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超(廣州機械設計研究所,江蘇 南京 510000)
關于LNG氣化站工藝系統和主設備選型優化方案的探討
楊立超(廣州機械設計研究所,江蘇 南京 510000)
隨著人類不斷進行工業化發展,讓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加劇。這也促進了人們對新能源的發展。而液化天然氣因為自身具有經濟環保特性,而且在地球當中的儲備量高等諸多特點,在人們生活中得到廣泛使用,也在我國得到了大力發展,并建設了大量的LNG氣化站。本文對LNG氣化站的工藝系統以及設備選型進行詳細介紹,并對其自身優化方案進行探討。
新能源;經濟環保;工藝系統;主設備選型;
我國所使用的天然氣都是經過開采而來,經過脫硫,脫水等一系列工藝后,在進行相關技術處理,從而得到LNG(液化天然氣)。而液化天然氣只是天然氣當中的其中一種儲存形式,相對于天然氣而言,液化天然氣的運輸成本較低且方便,而且更容易儲存。對LNG氣化站進行工藝系統的研究,可以讓改進方案更加優化,幫助主設備在選型工作中進行數據參考,也可以讓LNG氣化站的建設工作更加合理化,規范化。
1.1 加熱系統
液化天然氣在使用中之所以可以變成氣體,是經過LNG氣化器的作用來實現的,但是根據以往經驗來看,氣體的溫度總是受當地溫度,氣化器類型和換熱效率等因素的影響。LNG氣化加熱系統比較復雜,它是由氣化器,水浴式加熱器,安全散放管以及特殊管道等多種元件組成。其中類型最多的就是氣化器的類型,比如空溫式氣化器,開放式氣化器,燃燒式氣化器,水浴式氣化器等等。但這其中有很多氣化器類型因為自身限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最常用的就是空溫式氣化器。
基于上述情況,建議北方地區在建設新的LNG氣化站時,盡量將空溫式氣化器放棄,改用水浴式加熱器,這樣會減少一定的經濟投資,還能實現系統的優化[3]。
1.2 BOG回收加熱系統的優化方案
因為LNG氣化回收站對于BOG氣體的來源各不一,單是在BOG匯總的過程中狀態是一致的,都處于高壓低溫狀態,但是在利用網管進行天然氣傳輸過程中,對壓力溫度都有一定要求,所以想要讓BOG氣體實現運送,需要進行降壓加熱處理,才能進入輸送,供用戶使用。而在各個城市的氣化站一般在22: 00到5:00為不用器階段,這個階段中的BOG氣體的壓力正好符合輸送管的輸送要求,但要通過LNG低溫儲罐的蒸發率進行仔細計算,才能確保定現實中BOG氣體的溫度壓力值,這條數據也顯示出了一個問題,就是BOG的儲存罐在整個系統中的意義不大。因此,建議LNG氣化站可將BOG儲存罐的設計取消,直接將BOG輸送進管網,節省投資沒實現了系統的優化。
1.3 放散系統的優化方案
在放散系統中,可分為兩大系統,一種是低溫放散,另一種是常溫放散。在低溫放散中,涉及到LNG低溫儲存安全放散系統,由于此系統在設計時體現出了較大的安全嚴禁特性,又被成為安全放散系統,在工作過程中當儲存罐中的壓力升高時,減壓閥門會自動打開若閥門沒有打開,則需要人工進行操作,如果人工操作失敗,到一定數值以后,安全閥門也會自動進行起跳,保證儲存罐的安全進行,并且放散出來的氣體還是利用了在放散系統中的處理形式。
但是這種放散模式會造成大量能源浪費和空氣污染,建議將加熱器換成水浴式加熱器,這樣可以改善放散系統,既節省了投資,也保證了環境不受污染影響。
2.1 氣化器選型
對于氣化器的類型來說,可以分為很多種按照用途來說,可分為增壓型和供氣型。若按照熱介質分,又可分為空溫式,土壤源氏和水浴式三種。
對于當今人類生活來說,存在很多生活污水,但即使在冬天,生活污水也不會比8°更低,因此對于應用廣泛的水浴氣化器來說,利用污水實現優化有廣泛的發展前景。利用生活污水可以為天然氣提供很好的氣化熱源,也實現了熱能的高效利用,在寒冷的北方也能保證其傳輸過程中溫度不低于0攝氏度。所以說在氣化器選型中,可以通過利用污水來實現天然氣的氣化,確保天然氣更好的進行輸送。
2.2 儲罐選型
一般來說,儲罐的選型要根據容積來確定,而天然氣的運輸,LNG氣化站的規模等因素決定著儲罐容積的大小,根據實際經驗來看規模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氣化站,儲罐容積一般設定在50到150立方米之間,規模在1000-3500m3的氣化站,一般采用子母形式的儲罐,規模在3500m3以上的氣化站,一般采用常壓儲罐。但在城市實際的氣化站建造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很多實際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居民用氣的不規則性,天然氣管道出現問題等等,在儲罐的選擇上一定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節省經濟造價,實現設備合理性運用。
LNG最為一種新能源,在使用過程中綠色無污染,而且經濟實惠,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越來越多LNG氣化站被建立起來,其工藝系統優化和設備選型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讓主控設備的選型更加合理,工藝系統更加優化,才能讓LNG氣化站朝著更完美的方向發展,同時提高相關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人類社會和諧發展最初更大貢獻。
[1]鐘麗新,陳江.博斯騰湖東泵站電氣主接線及主設備選型設計[J].水電站設計,2006,(03):32-34.
[2]鮑玉富.淺談農網變電站的主設備選型[J].農村電工, 1996,(12):13.
[3]張義祥.無人值守變電所微機監控保護系統與主設備選型的研討[J].江蘇電器,1996,(02):25-28.
[4]孫世春.空調系統工藝優化選型方案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1994,(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