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璇
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應用研究
◆張 璇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高職院校應該突出自身特色,進行教學改革。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知識應用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實現高職教學改革的目標。將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入到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進行實證研究,以期為同類院校實施探究式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探究式教學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技術設備不斷更新,社會需要更多的高素質創新型技能人才。因此,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等多項政策文件,為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然而,高職教育的發展在面臨機遇同時,也面對著巨大的挑戰。這幾年高職院校的進入門檻不斷降低,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下降的趨勢。為了讓文化素質不高的學生聽懂深奧的專業課程,“滿堂灌”教學方式依然占據統治地位。在“教師為中心”教學理念影響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創新等能力的培養受到嚴重阻礙,也進一步影響其專業素養和能力的提高。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需要突出自身特色,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教學改革。高職院校可以將專業課程作為突破口,以教育學理論為基礎,構建探究式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效果,實現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一)探究式教學理論。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或小組等多種組合形式嘗試探究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創新和動手的能力,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能力的培養,能夠實現高職教學改革的目標。
(二)主體性教育理論。主體性教育理論是指在教學改革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積極創設條件,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從依賴教師教學到能夠自主學習。學生主體地位的確定是高職教學改革的重點,只有實現主體地位的轉化,才能實現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最終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創新等能力的提高,滿足社會的需求。
(三)任務型教學理論。任務型教學法是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執行過程中,以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認知能力,調動其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做中學”,“學中做”,是一種適合語言學習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布置的任務要有目的性,也要具有開放性。任務的完成過程不是預定的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合探究式教學模式,設計高職專業課程教學方案,應用于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進行實證研究。
(一)探究式教學實施前準備。《專業英語》課程是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必修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聽、說、讀、寫、譯的學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所需的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基本適應計算機信息管理相關崗位專業英語的要求,并且培養學生善于溝通表達、自我學習、創新探究、團隊協作的能力,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以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為依據,重新規劃教學內容,主要設置六個教學模塊,分別是 Office Automation、Computer Programming、Multimedia Application、Network & E-commerce、Global Software Outsourcing、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每個模塊的教學都包括單詞和詞組的學習、專業技術文章的閱讀與翻譯、角色扮演的口語練習、專業英語的寫作練習等內容。
為使教學過程更加順暢,以規劃好的教學內容為基礎,準備符合探究式教學的資源。以學院精品課網站為依托,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同時,將課程標準、教學課件、電子教材、教學視頻、練習題等教學素材上傳到信息平臺,使學生在課前、課上、課后都可以自主探究學習。
(二)探究式教學實施具體過程。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對Office Automation和Multimedia Application,以及Network & E-commerce模塊的知識比較感興趣。以Network &E-commerce模塊中Network教學單元為例,說明專業課程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具體過程。
1.組織教學。在課堂教學開始時,教師需要把本次課教學目標告知學生。Network教學單元的目標是學生了解互聯網的發展史與工作原理,掌握互聯網的應用現狀。
2.創設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一段關于網絡發展歷程的教學視頻,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結合平時上網的實際經歷,說出對網絡的認知。
3.提出問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對網絡的認知情況,提出研究問題,引出教學任務。
A.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Internet? Do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How does the Internet work?
B.Finish the reading material—passage A.Do the exercises on Page 68.
C.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Internet?
4.自主探究。學生自主探究之前,先進行分組。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負責協調、組織和分配任務,并統籌安排。
分組之后,學生根據教學任務完成課本中文章的閱讀,利用自己學習到的語法、翻譯技巧完成課后習題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到信息平臺查看、學習教師提前錄入的重難點單詞、詞組和語句的講解視頻。因為時間有限,小組同學可以分工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
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也參與其中。在不同的小組中輾轉,教師不僅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探究,還要負責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任務中出現的難點問題。
5.小組總結。學生除了要完成上述的探究任務以外,還要完成小組對話的編寫(創新任務)。每個教學單元中教師提出的最后一個探究問題的答案基本上都是開放性的,學生需要從信息化平臺、書本或互聯網中尋找有關資料,與小組同學商量、探討。
經過小組討論之后,每個小組都要以自己組員找到的資料自編一個小對話,來完成教師提出的最后一個教學任務。這個小對話要做成PPT的形式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每個小組都要派出相應的人員,演說小對話。
6.多元評價。對于小組的對話展示活動,同學之間先進行互評,然后教師進行點評,找出邏輯錯誤與語法問題。在整個探究教學活動中,教師認真記錄每一個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根據學生的閱讀、翻譯和口語的綜合表現,以及學生自評和互評的結果,給出一個綜合的評價分數作為一次課的平時成績。
在課程結束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也要把課程的重難點再次強調,梳理一下課程的重點內容。
(三)探究式教學實施效果評測。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前幾屆學生對于《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大,但經過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和改革教學模式,可以發現學生上課時比較積極主動,教學任務也完成得越來越好。每次課程結束之后,學生形成性考核成績都很不錯,遠遠高于前幾屆學生。
通過與學生訪談式調研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比較認可探究式教學法,并認為自己在學習中獲得了較大收獲,不僅掌握了大量的專業英語的知識,而且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與人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參與探究知識。
通過采用行動研究法在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英語》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策略,發現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確實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對于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將不斷深化探究式教學的應用研究,以期為高職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1]丁小文.高職課程中基于數字教育游戲的探究式教學研究——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D].浙江工業大學,2013.3
[2]陳慶霞,楊迎娣.探究式學習與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商務英語精讀教學為例[J].消費導刊,2016.8
[3]陳竹.淺論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J].經濟管理者,2016.8
科研項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6年度課題高職院校開展探究式學習與教學模式創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ⅩⅥ474)。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