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貝德,張建華,龐文燕,李曉琳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葛貝德,張建華,龐文燕,李曉琳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研究以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為中心,展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討,提出了加快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推進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抓好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的教學細節,深化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對外的合作機制等方法,為豐富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發展方式和體系提供了參考。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師資隊伍的質量和效能是學科建設的關鍵,是人才高效能發展的根本,在信息化和數據化普及的今天,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更應緊跟社會步伐,要將建立高素質、高效能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師隊伍列為核心和重點,確保人才的成長與發展。
1.1 優化師資隊伍的構成
師資隊伍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要素是年齡、學歷、職稱、教齡等,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進行師資隊伍建設時,要優化教師的年齡結構,提升教師隊伍的學歷和職稱水平,將教育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的教師引入到教學第一線,同時要進行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師的在職學歷提升工作,擴大高學歷教師在師資隊伍中的占比。要規范職稱評定和晉升工作,發現教學人才要及時給予認可和正確評價,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1.2 加快產學研結合的步伐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應該將教師和相關人員分批選派到企業和科研部門,進入生產和服務的第一線,以掛職鍛煉的方式了解社會上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的具體要求和實際狀況,同時將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的科研成果積極向企業和社會推廣,真正實現產學研的一體化,在提高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影響力的同時,提升教師實際水平和素質,在獲得實踐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上,加速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1.3 引進外部人才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要出臺相關的政策,將社會上的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企業中的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技師,聘請到教學的第一線,發揮外部人才在實踐環節的優勢,形成與外部人才良好互動的“共同體”,在擴大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的同時,提升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質量。
2.1 建設精品課程體系
“以點帶面”式的發展是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育的客觀實際和基本發展策略,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建立精品課程體系,通過精品課的有效突破,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精品課程體系建設起到推動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作用,進而為人才發展提供質量與體系基礎。
2.2 增加課程門類
客觀地看社會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整體趨勢,要向高質量化和復合型方向發展,在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建設中,要不斷調整課程體系,不斷豐富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課程門類,增加通識教育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實習實踐課程、職業標準課程等相關內容,全面擴展學生的視野,將更多的理論、專業知識,操作和管理技巧傳授給學生,加快學生培養速度。
細節決定著教學的成敗,也決定著人才發展的效率和質量。高水平的人才需要高水平的教學為發展基礎,這也是學科建設的關鍵。
3.1 嚴格實施教學計劃
教學規劃是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的基礎,也決定著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的細節。當前,要建立教學設計與計劃體系,確立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的重點,突出教學的難點,使職業標準能夠全面反映到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計劃和實踐之中,更有效地確保教學的系統、科學、完整發展。
3.2 加強對教學的檢查工作
教學檢查工作既是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的監督和檢查,同時也是對教學現狀和問題的有效反饋,因此,要以職業標準為前提,強化教學工作檢查環節。要以數字化和信息化為基礎,職業標準為參考,量化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工作,建立評估、評審、聽課等相關制度體系,同時向教學課堂和教學成績兩方面覆蓋,形成對教學質量的控制和監督,確保學生始終處于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中。
3.3 完善教學保障體系
教育不單單是教師單個群體的事情,高質量的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必須要有高水平的保障體系為支持。當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要形成保障機制和保障體系,全面支持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的實際工作,解除困擾教學的難題,減輕教師的思想和工作負擔,以教學為重心,全面貫徹和落實專業職業標準,加速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學生成長進程。
3.4 擴大教學范圍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不應停留在課堂上,要將教學的空間和范圍向學生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滲透,利用網絡、電子技術開辟教學新手段,發揮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的優勢,強化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過程,形成以職業標準為重心的支持體系,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在擴大教學空間和范圍的同時,提升人才培養速度和質量。
4.1 建立學生走出去機制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要敢于將學生置于現實實踐中,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鍛煉形成學生自主發展、高效能發展的保障。當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要以職業標準為前提,做好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通過軟件建設和硬件更新更好地適應現實發展,與企業、科研單位建立良性互動的合作框架,真正將學生送到社會和企業中,通過社會力量和企業資源實現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的全面提升和成長。
4.2 完善畢業生反饋機制
要有長期和發展的眼光,要與過往畢業生保持聯系,特別是要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用人單位的評價給予高度重視。通過畢業生的工作反饋和反思,實現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調整、優化和創新的支持。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也要做好與用人單位的溝通和聯系工作,通過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和評價建議,不斷加強對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的完善,使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更加適合人才成長和社會實踐的需要,獲得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學生、社會、企業的共贏格局。
提升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建立良好的人員隊伍,需要長期的、艱辛的努力和付出,要持續進行師資隊伍建設,做好課程改革和教育創新,深化與企業、社會的交往程度,完善教學管理機制,為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的發展和成長奠定教育教學和網絡系統基礎,形成系統化建設和科學化建設的有效支持。
[1] 郭保生,袁富貴,丁斌.建筑專業集群所需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定位[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106-107.
[2] 唐小方,郭保生,陳曉旭.適應建筑專業集群的土木工程本科人才職業面向研究與分析[J]. 江西建材,2015,(23):114-115.
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GE Bei-de, ZHANG Jian-hua, PANG Wen-yan, LI Xiao-lin
(Har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150081, China)
Based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details and deepen exter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enrich the personnel training, development mode and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Training mode
2017-04-16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高職院校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與職業標準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ZJC1316020);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課題“與職業標準相吻合的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問題研究與實踐”(16G538)
G717.3
A
1674-8646(2017)12-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