完善社團相應手冊。社團實際的管理組織是大學生社團聯合會,但社聯成立時間短,至今缺乏切實有效的社團工作手冊、社團管理層監督、社團財務管理等制度。社團發展相關的必要制度亟待補充和健全。
(二)缺乏資源和有效的指導
1.對外聯系平臺經常性斷層。社聯在2016年和黃驊市當地三所高校的社聯建立了交流合作,部分社團以此為契機,和友校性質相同社團合辦了許多活動。但是基礎薄弱,且主要依靠社聯和社團的自發性,一經換屆人員變動,管理者思想不同,就會失去交流的平臺,出現間接性斷層。
2.無法滿足社團發展的物資場地等要求。學校周圍環境相對閉塞落后,學生活動范圍局限,學校共44個社團,目前仍然沒有一個固定的場地,部分急需場地訓練的社團只能通過租借、審批的方式獲得場地。
3.社團指導老師指導力度不夠。校區的社團指導老師大多數來源于本部調任或者外聘,并不能長期在校區為社團作指導。況且每個社團的特色不一,校區現有的老師無法滿足社團的專業要求,指導作用有限,且學校并沒有關于社團指導老師的相關激勵措施,老師精力自然不放在社團身上。
(三)社團活動質量不高,創新能力欠缺,依賴性強
1.社團活動質量不高,人員流失嚴重。社員參加社團是因為興趣,而真正進入以后,發現社團活動雖多卻都粗制濫造,就失去興趣離開了社團。社團舉辦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都大同小異,重復枯燥,甚至模仿和復制以前或者其他學生組織,社員產生審美疲勞,久而久之參與度就越來越少。
2.社團舉辦活動更傾向依賴社聯,缺乏獨立性。社團從思想上就認為社聯就應該包辦一切出人出力出錢出物資,就應該是服務于社團滿足社團一切要求。實際上這種觀念是不利于社團長期發展,社團要想走的長遠就必須在資金、物資和人力上實現獨立。[2]
(一)完善社團內外管理制度。
在外部管理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對社團的扶持,尤其是資金和場地的支持。在內部管理方面,社聯和各社團應盡快制定出適應社團發展的社團管理手冊。
(二)加強對社團的專業指導。
針對社團缺乏專業指導老師的情況,各個社團可以通過與當地的專業人士或水平較高的業余愛好者取得聯系,不定期的請他們來到社團進行相應的指導,以此提高社團專業程度。
(三)鼓勵創新,提高社團活動質量。
社團的運行和活動的開展,光依靠學校的資金支持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積極到社會中尋求更多的資金來源,例如可通過為校外企業做廣告、宣傳、服務等形式吸引校外企業的支持,還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識優勢、專業優勢開展面向廣大學生、面向社會的各種服務,通過無償服務和有償服務的結合,實現社團經費的來源多元化。
[1]劉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團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2]方壘.大學生社團存在的問題分析——以山東大學為例[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34(01):135-137+141.
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