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瑞宏
青島市黃島區靈山衛中心衛生院內科,山東青島 266427
該次研究中,選取了在基層醫院進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患者,共計44例,作為臨床護理之后疾病治療效果的研究對象,分組后,通過不同的護理干預,比較其治療結果的差異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該院心血管科收治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研究。將其隨機分為了兩組。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為24例和20例。患者的年齡處于45~7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6.7±2.8)歲;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表現出了心絞痛,以及胸悶氣短、冒汗、心律不齊、疼痛等癥狀。將上述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有效的組間數據比較,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著臨床護理干預治療療效研究的可比性。
患者入院后,醫生結合患者的癥狀表現,對患者進行了心電圖、B超等項目的檢查,以此來把握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之后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進行了常規的身體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進行嚴密的觀察,給予患者用藥的指導。而觀察組的患者在此基礎上,應用了內科護理干預的手段,從身體康復和保健兩個方面,對患者進行了護理的干預。比較護理后,患者的病癥改善情況。
顯效:心絞痛和胸悶氣短等身體不適癥狀全部消失,不需要繼續大量服用硝酸甘油片,心電圖結果顯示正常。有效:患者的心絞痛次數、每天服用的硝酸甘油較之于治療前,均減半,臨床癥狀部分改善。無效:各項癥狀無明顯的變化,心絞痛次數增加,或者是各項病癥有嚴重的趨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將所得數據經SPSS 19.0統計學軟件實施相應分析,計量資料經(±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經[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經過護理干預后,疾病改善的效果十分明顯,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因此治療的總有效率高達95.45%,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因此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疾病治療效果的對比分析[n(%)]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屬于臨床一種常見的疾病,患者一旦罹患該疾病,如果未接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有著極高的死亡率[1]。導致患者出現該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供血的血管出現狹窄,之后該處的血管出現了破裂情況,大量的血小板在此處聚集,造成該處的血栓情況,進一步加速了血管管腔的狹窄,供血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心肌出現血液不足的壞死情況[2]。此外患者自身情緒激動、便秘、外界刺激等情況,也會導致患者罹患該疾病。因此需要對此類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并且在治療的時候,給予其內科護理干預,以此促進治療效果的最大化實現[3]。
內科護理干預的內容包括:①環境護理:患者住院環境的好壞,對于疾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為其營造一個通風良好的病房環境,并且及時對其身體的各項指標數據,連接設備進行24 h不間斷的監測,使得醫生可以準確把握患者的心律、血壓、心電等多項指標。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嚴格監督患者的休息時間,以此確保患者可以在治療期間,有著優質的睡眠,充足的休息,減少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得心肌缺血情況得到改善,加快其有效的恢復。②疼痛護理:患者入院后,由于疾病突發,常會感到身體的疼痛,護理人員可以與患者多進行溝通,分散其注意力,降低痛感;同時針對痛感強烈的患者,給予鎮靜藥物,避免患者由于疼痛引起情緒不佳所致的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的問題。③便秘護理:囑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飲水、多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每天可以飲用蜂蜜水、食香蕉,來促進腸道功能的運轉,避免便秘。④活動護理:患者進行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后,心肌功能下降,護理人員在其治療后休息24 h后,指導其在病床上,進行肢體的活動。在1~2周后,指導患者下床進行走動活動,使得心肌得到鍛煉,降低血栓發生的幾率。⑤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進行及時的了解,并給予情緒的疏導,并對患者與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教育,使得患者和家屬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護理與治療干預。⑥出院指導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出院后的各項注意事項,讓患者家屬監督患者的服藥情況,多食用低鹽、低脂的食物。且還需要多進行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的機能水平。以此通過上述多種康復與保健的手段,使得患者的疾病癥狀能夠得到逐步的改善。
在該文的研究中,即有22例患者應用了上述的護理干預方法,該組的患者取得了理想的疾病治療與控制的效果,與常規護理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基層醫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療階段中,護理人員對其施以內科護理干預法,以此來使得患者身體恢復,同時高效的疾病保健手段,使得患者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進行疾病的預防性控制,因此該護理方法的護理效果好,該種護理手段值得在疾病治療中不斷地推廣應用。
[1]宋楊.預見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1):155-157.
[2]焦健,張鳳.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12):1107-1108.
[3]鐘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干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