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生
冠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山東聊城 252500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在臨床上常會同時合并有一定程度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礙現象,這一狀況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一項主要因素,因而確保患者呼吸暢通,及時采取氣管切開治療將是確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所在[1]。但同時也需注意到在氣管切開后由于要用到呼吸機,因此也使得患者所面臨的感染風險增大,封管時間被延長,間接影響到了患者的預后a恢復,不但會使得患者家庭將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且同時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該文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該院收治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對重度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后患者采取康復運動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以該院收治的重度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共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依據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共97例,男61例,女36例;年齡 26~52 歲,平均年齡(39.5±12.3)歲,有 72 例患者實施了開顱血腫清除術。觀察組共103例,男64例,女39 例;年齡 27~54 歲,平均年齡(40.2±12.5)歲,有 86例患者實施了開顱血腫清除術。將兩組患者的有關常規性統計資料展開組間對比分析研究,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組間對比研究。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措施:濕化氣道、翻身、吸痰、高壓氧治療,給予音樂、光電刺激,結合患者的癥狀表現采取對癥治療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康復訓練治療。在患者處于昏迷狀態下:正確擺放軀干,開展關節被動運動,直立訓練、針灸、理療等。在患者意識恢復清醒狀態后,開展日常生活能力訓練,主要包括:①音樂及光電刺激,選取患者較為熟悉的音樂或通過親屬的講述來觀察患者的表現情況。②電刺激,2次/d,30 min/次。③高壓氧治療,在患者病情趨于穩定后,盡早給予高壓氧治療。④正確擺放軀體姿勢并開展關節運動,使患者可保持較為舒適的體位狀態。⑤直立床訓練,增強患者的直立能力及排痰能力。⑥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指導并幫助患者自主完成梳洗、穿衣、進食等日常活動能力,同時對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導,增強對患者的語言及智力鍛煉,提高預后恢復質量。若患者同時合并有肺部感染情況,采取痰培養措施并在確保療效的基礎上盡量采用低價抗生素。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封管時間;采用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滿分100分,以分數越高表示恢復效果越高;統計患者抗生素使用費用[2]。
將該組研究所選取的患者常規性統計資料、封管時間、ADL能力評分、抗生素使用費用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實施統計學處理,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結果差異通過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臨床治療后,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封管時間、ADL能力評定、抗生素使用費用三方面的差異性,組間結果差異顯示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833,P<0.05;t=3.247,P<0.05;t=6.241,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封管時間、ADL能力評定、抗生素使用費用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封管時間、ADL能力評定、抗生素使用費用比較(±s)
組別 封管時間(d)ADL能力評定(分)抗生素使用費用(元)觀察組(n=103)對照組(n=97)t值P值22.5±11.3 36.6±18.6 3.833<0.05 55.5±24.7 37.6±21.3 3.247<0.05 7562±1865.6 10658±2265.5 6.241<0.05
重度顱腦損傷通常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嚴重受損,一旦出現此類情況,便會即刻造成肺部感染與低氧血癥情況,臨床上在治療這一疾病時多采取呼吸機亦或是實施氣管切開治療措施,而一旦氣管暴露在空氣環境下便會面臨著較高的感染幾率,由此也將使得封管時間被迫延長,對患者的預后恢復將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會使得患者家庭將承受更大的經濟壓力。此外,還有大量的患者因出現原發性腦損傷,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相應的并發癥發生率也將會明顯升高。在患者出現顱腦損傷癥狀后盡快促進患者的神經細胞恢復,脫離昏迷狀態將極其關鍵[3]。
對患者采取積極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復訓練,有助于促進患者行為表現與人際關系的改善,減輕患者社會行為能力的退化,促使患者更早的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當中[4]。在對患者采取電刺激治療時,中頻脈沖電療方法對患者身體的局部乃至于整體功能都將會起到極其顯著的調節、促進效果,可促使中樞神經在受損以后長出新芽,重建腦血管側支循環系統,增強腦部血液供應,加強血漿纖溶系統活性,調節血液粘稠、聚集現象,促進對腦內血腫的吸收,使得受損部位的神經組織可實現再生。另外,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腦原型神經營養因子量,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肢體行動功能與思維能力,對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意義重大[5]。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重度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在術后采取常規治療與綜合性康復訓練后,患者的封管時間可得以明顯縮短,ADL能力也可顯著提高,且能夠節省一定的抗生素使用費用,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重癥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在術后采取康復運動治療,有著較為顯著的積極意義,可縮短患者的封管時間、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1]昝倩倩.康復介入時間對小兒中重度顱腦損傷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65(7):283-284.
[2]李志峰.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經早期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3(47):9302,9304.
[3]李進京,羅光東,曹宴賓,等.中重度顱腦損傷后CT影像特點、顱內壓與預后的關系[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13,18(7):307-310.
[4]徐蘭娟,李保林,沈景桂,等.血管內降溫對重度顱腦損傷早期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1):55-57.
[5]劉瑞華,陳巖,閆世軍,等.老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早期應用兩種腸內營養劑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149-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