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群
合江縣人民醫院,四川瀘州 646200
隨著醫療服務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護理逐漸成為臨床治療中的關鍵性步驟。而循證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是將實踐和護理知識相結合,要求護理人員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患者實施全方位的護理,明確且審慎地采用最佳科學證據,作出與患者需求相符合的護理決策[1]。在急癥下肢骨折中應用循證護理干預措施,可以確保護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減輕患者的疼痛,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2]。該文選取該院2014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急癥下肢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急癥下肢骨折患者70例,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35例。所有患者中男43例,女27例,年齡范圍為17~63歲,平均范圍(42.36±2.58)歲,受傷原因:機械傷 22 例,交通事故傷43例,其他傷5例。其中有8例跟骨骨折,14例腓骨骨折,13例脛骨骨折,16例脛腓骨骨折,19例股骨骨折。全體患者都是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患者在職業類別、文化程度、年齡分布及性別構成比例等基線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術后并發癥護理、功能鍛煉、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和住院指導等。觀察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的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全體成員都要進行循證護理知識的培訓教育,對循證護理過程加以了解及掌握。②及時總結和歸納臨床護理的問題,根據患者的自述意見提出相應地問題,加強相應護理的同時,幫助患者恢復下肢功能,適當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臨床療效。③問題確定后要及時查詢資料,積極尋找材料進行證實,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溫度改變、無脈搏、麻痹、異常感覺、疼痛等。患者受傷前期會沒有食欲、脾胃失調,極易造成營養攝入不足,最終導致氣血兩虧,不利于創口的恢復。另外,患者應該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恢復鍛煉,改善局部血液的循環,避免出現患肢的二次傷害、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④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護理,及時處理指標表現異常的患者;聯合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關心愛護,使其感受社會和家庭的溫暖,并對患者患肢的腫脹、功能恢復、血液循環等情況加以觀察,有效預防小腿骨經膜間區綜合征、腓總神經損傷等癥狀。⑤向患者解釋病情的臨床檢查、治療及發展過程,嚴密觀察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患者存在休克征象,如血壓下降、口唇紫紺、面色蒼白等,必須要及時進行輸氧、輸液、輸血、搶救等,防止栓塞和其他意外情況的發生。
觀察和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 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 χ2檢驗,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3%,其中有21例非常滿意,12例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2.9%,其中有18例非常滿意,11例基本滿意,6例不滿意,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同時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便秘,2例褥瘡,1深靜脈血栓形成,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6%;對照組患者中有6例便秘,3例褥瘡,2例深靜脈血栓形成,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1.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n(%)]
現階段,我國的醫療護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醫院也有所改善,以便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循證護理屬于一種科學先進的護理模式,其能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患者具體需求加以充分考慮,利用切實可行的護理手段,準確判斷患者病情,加快患者的康復,實現一體化、優質化、個性化的護理[3]。對于循證護理來說,其核心思想就是以醫院臨床實際情況和現有研究結果為依據,制定合理的護理決策,及時提供更新的證據,借助證據的傳播及轉化,讓護理人員對患者具體情況加以了解,快速分析患者病情,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適當緩解患者的病情[4]。
由于出血和疼痛等情況的出現,下肢骨折可能會讓患者及其家屬產生暴躁和焦慮的不良情緒,增加就診的難度,甚至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而循證護理的應用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創設和諧溫馨的就醫環境,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疼痛閾值,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5]。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3%,明顯高于對照組(82.9%),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1.5%,顯著低于對照組(3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說明循證護理較常規護理而言,其在急性下肢骨折中的應用,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痛疼,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增強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對急性下肢骨折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后,適當運用循證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陽娟.循證護理在40例急診下肢骨折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光明中醫,2015,30(6):1320-1322.
[2]宋小玲.循證護理應用于下肢骨折全方位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9):152-153.
[3]陳靜,陸克蓉.循證護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6):637-638.
[4]盛井香,吳玉梅.循證護理干預用于下肢骨折術后患者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9):2477-2478.
[5]黃碧濤.下肢骨折術后循證護理效果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2,28(12):1079-1080.